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2篇
  免费   2635篇
  国内免费   11978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682篇
  2022年   1104篇
  2021年   1180篇
  2020年   1102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791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1083篇
  2014年   1599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951篇
  2011年   1944篇
  2010年   1705篇
  2009年   1748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828篇
  2006年   1812篇
  2005年   1454篇
  2004年   1220篇
  2003年   1091篇
  2002年   1011篇
  2001年   955篇
  2000年   853篇
  1999年   626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4篇
  1964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5年   12篇
  1954年   16篇
  1950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的鲤科鱼类一新种。Sauvage(1878)以上下唇具乳突等特征建立了方口鲃属Cosmochilus,迄今共3个种。新种命名为南腊方口鲃C.nanlaensis sp.nov.以乳突不发达、呈绒毛状;第一鳃弓鳃耙稀疏;上颌须呈退化状,口角须亦不发达;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较短;侧线鳞数目偏少等特征易与本属其他种类相区别。文末附本属鱼类之检索表。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澜沧江水系的鲤科(鱼丹)亚科鱼类一新属新种。新属裸(鱼丹)属Gymnodanio gen.nov.在侧线、臀鳍条数目等特征上近似于低线(?)属Barilius,但以其除侧线鳞外体裸露无鳞,具不完全之腹棱等而与其及(鱼丹)亚科现有各属相区别。新种命名为条纹裸(鱼丹)G.strigatus sp.nov.。  相似文献   
43.
本文绘图描述了大齿大尾骚的一新亚种,定名为长毛大尾溞Leydigia macrondonta longiseta subsp.nov.新亚种与其它亚种的主要不同是:后腹部每簇侧刚毛中的3—4根刚毛自前至后趋长,并且都比较长。  相似文献   
44.
三节茧蜂属Acampsis Wesmael是屏腹茧蜂亚科中的1个小属,全世界仅知1种。本文新添在我国发现的2个新种:中华三节茧蜂A.chinensis sp.nov.(陕西)和湖南三节茧蜂A.hunanensis sp.nov.(湖南)。这是本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也是在东洋区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5.
叶穗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中甸县产叶穗香茶菜[Rabdosia phyllostachys(Diels)Hara]叶中分得1个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叶穗香茶菜乙素(phyllostachysin B),经各项波谱数据确定,叶穗香茶菜乙素为6β,11β,14β—三羟基-15α-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16-烯-20 醛-7-酮。另一个为已知化合物叶穗香茶菜甲素(phyllostachysin A)。  相似文献   
46.
Abstract Brief exposure to low (0oC) or high (40oC) temperature elicits a protective response that prevents injury when the flesh fly, Sarcophaga crassipalpis Macquart, is subjected to more severe cold (-10oC) or heat (45oC). Both the low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ponses were found in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fly, but were most pronounced in the pupal and pharate adult stages. The protective responses generated by brief exposure to 0 or 40oC appear similar in that both result in a rapid acquisition of cold or heat tolerance and a loss of protection after the flies are returned to 25oC. The protection generated by chilling is obvious within 10 min of exposure to 0oC while a 30 min exposure to 40oC is required to induce the high temperature protection. High temperature protects against cold shock injury within a narrow range (around 36oC) but we have no evidence that low temperature can protect against heat injury.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he rapid increase in cold tolerance correlates with concomitant increases in glycerol concentration, but in this study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glycerol in heat-shocked flies. Thu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bases for the rapid responses to cold and heat appear to b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47.
小脑皮层在兔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伯仪  魏顺光 《生理学报》1991,43(2):103-112
以音调结合气流刺激兔角膜的训练建立瞬膜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率刚达90%,连续出现三组的学习初始阶段,电解损毁小脑半球第六小叶皮层使 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和瞬膜条件反射消除,但不影响“非条件”反射,而在经一周巩固训练的动物,损毁小脑皮层上述区域不发生影响。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在学习初期和记忆巩固时期也有所不同。在学习后期,D-I 核的细胞自发电活动频率减低,和在学习初期与损毁小脑皮层后的频率变化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在瞬膜条件反射过程中,以小脑皮层为主导,对瞬膜条件反射的产生和D-I 核的学习相关性电活动具有调制作用。随着记忆巩固过程,D-I 核脱离皮层的控制而发展成为这一学习模式的记忆痕迹基础部位。  相似文献   
48.
内皮素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汤健 《生理学报》1991,43(1):98-101
应用显微电视录象技术可观察到内皮素(ET)对戊巴比妥钠麻醉的 Wistar 大鼠的肠系膜微血管有收缩作用,血液流速减慢,甚至产生微循环障碍,这个作用相当持久,并呈剂量依赖关系。ET 的这个作用远高于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结果提示,ET 作为强烈的微血管收缩剂,在微循环紊乱疾病的发病学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麻醉并制动的大鼠上观察了中缝背核(DR)条件刺激对由苔状和爬行纤维传入引起的小脑浦肯野细胞(PC)诱发反应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以引起苔状和爬行纤维向对侧小脑皮层第Ⅵ和Ⅶ小叶的传入,因而在该小叶上记录到 PC 的诱发简单锋电位(SS)和复杂锋电位(CS)反应,潜伏期分别是8—25和12—30ms。(2)以不影响PC 自发 SS 和 CS 活动的阈下强度刺激 DR,可显著地压抑 PC 对于刺激感觉运动皮层引起的苔状和爬行纤维兴奋所产生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这种压抑作用可持续数百毫秒。(3)DR条件刺激对 PC 的诱发 SS 和 CS 反应的压抑作用可以被静脉注射5-HT 受体阻断剂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所减弱或阻断。上述结果表明 DR 的5-HT 能纤维传入可以降低苔状和爬行纤维对 PC 的突触作用效力,抑或降低 PC 对突触传入的反应敏感性,提示中缝-小脑5-HT,能纤维传入系统参与了小脑某些重要的神经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0.
无眼金线鲃及其性状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无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nophthalmus是继我国个旧盲条鳅、无眼平鳅、裸腹盲鲃之后发现的第四种盲鱼。与近似种小孔金线鲃相比,该新种侧线鳞较少。由于它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石灰岩溶洞之中,引起某些性状的适应性变异:眼睛消失;体无色素;鳞片退化,感觉器官特别发达。形态比较结果表明,无眼金线鲃是类似小孔金线鲃的祖先进入地下伏流后,适应黑暗环境而形成的一个种,为本属鱼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化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