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22篇
  免费   2576篇
  国内免费   726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1228篇
  2020年   1021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958篇
  2017年   908篇
  2016年   994篇
  2015年   1449篇
  2014年   1729篇
  2013年   1787篇
  2012年   2270篇
  2011年   2012篇
  2010年   1593篇
  2009年   1545篇
  2008年   1689篇
  2007年   1552篇
  2006年   1479篇
  2005年   1248篇
  2004年   990篇
  2003年   867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615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Human neurotrophin-3 (NT-3) is a member of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family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an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is being developed as a therapeutic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he final product purity and lot-to-lot variation are monitored routinely by peptide mapping. However, only the N-terminal region of NT-3 was susceptible to proteolysis under native conditions. Complete digestion required that the protein be chemically modified by reduction and S-alkylation prior to proteolysis. Complete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protein was achieved simply by an intial denaturation of NT-3 in 6 M guanidinium chloride (pH 6) for 2 hr at 37°C, followed by a tenfold dilution with the digestion buffer (0.1 M Tris-HCl, 1 mM CaCl2 at pH 7.0) and immediate addition of chymotrypsin at 1% by weight. Direct comparison of the peptide map with an identical aliquot that had been reduced and alkylated also allow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ystine linkages present in NT-3: Cys14 to Cys79, Cys57 to Cys108, and Cys67 to Cys110. This disulfide structure is homologous to the NGF family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相似文献   
62.
大鼠卵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在CHO中的表达和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放大系统将大鼠LH/hCG受体(记为F-hCGR)及其胞外肽段(记为T-hCGR)在中国苍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F-hCGR为一条蛋白质带,其表观分子量为92kd,而T-hCGR为35kd和37kd两条带。表达受体对其配基hCG表现出高的亲合力,F-hCGR的解离常数为7×10-9mol/L,T-hCGR为6.4×10-9mol/L。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可结合125I-hCG,而表达T-hCGB者不结合125I-hCG。这提示F-hCGR主要存在于细胞质膜表面上。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能刺激。cAMP的形成,而表达T-hCGR者不能刺激cAMP形成。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T-hCGR主要分布于质膜的细胞质侧以及胞内其他一些细胞器膜上。用免疫亲和层析可以得到纯化的T-hCGR。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了一种检测二核苷酸重复多态性的简便的非同位素法,利用重复序列两侧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生的等位片段在薄层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分离,再用灵敏的银染法显色。该方法不需要标记PCR产物,简便、快速,分辨率可达1bp,并可用多对引物同时进行多重PCR分析。用此方法对DMD家系成员dystrophin基因的5'-脑型外显子止游区和3'-非翻译区的两个(CA)。位点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  相似文献   
64.
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原  袁锋 《昆虫分类学报》1995,17(3):180-184
本文从研究对象、方法、类群、内容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概况。文中首先介绍了RFLPA、探针杂交及DNA指纹、PCR与RAPD-PCR、顺序分析方法及应用情况,列举了在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目昆虫中的研究进展,并从居群遗传结构、分类学研究、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4个方面总结了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最后指出RAPD-PCR与RFLP联合用于测序是近期昆虫分子系统学上最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利用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HSV-2gD)基因进行了修饰,在其5'端删去约500bp的非编码区,仅保留ATG上游7个bp。将修饰后的HSV-2gD基因插入到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痘苗表达质粒pJSA1175,置于痘苗病毒P7.5k早/晚期启动子控制下。将此重组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in方法转染已受野型TK ̄+痘苗病毒天坛株感染的TK ̄-14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机制和标志基因LacZ产物的蓝斑显色作用,以及BudR试剂对TK表型的选择压力,筛选出整合有HSV-2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Southem杂交表明,HSV-2gD基因已正确地插入痘苗病毒TK基因区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SV-2gD蛋白已得到有效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可产生明显的抗HSV-2gD中和抗体。用重组病毒免疫小鼠,3周后可使94%(17/18)的小鼠对抗HSV-2的致死量攻击,表明重组病毒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为用转基因方法治疗巴金森氏病大鼠模型,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合成多巴胺的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H)的基因,克隆进入以巨细胞病毒CMV为启动子的载体质粒内,经限制性内切酶定位分析证实该重组的DNA质粒的可靠性。携带TH基因的PCMVTH质粒以LIPO-FECTIN介导,在培养的原代骨骼肌细胞中高效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用转基因的细胞植入脑内以治疗巴金森氏病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Bi(Ⅲ)与金属硫蛋白作用性质研究张保林,黄辉,朱凌燕,岳晟,唐雯霞(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如何降低顺铂或其它抗癌铂的毒性,一直是癌症化疗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研究发现预先给大鼠或肺癌病人服用铋盐,可以极大...  相似文献   
68.
小麦条锈菌毒性小种及其无毒性突变型侵染初期,是不亲和反应的小麦叶片内可翻译mRNA水平迅速增加,而呈亲和反应叶片的增加幅度小且滞后。同时前者的Poly(A+)-RNA水平高于未接种对照,后者低于对照。32P标记实验证实不亲和反应叶片Poly(A+)-RNA的合成增加早于亲和反应叶片。Poly(A+)-RNA体外翻译产物经SDS-PAGE分离后,放射自显影图谱显示一些多肽条带的35S-Met相对掺入量有定量差异。  相似文献   
69.
天麻中抗真菌蛋白质的诱导和积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前曾报告从天麻(Gatrodia elata Bl)中分离出一种对木霉丝生长有强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命名为天麻抗真菌蛋白,简称GAFP,也称为Gastrodianin。对不同天麻材料来源的GAFP分析表明:GAFP的相对分量为14kD,等电点可能不同,变动范围8.1-9.3。体外抑菌试验证明GAFP对腐生性真菌如木霉如木霉和密环菌等有强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0.5为0.08mg/mL;对寄生免疫荧  相似文献   
70.
黄岩  段中平 《动物学报》1994,40(2):169-173
对2.5、12和29个月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黑质网状部突触岛的年龄性变化进行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随增龄,突触岛内终末数目明显减少,与幼年组比较,中年组减少22%(P<0.05),老年组减少39%(P<0.05),同时,终末及树突内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胶质鞘直接覆盖树突的面积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