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69篇
  免费   2044篇
  国内免费   226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577篇
  2021年   1458篇
  2020年   973篇
  2019年   1128篇
  2018年   1113篇
  2017年   898篇
  2016年   1123篇
  2015年   1534篇
  2014年   1890篇
  2013年   1979篇
  2012年   2331篇
  2011年   2060篇
  2010年   1219篇
  2009年   1122篇
  2008年   1232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大黄蒽醌衍生物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份。该类衍生物与钙调素(calmo-dulin,CaM)依赖的磷酸二酯酶(PDE)的相互作用表明:它们可作用子钙调素。其中,大黄酸结合CaM并抑制CaM依赖的磷酸二酯酶(CaM-PDE);而大黄素、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既刺激CaM-PDE的活力,又刺激PDE的基础活力,其作用机制尚待阐明;当有Ca~(2+)或无Ca~(2+)条件下测定时,大黄酸对PDE基础活力均无影响。表明:象其它的CaM拮抗剂一样,大黄酸能抑制钙调素依赖的PDE的活力。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了人胃低分化粘液性腺癌细胞MGC 80-3不同周期时相中ConA受体的分布与侧向运动。MGc 80-3细胞经同步化培养,用F-ConA标记。被标记细胞中G_1、S和G_2期呈不连续的分布,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M期呈较均匀的强荧光分布(与其它时相细胞比较)。荧光漂白恢复方法测定ConA受体复合物侧向运动表明:各个周期时相之间不仅运动方式不同,而且运动速率也有显著差异。M期与G_1期主要表现出扩散型运动;而S期与G_2期表现为流动型运动。G_1期的扩散系数大干M期的;S期的流动速率大于G_2期的。但可动分子百分比以G_2期最高。这些结果表明了ConA受体的动力学性质。它受到细胞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73.
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RNA组分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苗  景德璋 《遗传学报》1991,18(2):115-119
本文运用常规染色和Bernhard染色方法对切片标本中小鼠粗线期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C)的超微结构和电镜细胞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经常规染色后,可见SC由侧生组分(LE)、中央组分(CE)和L-C纤维组成;SC宽约210nm,LE宽约60nm,中央间隔区宽约90nm。在Bernhard染色标本中,SC的LE、CE和L-C纤维着色较深,说明其中含有RNA;SC各结构组分的宽度和形态特点与常规染色标本中的基本一致。本文讨论了SC中存在有RNA等问题。  相似文献   
74.
叶龄及树冠不同部位光强对黄花梨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以黄花梨为试材,研究了叶龄及树冠不同部位光强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梨叶片在展叶后约11天即有少量光合产物输出,25天时,单叶净光合速率接近最大值;密植梨树高光合叶幕厚度约125cm左右。  相似文献   
75.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已继代培养三年零六个月共30多代的鳞芽愈伤组织,目前仍有分化能力。通过愈伤组织形态细胞学的观察,发现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小鳞茎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了的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不定芽而形成小鳞茎;二是由愈伤组织表层或内层特化了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和胚状体的形态发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76.
慈姑导管仅在根中出现。根的后生木质部中央导管由顶端平截、单穿孔的网纹导管分子连接组成;周围较小的导管分子和管胞有从梯纹管胞向导管分子演化的各种过渡类型;有一至多个梯形穿孔或单穿孔发生在导管分子的端壁或侧壁,并有分枝型导管分子存在,特别在根与主茎连接处尤为明显。管胞亦有分枝与不分枝的类型。  相似文献   
77.
利用我们研制的厌氧培养皿及管,共检验了39份牙髓炎及牙周炎标本,分离出厌氧菌59株,标本中厌氧菌分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类杆菌28株,消化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7株,韦荣氏球菌5株,真杆菌2株,梭形杆菌8株。在类杆菌中产黑素类杆菌21株,占类杆菌总数的75%。结果表明使用厌氧培养皿及管研究厌氧菌简便、有效、经济,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78.
人肝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以及佛波酯对它的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radioligand binding assay, the prese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receptors in cells of two human liver cancer cell lines, BEL-7402 and SMMC-7721, was demonstrated. The ligand binding data were analyzed by a computer program.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s (KD) of the ligand-receptor binding complex at equilibrium for 7402 and 7721 cells were 1.2 nM and 0.8 nM respectively, and their number of EGF receptors per cell were 6.2 x 10(4) and 2.5 x 10(4) respectively.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ells with 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 no change either in the affinity or in the number of EGF receptors was found in 7721 cells. However, in the case of 7402 cells, while the number of receptors, like 7721 cells, remained unchanged, the affinity of EGF receptors displayed a time dependent modulation after PMA treatment. It dropped within the first hour to a KD value of 3.0 nM and then gradually returned to the normal control value at 48 hours or even slightly higher than normal (0.95 nM) at 96 hours of treatment. The modulation or down-regulation of EGF receptors by PMA in 7402 cells was paralleled by the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of DNA synthesis in these cells as evidenced from their reduction of 3H-TdR uptake. It is not clear what is the basis for the differences found between 7402 cells and 7721 cells in their number of EGF receptors per cell and their responsiveness to PMA treatment.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ir difference in autocrine secretion of alph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79.
80.
铝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铝的植物毒性。将不同浓度的 AlCl 加入培养液,对幼苗处理30天。10ppm 以上的铝明显抑制水稻幼苗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5.0ppm 以上铝可引起毒害症状。铝对根的毒害作用大于对地上部分的作用。铝主要积累在根部,少部分转移到地上部分。5.0ppm 以上的铝对叶绿体 Hill 反应和光合磷酸化作用以及根线粒体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钙对铝的此种抑制作用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