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固氮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种植转基因大豆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对固氮细菌的影响,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种植不同大豆处理下土壤细菌固氮酶nifH基因的分子多样性。结果表明:低GC含量的厚壁菌门出现在DGGE图谱的上部,而且受生育时期影响比较明显;绿菌门相对保守,不受生育时期和种植品种的影响;在测序得到的46个结果中,共计28个属于变形菌门,占60.8%,广泛分布于DGGE胶的各个部位,大部分较稳定,不受种植品种或者采样时间的影响。相对于不同生育时期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影响,种植转基因大豆、亲本非转基因大豆和普通大豆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表明种植转基因大豆对土壤固氮细菌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根据人β-球蛋白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供位序列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3′-端受位序列构建人工内含子,将人工内含子插入重组蚊浓核病毒质粒载体p7NS1-GFP中GFP融合表达的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编码框内,构建成载体p7NS1-Intron-GFP,与辅助载体pUCA共转染蚊C6/36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GFP的表达情况。纯化、回收共转染后形成重组病毒与野生病毒,共感染白纹伊蚊二龄幼虫并观察幼虫体内GFP的表达情况。结果在C6/36细胞与蚊幼虫体内均观察到GFP的高效表达,证实人工内含子无论在蚊细胞系内还是在活体幼虫内均可正常行使其自我剪切的功能,未影响到下游蛋白GFP的表达。本研究为人工内含子在蚊虫细胞内的应用奠定基础,为蚊虫及其病原体相关基因工程技术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53.
以油菜沪油15幼叶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1条新的抗冷相关基因(BnCOR14,GenBank登录号AY456378).该基因全长为564bp,含有1个387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2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理论分子量约为14kD.序列分析表明BnCOR14与拟南芥及荠菜等COR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BnCOR14具有典型的LEA蛋白序列特征,表明BnCOR14可能在油菜抵抗冷胁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中国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栽培稻起源地主要有4种假说:华南起源说、云南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说和长江中游-淮河上游说。对其进行了简要概括,并进行评述:目前没有一种假说能完全符合水稻起源的4个条件,此外有些学者提出水稻的多起源中心;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综述了栽培稻籼粳分化研究进展,主要有两个起源说:一源论和二次(或多次)起源论,大量研究支持籼稻和粳稻多起源论;从古DNA、水稻落粒性与驯化、植硅石等方面探讨栽培稻起源演化的研究方法。旨在能为水稻的起源演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参与式调查与评估,确定了白水河生态旅游的可行的优先区域,比选出本区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提出了白水河生态旅游“以大熊猫栖息地探秘、观鸟、生态教育与体验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定位,以及“飞来的大熊猫原生栖息地”等形象定位,以及生态旅游活动布局,价格策略、营销策略、管理策略等战略。  相似文献   
56.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ZTC澄清剂澄清后的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提取液40 mL(6.57 mg/mL)上大孔树脂柱(R25 mm×H100 mm,干重6.0 g),用蒸馏水80 mL、50%乙醇100 mL依次洗脱。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富集于50%乙醇洗脱液部位,洗脱率达80%以上,干燥后总固物中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纯度可达26.1%,达到较好的纯化目的。  相似文献   
57.
谭清苏铁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谭清苏铁(Cycas tanqingii D.Y.Wang)雌雄植株半年生羽叶为材料,用优化的CTAB法分别提取其全基因组DNA,进行RAPD单因子梯度实验和正交实验以优化扩增条件。应用160个RAPD随机引物检测基因组DNA,雌雄植株均扩增出1450多条带,其中引物S0465扩增出与谭清苏铁雌株高度相关的RAPD标记,其大小约为500bp,该标记与雄株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的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52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观察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患者通过治疗及护理配合,治愈好转129例,死亡和自动出院23例。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激光佐治慢性皮肤溃疡疗效观察及诱导HSP70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疗效及诱导创面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 in 70,HSP70)表达情况。方法:将64例84处慢性皮肤溃疡创面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激光治疗,所有创面在治疗三周进行疗效判定;同期随机切取5例创面组织,并设正常皮肤为对照,行组织切片HSP70免疫组化染色,计数HSP70阳性细胞数并检测阳性细胞灰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设计引物行RT-PCR检测HSP70mRNA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慢性皮肤溃疡患者经相应治疗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激光治疗组创面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或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皮肤和慢性溃疡组织中未见明显HSP70阳性表达细胞,激光治疗后三周后可见较多量的HSP70表达阳性细胞,其阳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细胞信号灰度表达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而传统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RT-PCR结果发现激光治疗组组织中扩增到一条特异性泳带,大小约268 bp,正常皮肤和传统治疗组组织中未扩增到明显HSP70mRNA基因片段。结论:激光佐治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能与激活创面细胞的热休克内源性保护机制而发挥抗感染和促进愈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0.
生物组织光散射等效颗粒模型及Mie相函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生物组织的散射特性,将其从散射效果上等效为离散的球形散射体的集合,结合经典的Mie散射理论对生物组织散射相函数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Mie散射相函数能够描述生物组织后向(大角度)散射光强振荡特性与等效粒径的对应关系,可为基于后向散射光的无创伤或微创伤诊疗提供理论依据;Mie散射相函数能够解释生物组织散射光空间分布与波长的相关性,为医学诊疗上入射光波长选择提供参考;合理选择集群散射体粒度分布参数,可实现对复杂生物组织散射相函数的精确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