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7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519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51篇
  2012年   932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808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870篇
  2007年   834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滇产薄荷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滇产38个薄荷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得油率及化学成分。滇产薄荷的得油率在0.18% ̄0.52%之间。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1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含醇、酮、酯、萜烯类化合物。栽培的家薄荷挥发油富含香芹酮、柠檬烯,其化学分类属于香芹酮系列。野生薄荷挥发油富含薄荷醇和薄荷酮,属于薄荷酮系列;部分野薄荷样品,富含香芹酮、环氧辣薄荷烯酮或芳樟醇,属于混合系列。  相似文献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内源激素及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PP333和GA对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成花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PP333处理后,iPA含量明显高于GA的处理,而GA含量则呈现由高到低逐渐下降的趋势,GA处理正好相反,PP333处理后芽中的ABA含量明显低GA处理,表明高含量的GA和ABA不利于花芽分化,而高含量的细胞分裂素则有利于花芽分化,外施P333可缩短花序长度,提高着果率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3.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9个具代表性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讨论了本区约自1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迁。孢粉序列表明:本区约在距今12000年前就已发育了亚热带性质的落叶常绿阔叶林,约在9000—5000aB.P.常绿阔叶林获得大发展。孢粉序列良好地记录了古季风盛衰的历史,表现在:12000—10800aB.P.较温湿,东南季风强度加强;10800(或11000-10000(或10300)aB.P.偏闵干,东南季风强度减弱,对应于新仙女木期;约自10000a.P.起,气候好转,气温明显上升,东南季风强度再次增强,约在9000—5000aB.P.温暖湿润,为东南季风强盛期。此外.还讨论了约在距今11000年前的海侵,全新世下限和哥德堡事件的年代问题,并确定哥德堡事件的年限为11000—1000aB。P。  相似文献   
24.
太湖16000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  刘金陵 《古生物学报》1996,35(2):213-223
通过对太湖钻孔岩芯岩性,结构,构造的剖析及粒度,磁化率的测试,发现冰后期东太湖形成于跑今6500年前,在距今6500-5800年,为一水深约2-3m的,经常受到流水作用影响的浅水湖泊,距今约5800-5700年,东太湖曾一度干枯或接近于干枯,距今5700年以来湖泊变浅,平均水深只有1m左右,由于湖泊变浅,湖底经常遭受波浪的扰动,形成波状层理或透镜状层理。西太湖局部洼地集水成湖的时间比东太湖早,并且  相似文献   
25.
通过太湖两个钻孔岩芯有机碳同位素(13C/12C)的分析,发现δ13C的垂直分布与太湖地区16000aB.P.以来古气候波动相关。根据δ13C垂直分布曲线可推测,大约在11000—6000aB.P,太湖地区处于温暖湿润期,气温高于现在平均温度。另一方面,根据太湖两岩芯沉积物的δ13C值的对比发现,大约在11000—6000aB.P,西太湖(W1B)岩芯沉积物的δ13C平均值明显高于东太湖(E2B)。据此可认为,在这一期间西太湖很可能有过海水侵入。  相似文献   
26.
大鼠卵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在CHO中的表达和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放大系统将大鼠LH/hCG受体(记为F-hCGR)及其胞外肽段(记为T-hCGR)在中国苍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F-hCGR为一条蛋白质带,其表观分子量为92kd,而T-hCGR为35kd和37kd两条带。表达受体对其配基hCG表现出高的亲合力,F-hCGR的解离常数为7×10-9mol/L,T-hCGR为6.4×10-9mol/L。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可结合125I-hCG,而表达T-hCGB者不结合125I-hCG。这提示F-hCGR主要存在于细胞质膜表面上。表达F-hCGR的转染CHO细胞能刺激。cAMP的形成,而表达T-hCGR者不能刺激cAMP形成。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T-hCGR主要分布于质膜的细胞质侧以及胞内其他一些细胞器膜上。用免疫亲和层析可以得到纯化的T-hCGR。  相似文献   
27.
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原  袁锋 《昆虫分类学报》1995,17(3):180-184
本文从研究对象、方法、类群、内容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概况。文中首先介绍了RFLPA、探针杂交及DNA指纹、PCR与RAPD-PCR、顺序分析方法及应用情况,列举了在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目昆虫中的研究进展,并从居群遗传结构、分类学研究、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4个方面总结了昆虫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最后指出RAPD-PCR与RFLP联合用于测序是近期昆虫分子系统学上最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天麻中抗真菌蛋白质的诱导和积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前曾报告从天麻(Gatrodia elata Bl)中分离出一种对木霉丝生长有强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命名为天麻抗真菌蛋白,简称GAFP,也称为Gastrodianin。对不同天麻材料来源的GAFP分析表明:GAFP的相对分量为14kD,等电点可能不同,变动范围8.1-9.3。体外抑菌试验证明GAFP对腐生性真菌如木霉如木霉和密环菌等有强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0.5为0.08mg/mL;对寄生免疫荧  相似文献   
29.
黄岩  段中平 《动物学报》1994,40(2):169-173
对2.5、12和29个月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黑质网状部突触岛的年龄性变化进行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随增龄,突触岛内终末数目明显减少,与幼年组比较,中年组减少22%(P<0.05),老年组减少39%(P<0.05),同时,终末及树突内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胶质鞘直接覆盖树突的面积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0.
黄步军  郑荣光 《兽类学报》1994,14(4):260-264
人工饲养的蒙新河猪其动情周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动情前期、动情期(发情交配期)、动情后期和停滞期(动情间隔期)。动情期间雌雄河狸均表现出活跃好动,浮躁不安,食量减小;发情交配期雌雄河狸均发出低沉嘶哑的叫声,雄性叫声频率比性略高,爬跨交配是动情期发情的高峰,动情周期各阶段的行为特征,在雌性与阴道涂片细胞学及外生殖器形态、色泽、阴道分泌物周期性变化特征相吻合,在雄性则与睾丸及阴茎形态特征吻合,在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