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9篇
  免费   1471篇
  国内免费   273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922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866篇
  2018年   713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652篇
  2015年   944篇
  2014年   1173篇
  2013年   1144篇
  2012年   1346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734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本工作利用放射性标记的bGH基因(3.0kb)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定位牛生长激素基因于染色体5q22-26内。该结果与以前的bGH基因定位的结果不同,讨论了基因探针、基因定位方法等方面与定位准确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醋酸钙复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四醋酸钙对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链格孢霉等霉菌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生长影响作了研究,并将四醋酸钙与醋酸钙、苯甲酸钠对上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加以比较。0.4%四醋酸钙对上述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上述霉菌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其与苯甲酸钠协同使用时,能更明显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四醋酸钙很可能是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新型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5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对木薯产量及其生物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和1991年在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生长期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0,20,30和40ppm进行叶面喷洒,结果表明:30ppm处理可使木薯块根产量平均增加54.44%,块根淀粉含量平均提高20.81%。单株最大薯重提高31.55%,块根数增加21.17%,块根长度增长17.62%,地上部鲜重增加34.36%,植株高度增加4.36%,植株收获期保留青叶数增加19.42%,主茎直径增加6.26%,块根直径增加2.58%,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57%和25.96%,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提高15.86%,而对主茎高度、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4.
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细胞内pH稳态、离子动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钠离子转运体和钾离子转运体在嗜盐耐盐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其"保钾排钠"机制是微生物抗盐胁迫的两大策略之一。近年来,嗜盐耐盐微生物中许多新型钠、钾离子转运体被陆续发现,如RDD蛋白、UPF0118蛋白、DUF蛋白和KimA蛋白等;Fe3+、Mg2+等其他金属离子的转运蛋白也被证实可通过影响微生物胞内相容性溶质的合成起到渗透调节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嗜盐耐盐微生物中抗盐胁迫相关的各类离子转运蛋白,分析其分子结构和工作机理,并对这些蛋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继续发现新的离子转运蛋白,探究抗盐胁迫相关离子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理,解析各转运系统的协同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将进一步加深对嗜盐耐盐微生物抗盐胁迫调控的认识,并为盐碱地农作物的改良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
谭信TAN  Xin 《遗传》1993,15(6):5-8
本文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结合概率运算,从理论上分析了由X连锁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群体中的变异情况。表明雄(男)性群体的这类性状遗传变异范围有大于雌(女)性群体的倾向。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对X连锁基因及所决定性状的遗传特性、进化特点及基因定位等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6.
The conformation of native and denaturedPhaseolus coccineus var. rubronanus lectin was studied by circular dichroism (CD) and correlated to the hemagglutinating activity. The far-UV CD spectrum at 25°C showed a broad, negative band around 223 nm and a positive one at 196 nm. CD data analysis of the lectin indicated a -sheet-rich protein.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spectrum was blue-shifted with increasing magnitude; these changes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loss of the activity. The conformation of lectin betweenpH 2 and 10 remained essentially unchanged. AtpH 13 the CD spectrum resembled that of unordered form with a negative band near 200 nm and the activity was completely lost. The denatured lectin in 6 M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would be renatured upon diluting the denaturant to 0.75 M; the changes in CD spectrum again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loss of the activity. The effect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on the lectin was drastic; it sharply increased thea-helix at the expense of the -sheet and reduced the activity; the changes reached a plateau above 20 mM surfactant.  相似文献   
57.
咖啡因具有抑制一些酶的活性,可减弱或消除生物体自身对激光引起的生物效应的修复作用。试验证明咖啡因对番茄种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咖啡因和激光复合处理生物效应显著,可降低番茄种子的发芽,并促进番茄果实增大和生长前期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58.
频繁的人类生产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基岩裸露的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开展,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在生态修复中逐渐受到重视,因为微生物作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喀斯特生态系统修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作为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就中国喀斯特地区的典型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成土过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矿山修复过程以及不同水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结合实例综合论述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福州地区桑白蚧发生动态和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蚧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雌成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越冬代(第4代)一雌虫产卵量多的达278粒.少的36粒,平均171粒,比第2代产卵量多2.6倍.比第3代多4.5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在2龄幼蚧高峰期,用25%扑虱灵可温性粉剂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和95%机油乳剂50—1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用25%扑虱是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酒幼蚕触杀试验和喷洒桑叶喂蚕胃毒试验结果.对幼蚕安全.用扑虱灵防治桑树上的桑白蚧,对养蚕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