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目的:玻璃体切割术是眼科手术中比较复杂精细显手术,主要应用于治疗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浑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总结作者所在科室多年来护理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经验,对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75例(75只眼)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进行悉心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的用药指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特殊卧位的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7例(76.0%),视力不变13(17.3%)例,视力下降5例(6.7%),28例眼内异物患者均经手术顺利取出异物。相关手术并发症经医护人员的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术后满意度达98%以上,医生满意度达100%。结论:复杂性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对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静脉血栓是一种高复发风险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其形成和复发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基于人类信号网络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可针对静脉血栓经华法令抗凝治疗后的复发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结合表达谱数据和人类信号网络,设计差异模块筛选策略,通过功能分析、差异表达分析和已知血栓相关基因及药物靶基因的互作关联研究,获得与静脉血栓复发相关的显著差异模块。结果:最终获得8个与静脉血栓复发密切相关的显著差异模块,评估了华法令治疗静脉血栓的效能,提出了联合用药的3种可能途径。结论:应用本文提出的整合筛选策略,能识别与静脉血栓复发相关的模块,探究静脉血栓复发的分子机制和评估华法令的治疗效能。还提供了潜在的联合用药途径,这对治愈血栓、防治血栓复发及复发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以食用菌重要害虫-厉眼蕈蚊属的Lycoriella ingenu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逆境温度下各虫态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不同虫态存活率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成虫和蛹对高温具有一定适应性,卵对高温的适应性最低但具有一定的低温耐受力。在35-40℃高温下,相同暴露时间,各虫态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成虫的存活率均高于其它虫态。38℃下全部死亡的暴露时间分别为:成虫48 h,蛹24 h,幼虫12 h,卵2h。在40℃达到全部死亡的暴露时间分别为:成虫24 h、蛹12 h、卵和幼虫0.5 h。低温处理下,各虫态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5℃低温下,相同暴露时间,成虫存活率均高于其它虫态,但在0℃低温下暴露24 h后全部死亡,显著高于其它虫态;幼虫在低温下取食活动减弱,5℃下暴露24 h后停止取食,相同暴露时间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存活率下降;蛹对0℃的耐受力高于成虫和幼虫,暴露4 h后可以正常羽化,48 h后全部死亡;卵对短时间的低温具有一定耐受力,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降低幅度大。  相似文献   
144.
地星属Geastrum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地星目Geastrales、地星科Geastraceae,因奇特的外观、生态和医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真菌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对燕山地区地星种类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LSU-rpb1-atp6四基因系统...  相似文献   
145.
促进CHO细胞生长及其产物hNGF表达的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稳定表达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重组工程CHO细胞株为对象,采用无血清流加悬浮培养(Fed batch culture)方式,考察使用基础培养基(无特殊添加物),分别添加丁酸钠、DMSO、KH2PO4的培养基及不同培养温度(32℃和37℃)对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每日取样检测细胞密度、细胞活率、葡萄糖浓度、重组蛋白浓度。结果表明细胞培养温度由37℃下降至32℃,细胞生长周期明显延长,重组蛋白产量增加。5mmol/L丁酸钠和2% DMSO的加入虽然提高了重组蛋白的表达量,但严重抑制细胞生长。最大的蛋白比生成速率(qNGF)出现在37℃培养且添加2% DMSO的培养条件下,而最高蛋白表达量则出现于32℃培养添加3.65mmol/L KH2PO4的培养条件下。研究表明,将培养温度设为32℃,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3.65mmol/L KH2PO4或1% DMSO是提高hNGF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6.
选用45个SSR标记分析太湖流域荔枝红、老来青、太湖青和老虎稻共4组粳稻同名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同名地方品种平均Nei遗传距离为0.120~0.171,遗传同一性程度较高,其中有8对同名品种难以区别,但多数品种仍然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且个别品种差异较大;同名品种遗传差异与种质来源、品种名称的近似程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7.
印度块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坦  侯成林  魏磊  孙娟  范黎 《菌物学报》2010,29(4):569-575
对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子实体的提取物,包括55%乙醇粗提物(ECE)、石油醚提取物(PEF)和乙酸乙酯提取物(EAF)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铁离子鳌合能力以及各提取物的总酚含量等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鳌合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ECE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1.61g/L;EAF对羟基自由基及铁离子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或螯合的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3.31g/L和0.70g/L;EAF的总酚含量(2.964mg GAE/g提取物)最高,其次是ECE,总酚含量为(2.618mg GAE/g提取物);PEF的清除自由基和铁离子鳌合能力较差,其总酚含量也最低(1.124mg GAE/g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印度块菌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以及鳌合铁离子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建立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模型。方法:本实验采用新型球形爆炸源。狗颅中线向左(右)1cm,眶上缘向上1cm交界处为爆炸中心位置。爆炸距离(爆炸源最低点距爆炸点的距离)分别为3mm,3.5mm,4mm。比较各个距离的爆炸效果,选出最适的爆炸距离。在动物最适爆炸距离致伤后用吊瓶装满海水(秋季福建沿海距岸边200米深部海水),用皮管固定于伤口空洞中,使受伤脑组织始终浸泡于海水环境中。分别于3h,5h,8h行颅脑CT检查。观察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爆震伤的CT动态变化。结果:爆炸距离3.5mm为最适爆炸距离,此距离爆炸致伤后犬存活率高,能够炸开颅骨,使脑组织暴露,海水浸泡爆震伤口8小时,脑水肿逐渐出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可模拟真实海战下冲击波致伤,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易操作,适用于海战情况下颅脑爆震伤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通过对比非体外循环与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炎性因子的变化,观察不同方法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冠脉搭桥术患者30例,其中选取采用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nP-BH 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各15例,即A组和B组.检测T1(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小时)、T4(术后12小时)、T5(术后24小时)不同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肌钙蛋白I(cTnI)含量,并记录桥血管数量、精神状况、引流量及ICU入住时间.结果:两组血浆TNF-α、IL-6、IL-8、cTnI舍量T1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均呈升高趋势.A组较B组T2、T3、T4、T5各时间点TNF-α、IL-6、IL-8指标升高差异显著(P<0.01);cTnI升高幅度略缓,T4、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患者术后精神状况及ICU入住时间,B组均优于A组(P>0.05).术中搭桥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A组引流量较B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相比,心肌损伤略重;体外循环可加重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level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in patients between on-pump beating heart CABG and off-pump CABG. Methods: Select the patients from June 2009 to Jan 2010 who underwent the CABG in our hospital with on-pump beating heart CABG and off-pump CABG and each group was 15 patients. That was named Group A and group B. Seri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e following intervals respectively: before operation and Oh, 6h, 12h, 24h after the operation to evalu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TNF-α , IL-6, IL-8 and cTn I. Recorded and compared the grafts, mental status、bleeding and the time of intensive care uni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plasma TNF -α , IL - 6, IL - 8 and cTn I level at T1. The level of TNF -α , IL - 6 and IL - 8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2 - T5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operation (T1) in both groups. Howev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NF -α , IL - 6, IL - 8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B than group A. The level of cTnI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T2-T3 compared with T1, an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at T4, T5.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The bl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fewer in groups B. Conclusions: Myocardial injury was slightly heavier in patients with on pump beating heart CABG than off pump CAB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an aggravate inflammatory reaction.  相似文献   
150.
促凋亡基因Bax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浸润性强,这与胰腺癌的细胞凋亡异常有密切的关系。Bax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促凋亡基因之一。多数研究认为,Bax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其表达率从53%到100%不等。有研究认为Bax的表达预示着胰腺癌的良性预后,也有研究发现胰腺癌中Bax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级分化等有关。Bax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受p53、PERIOD1、P13K/AKT等的调控。Bax表达异常及其突变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Bax表达可增强胰腺癌对吉西他滨和5-FU等化疗药物以及放射治疗的敏感性,而Bax/Bcl-2的比值可能与胰腺癌放化疗敏感性更相关。提高Bax基因表达、上调Bax活性等针对Bax的靶向治疗已显示出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增强药物抗癌效应的作用。同时,作为最重要的促凋亡蛋白之一,Bax成为评价各种抗胰腺癌药物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胰腺癌中Bax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了解其与胰腺癌的预后和耐药性的关系,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