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9篇
  免费   4477篇
  国内免费   354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1000篇
  2021年   2535篇
  2020年   1741篇
  2019年   2068篇
  2018年   2027篇
  2017年   1444篇
  2016年   2091篇
  2015年   3146篇
  2014年   3692篇
  2013年   3985篇
  2012年   4843篇
  2011年   4254篇
  2010年   2626篇
  2009年   2322篇
  2008年   2649篇
  2007年   2347篇
  2006年   2075篇
  2005年   1776篇
  2004年   1492篇
  2003年   1350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983篇
  2000年   946篇
  1999年   921篇
  1998年   531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513篇
  1995年   489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25篇
  1992年   471篇
  1991年   362篇
  1990年   398篇
  1989年   329篇
  1988年   253篇
  1987年   221篇
  1986年   211篇
  1985年   183篇
  1984年   158篇
  1983年   120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90篇
  1978年   60篇
  1977年   64篇
  1975年   63篇
  1973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Cyclizations of alkylhydrazines with N-acyl-S-methylisothioureas, readily synthesized from acyl chlorides, sodium thioisocyanate, dialkylamines then methyl iodide in a one-pot reaction, gave 1-alkyl-3-dialkylamino-5-phenyltriazoles 7 as major products. The regioisomers were assigned through the use of NOE NMR experiments. While bearing a N-bis(cyclopropyl)methyl-N-propylamino group, this series of compounds shows very good binding affinity on the human CRF1 receptor. Among them, 1-methyl-3-[N-bis(cyclopropyl)methyl-N-propylamino]-5-(2,4-dichlorophenyl)-1H-[1,2,4]triazole 7a had the best binding affinity for the CRF1 receptor (Ki=9 nM).  相似文献   
24.
25.
26.
赵华  邵广达  高文鑫  顾彪 《植物学报》2020,55(2):182-191
基因瞬时表达是植物中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常用手段。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相比原生质体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异源表达技术, 利用粒子轰击进行基因瞬时表达一直鲜有报道。其主要原因是拟南芥叶型相对较小、基因枪操作相对烦琐以及基因表达效率差异较大。该研究通过优化双管基因枪系统, 在营养生长旺盛的拟南芥莲座叶中实现GFPGUS基因高效表达。同时, 通过GUS报告基因明确了坏死诱导因子BAX、Avh238和ATR13/Rpp13激发拟南芥细胞坏死的表型。但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明显诱导细胞坏死的Avrblb1/RB基因对, 在拟南芥中却丧失了诱导细胞坏死的活性。由于双管基因枪系统每次轰击时设置平行对照, 可有效降低转化实验中的样本变异度, 为拟南芥及其突变体研究中准确评价基因功能和高通量筛选目标基因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7.
Ginsenoside compound K (CK), a rare ginsenoside originating from Panax Ginseng, has been found to possess uniqu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specifically as anti-cancers. However, the role of cytochrome P450s (CYPs) in the metabolism of CK i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screened the CYPs for the metabolism of CK in vitro using human liver microsomes (HLMs) or human recombinant CY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K inhibited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CYP2C9 and CYP3A4 in the HLMs. The Km and Vmax values of CK were 84.20±21.92 μM and 0.28±0.04 nmol/mg protein/min, respectively, for the HLMs; 34.63±10.48 μM and 0.45±0.05 nmol/nmol P450/min, respectively, for CYP2C9; and 27.03±5.04 μM and 0.68±0.04 nmol/nmol P450/min, respectively, for CYP3A4. The IC50 values were 16.00 μM and 9.83 μM, and Ki values were 14.92 μM and 11.42μM for CYP2C9 and CYP3A4, respectively. Other human CYP isoforms, including CYP1A2, CYP2A6, CYP2D6, CYP2E1, and CYP2C19, showed minimal or no effect on CK metabolism.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K was a substrate and also inhibitors for both CYP2C9 and CYP3A4. Patients using CK in combination with therapeutic drugs that are substrates of CYP2C9 and CYP3A4 for different reasons should be careful, although the inhibiting potency of CK is much poorer than that of enzyme-specific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28.
29.
王成武  崔彪  汪宙峰  谢亮  陈雅靓 《生态学报》2022,42(9):3794-3805
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濒危动植物而划分的特定区域,在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省有自然保护区166处,类型丰富多样,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对象涵盖珍稀动植物,保护功能涉及物种、水源和生态环境,与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共同维系着中国西南地区,乃至青藏高原东缘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1963-2018年间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以集聚为主,呈现集聚-随机-集聚的变化特征,且前期变化幅度大,后期变化幅度小,总体发展明显分为1963-1998年的单核形成与发展阶段和1998-2018年的双核阶段;②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区域,其均衡度类型在时间上表现出由"差距悬殊"到"差距较大"的演变特征;③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重心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基本稳定在阿坝州南部。标准差椭圆的长短半轴和面积均变化强烈,总体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空间分布由南-北向演变为东北-西南向;④自然保护区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高密度区域分布在地势适中、气候温和、河流众多、土壤肥沃、人口稀少的阿坝州南部与东部地区。未来,四川省生态功能建设应该立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的特点、分布状况,对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少的川西北、川东北和川南部分地区进行优化布局,以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建设。同时,探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模式,实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0.
<正>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holidays in 2008, Professor Zhang Nai-Heng, former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Beijing Medical College, informed me of the sad news that Professor Ray Wu had passed away in Ithaca, New York 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