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6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45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10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LDD)和经皮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单节段突出的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36例.其中PLDD治疗17例(A组),等离子消融治疗19例(B组).根据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一月内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穿刺并完成随访.两组手术后一月内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其中B组患者术后3d和7d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相比,经皮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消失更快.  相似文献   
962.
Abstract The genus Eustochus Haliday (Hymenoptera: Chalcidoidea: Mymaridae) is briefly reviewed. A new species, Eustochus triclavatus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is is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genus for China. All specimens examined are deposited i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China.  相似文献   
963.
964.
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对甘草种进行注入处理后,以萌发的幼苗为材料对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MDA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后甘草种的存活率呈现马鞍形曲线变化,其中在4.1×1016N+/cm2剂量处达到鞍点,在剂量4.6×1016N+/cm2处存活率高于对照.在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离子束注入后萌发的幼苗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酶活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后期,剂量4.6×1016N+/cm2处理后的甘草幼苗SOD和CAT酶活性都高于对照,说明该注入剂量处理甘草种有助于提高甘草幼苗的抗旱性能,SOD同工酶结果也证明该剂量的离子注入对干旱胁迫下同工酶谱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965.
植物病毒与动物病毒有多方面的不同,主要包括: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感染需要微伤口(少数靠内吞作用;包膜病毒靠融合方式),而动物病毒的感染则需要受体.在植物病毒进入细胞或从一个细胞扩散到周围未被感染的细胞时都会遇到一些障碍,如细胞壁和细胞质膜.到目前为止,尚未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病毒受体参与侵染的证据.  相似文献   
966.
967.
968.
铜绿假单胞菌泳动能力相关新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Mu转座突变子文库中经过表型筛选,得到12株泳动(Swimming motility)能力缺陷的突变子,经Mu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确认、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发现其中10个突变子中Mu转座子分别插入到10个不同的与鞭毛运动和功能相关的基因中,2个突变子中Mu转座子插入到功能未知的新基因(PA2950和PA5022)中,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2个突变株均具有完整的鞭毛,初步推测这2个基因可能是参与鞭毛泳动的能量代谢、趋化作用或信息传递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969.
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和免疫金标记显示:受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 2)中国分离物B935侵染的豌豆(Pisum sativum)和蚕豆(Vicia faba)叶细胞中膜结构增生,形成膜结构增生区,病毒以结晶体和管状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在病变早期,叶肉细胞的胞间连丝处连接有小管结构,病毒样颗粒呈纵列排在小管中,穿越胞间连丝的小管能被BBWV 2的金标记抗体特异性标记。维管束组织的薄壁细胞、伴胞及转移细胞内存在膜增生区及病毒管状体,在筛管壁附近存在的病毒样颗粒能被BBWV 2金标记抗体特异性标记。实验结果表明BBWV 2胞间运动形式与豇豆花叶病毒(CPMV)相似,以完整粒子通过在胞间连丝处形成的小管结构穿越胞间连丝;细胞质中存在的直径160nm管状体只是一种病毒聚集体,与胞间运动无直接关系;该病毒在筛管中可能也是以完整粒子形式进行长距离转运的。  相似文献   
970.
低等白蚁肠道共生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等白蚁肠道里存在着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包括真核微生物鞭毛虫和原核生物,细菌及古细菌。低等白蚁的后肠以特别膨大的囊形胃及其氢氧浓度的明显梯度分布和丰富的微生物区系为特征,是白蚁进行木质纤维素消化的主要器官。后肠内的鞭毛虫能将纤维素水解并发酵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氢,为白蚁提供营养和能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低等白蚁肠道共生细菌的主要类群为白蚁菌群1、螺旋体、拟杆菌,低G C mol%含量的革兰氏阳性菌和紫细菌等。而古细菌主要为甲烷短杆菌属的产甲烷菌。共生原核生物与二氧化碳的还原和氮的循环等代谢有关。但肠道共生微生物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