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77篇
  免费   3240篇
  国内免费   524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825篇
  2021年   1937篇
  2020年   1379篇
  2019年   1618篇
  2018年   1499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1539篇
  2015年   2216篇
  2014年   2689篇
  2013年   2771篇
  2012年   3501篇
  2011年   3014篇
  2010年   2011篇
  2009年   1734篇
  2008年   2198篇
  2007年   1954篇
  2006年   1722篇
  2005年   1507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061篇
  2002年   1001篇
  2001年   853篇
  2000年   691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355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8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9篇
  197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毛枝南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根皮中首次分离出一个红色立方体形结晶,经紫外、红外、高分辨质谱和~(13)C核磁共振谱分析,并与有关文献数据对照,确认是南蛇藤素。作者用薄层扫描和高效液相两种方法初步测定了毛枝南蛇藤根皮和根的木栓化表皮的南蛇藤素含量,结果表明南蛇藤素主要集中在根的木栓化表皮,含量在12%以上,而在整个根皮中的含量大约为1%。  相似文献   
102.
对武汉东湖三个定点观测站和潜江市一深水机井中异养细菌群落的种群组成、对不同基质的反应、菌株和群落的生理特征和活力水平等方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差异较小的东湖Ⅰ、Ⅱ、Ⅲ站异养细菌群落间的差异亦较小,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活力水平,对特定基质表现了相似的作用模式;地下水中的异养细菌群落在上述几方面均显示了明显的差别。此外,在异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方法上亦是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3.
本实验主要观察并比较了大鼠冷适应前后直肠温度(RT)、血清游离脂肪酸(SFFA)浓度、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和肝脏cAMP含量的变化及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反应性的改变。结果表明:①冷适应28d大鼠在冷环境中RT稳定,NE刺激后RT上升幅度大于常温对照组(P<0.005);②冷适应1d组SFFA升高,冷适应28d组SFFA接近对照组,且对NE刺激无反应,对照组给NE后SFFA与RT一致性升高;③冷适应28d组IBAT的cAMP升高,而肝脏的cAMP含量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NE刺激后,冷适应28d组IBAT和肝脏cAMP均升高,与RT反应一致,而对照组不变。结果提示,在5±3℃适应28d的大鼠已建立冷适应机制,非寒颤产热(NST)容量增加,在冷适应的不同时期,肝脏和IBAT调节NST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4.
草鱼出血病病毒的RNA转录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健  柯丽华 《病毒学报》1992,8(1):50-56
  相似文献   
105.
106.
青龙河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论述了青龙河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结构等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应用Beck、Gleason、Shannon、Simpson等生物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龙河除个别断面受污染外,大部分河段属尚清洁水。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继前文后,按照设计的线性回归程序在“IBM—PC/XT”微型计算机上,进一步检测了断片率、微核率与细胞畸变率之间的相关性,肯定了微核测定法,断片测定法可以替代染色体畸变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8.
109.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multiple forms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receptors are generated, we have mapped the arrangement of exons and introns in the human FGF receptor 1 (FGFR 1) gene (flg). We found three alternative exons encoding a portion of the third immunoglobulin (Ig)-like domain of the receptor. One of these alternatives encodes a sequence that is part of a secreted form of FGFR 1. The other two encode sequences that are likely part of transmembrane forms of FGFR 1. One of these forms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published cDNAs. Also, we have determined the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of a portion of the human FGFR 2 gene (bek) and found a similar arrangement of alternative exons for the third Ig-like domain. The arrangement of these genes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conserved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expression of secreted FGF receptors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of at least two distinct membrane-spanning forms of the FGF receptors. The diverse forms appear to be generated by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mRNA and selective use of polyadenylation signals.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