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1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127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702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703篇
  2014年   893篇
  2013年   867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971.
冻土甲烷循环微生物群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容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碳库,既发挥着碳源又起着碳汇的作用。人们非常关注贮存于冻土中有机碳的最终归宿,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快冻土的解冻,释放更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到大气中,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据估计每年从北半球冻原陆地生态系统释放进入大气的甲烷约占全球自然界释放甲烷总量的25%。研究证实冻土生物源甲烷的产生和消耗分别由耐(嗜)低温的产甲烷菌(methanogens)和甲烷氧化菌(methanotrophs)介导。鉴于冻土甲烷循环对全球甲烷平衡的显著作用以及在冻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功能,对介导冻土甲烷循环的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冻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本文就冻土甲烷循环过程、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活动、生态功能及其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冻土甲烷循环机理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72.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定向改造的关键是开发一种廉价的、表型改变明显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利用高错误倾向PCR和DNA洗牌相结合的突变方法,对来源于假单胞菌ADP和节杆菌AD1的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进行随机突变,以雨生红球藻为受体、以阿特拉津为选择压力对突变文库进行高通量筛选。筛选到的12个突变子序列分析显示,突变均为点替换,位点分散在全基因上,是在高错误倾向PCR及DNA洗牌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的。酶活力分析显示,突变子的酶活力均高于野生株,在添加1.0 mg/L阿特拉津培养液中的活力是野生株的1.9~3.6倍,在添  相似文献   
973.
为探求利用寄生植物田野菟丝予对入侵杂草薇甘菊进行生物控制的有效措施,研究了薇甘菊对0、1、2、4和8棵田野菟丝子幼苗寄生在可溶性蛋白和一些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的响应.寄生后30 d,1棵田野菟丝子/株薇甘菊(以下简称棵/株)以上的寄生密度导致薇甘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和对照相比,在寄生密度为1棵/株时,超氧物歧化酶(S...  相似文献   
974.
A series of novel 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assayed for their activities against aminopeptidase N (APN/CD13) and MMP-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compounds exhibited higher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APN than that of MMP-2. Within this series, compound 12h (IC(50)=6.28 ± 0.11 μM) showed similar inhibitory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Bestatin (IC(50)=5.55 ± 0.01 μM), and it could be used as novel lead compound for the future APN inhibitors development as anticancer agents.  相似文献   
975.
As the exopeptidase over-expressed in the cell surface of endothelial cells, aminopeptidase N (APN/CD13) is an essential target for tumor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work of L-lysine amide derivatives in our laboratory,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wo series of L-lysine ureido derivatives as APN inhibitors. Within these compounds, one compound, 5d (IC?? = 4.51 μM), showed similar inhibitory effect compared with Bestatin (IC?? = 5.87 μM).  相似文献   
976.
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 are a promising target for treating cancer and some other disorders. Herein,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hydroxamic acids, a novel series of tyrosine-based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HDACs inhibitors. Compared with tetrahydroisoquinoline-based hydroxamic acids, tyrosine-based hydroxamic acid derivatives exhibited more potent HDAC8 inhibitory activity. However,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and HeLa cell nuclear extract inhibition of several selected tyrosine-based hydroxamic acids were moderate.  相似文献   
977.
探究了银胶浓度对于电穿孔导入银纳米粒子获取细胞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影响.对6组含有不同浓度银胶的鼻咽癌细胞C666进行电穿孔,测量电穿孔后活细胞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以测得的SERS信号、光谱强度积分值和谱线重复性为指标,研究银胶浓度对电穿孔获取细胞内SERS的影响,对电穿孔后活性C666细胞内SERS平均光谱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在脉冲电场强度875 V/cm,脉冲持续时间1 ms,电脉冲2次的条件下,每500μl电击缓冲液中含有50μl银胶时测得的细胞内SERS光谱信噪比高,且光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结果说明,正确选择银胶浓度可以提高电穿孔-SERS效果,获取高质量的活细胞内SERS信号.此研究有助于扩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包括实时检测分析活细胞内生化成分及分布,实时监测细胞生化变化过程等.  相似文献   
978.
树干/枝呼吸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干/枝呼吸是调控森林碳平衡的关键生理过程之一,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森林生产力及其固碳增汇能力.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林木树干/枝呼吸对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干旱胁迫和人为管理的响应及其生理生态学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升温一般促进树干/枝的呼吸,其表观温度敏感性(Q10值)受树种、测定方法、温度范围、季节、林龄和径阶的影响,但变幅小于根系呼吸Q10值的变幅;干旱胁迫时,树干/枝呼吸速率减缓,随后进行浇水则会引发树干/枝呼吸的剧增,其生理学机制仍不清楚;不同的管理措施(如火烧、施肥、灌溉、修枝、环割等)对树干/枝呼吸的影响不尽相同.综述以往研究,提出今后值得深入探讨的4个方向:(1)明确树干/枝呼吸释放CO2的来源和去向以及建立相应的测定标准;(2)了解树干/枝呼吸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生物学机制;(3)探讨树干/枝呼吸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4)树干液流、同位素示踪和CO2微电极技术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79.
目的体外制备SHIV1157ipd3N4病毒中国恒河猴细胞适应株,在细胞水平和中国恒河猴体内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SHIV1157ipd3N4病毒阴道感染中国恒河猴,在血浆病毒载量高峰期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与正常中国恒河猴PBMCs共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中的P24抗原水平。当病毒复制达高峰期时收集培养上清,分装并冻存。测定病毒RNA载量、P24抗原浓度和TCID50。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研究该批次SHIV1157ipd3N4在体内的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变化及变异情况,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研究共制备了243 mL SHIV1157ipd3N4病毒原液,gp120序列分析表明病毒未发生变异,CCR5的嗜性也未发生改变。病毒载量为1.586×108 copies/mL,P24抗原水平为1.16×103 pg/mL,TZM-bl细胞测定病毒的TCID50为3.16×103/mL。1 mL SHIV1157ipd3N4静脉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G1004V,高峰期病毒载量达到1.0×106 copies/mL以上。结论此次制备的SHIV1157ipd3N4细胞适应株生物学特性稳定,适合作为毒种库构建SHIV1157ipd3N4/中国恒河猴模型。  相似文献   
980.
目的研究SHIV-XJ02170在中国恒河猴感染后期传代过程中病毒和宿主的变化特点,并分析env基因的序列变异。方法将感染中国恒河猴G0401V后期(5年)的SHIV-XJ02170病毒垂直传代2只猴(G0401V→G0402V→0403V),同时,剔除G0401V猴CD8+T细胞使潜伏的病毒大量复制后传代1只猴(G0401V→G0404V),应用流式细胞术、病毒载量测定、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该病毒在猴体内长期适应后的病毒和免疫学指标及序列变异特点。结果 G0401V在感染后期仍能稳定传代,且表现出毒力增强的特点。其传代猴G0402V在传代后41 d死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衰竭,仅为43个/mL,符合艾滋病感染猴快速进展型的特征。剔除体内CD8+T细胞之后的传代猴G0404V的表现类似G0401V,即长期低水平的病毒血症水平。env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HIV-XJ02170在G0401V体内长期适应后发生了可遗传的序列变异,并引起糖基化位点的改变。结论 SHIV-XJ02170在猴体长期适应后的传代过程中表现出向强毒株过渡的特征,为进行SHIV-XJ02170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