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9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水平,采用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I、G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确切,且有效降低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和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泡沫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探讨巨噬细胞自噬与极化对泡沫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的标记物F4/80。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巨噬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记物LC3II,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M1)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和替代激活的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M2)标记物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TGF-β)的表达。用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胞形成及巨噬细胞泡沫化情况。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F4/80阳性率达87.6%;雷帕霉素处理巨噬细胞24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3II表达增加,M1标记物IL-6表达增加,而M2标记物TGF-β表达减少,对其条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结论:雷帕霉素能诱导巨噬细胞自噬,促进其向M1型极化,从而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脐带脱垂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2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脐带脱垂发生的孕周分为足月组、早产组及流产组,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我院近六年脐带脱垂总的发病率为1.829/1000。44例患者中,足月组7人,占15.91%;早产组22人,占50%;流产组15人,占34.09%。三组患者的年龄、产次及孕次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足月组新生儿apgar评分最高,与其它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流产组(P0.05);足月组剖宫产率为100%,早产组为63.64%,流产组则为13.13%,三组患者剖宫产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足月组剖宫产率与早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75),足月组剖宫产率与流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早产组剖宫产率与流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3)。足月组异常胎方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早产组(P=0.038)。早产组胎儿数(单胎、双胎)与足月组及流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足月组与流产组胎儿数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组双胎妊娠占比例更高。三组患者发生脐带脱垂的地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56)。结论:不同孕周是否发生脐带脱垂与患者的年龄、产次、孕次及地点无关。脐带脱垂较多发生于早产者,且早产患者中双胎、异常胎方位发生率更高。一旦发生脐带脱垂,尤其是有机会存活的胎儿,应以最快的方式娩出胎儿,提高新生儿存活几率。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灵龟八法结合火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期间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失眠患者97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常规针刺治疗)和研究组(n=49,灵龟八法结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的睡眠质量,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P0.05)。两组治疗4周后难以入寐、多梦易醒、头晕、心悸的症状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PSQI评分较治疗2周后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8/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灵龟八法结合火针治疗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不同全血过滤方法用于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全血过滤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将采集后全血混匀后直接与白细胞滤器连接直接过滤;实验组采用湿润滤盘法,血液采集完成混匀后静置,先用上层血清10~20 m L湿润滤盘,再混匀与白细胞滤器连接后进行过滤。比较两组制备方法所用的过滤时间、血液回收率、过滤前后血液指标情况及24小时内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全血过滤方法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过滤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回收率高于对照组,且24小时内溶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法与湿润滤盘法均能达到去白细胞血液标准,但湿润滤盘法较常规法能有效的降低过滤时间、增加血液回收率,减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因溶血造成的血液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和比较匹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将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匹伐他汀钙组(50例)与阿托伐他汀钙组(50例)。在服药前及服药后第6、12个月,检测和比较两组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苷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肌酸激酶(CK)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12个月,匹伐他汀钙组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HDL-C、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阿托伐他汀钙组HbA1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匹伐他汀钙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TG、Glu、ALT、AST、Cr、CK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均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DL-C、TC、TG水平,而匹伐他汀钙同时可升高HDL-C,降低血清hs CRP水平,并且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7.
128.
酮还原酶CgKR2能够一步还原前手性羰基化合物生成高附加值的手性醇,有望解决手性醇传统制备方法的步骤烦琐和高成本问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CgKR2催化底物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生成普利类降压药的重要中间体(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具有良好效果。但CgKR2的生产成本高昂、过程烦琐。利用短短芽孢杆菌胞外分泌表达酮还原酶CgKR2,获得该酶的高效表达,并经简便的一步镍亲和层析纯化,即获得高纯度酮还原酶CgKR2,产率高达每升发酵7. 8mg纯酶。以酶标板法测定其比活力、温度稳定性以及动力学参数等基本酶学性质,结果显示,CgKR2的比活力为(78. 32±7. 62) U/mg、Km为(0. 2±0. 02) mmol/L、Vmax为(117. 64±3. 6)μmol/(min·mg)、Kcat为73s-1,与以往报道的数据一致,并且获得的CgKR2纯酶在30℃下孵育72h依然保持80%的活性,酶活的稳定性远好于以往的制备方法。开发出的一套简便高效的酮还原酶CgKR2表达纯化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可推进手性醇生物催化制备的普及,对其他生物催化工程酶的制备方法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免疫调节途径的重要因子,是抗肿瘤免疫疗法中重要的靶标之一。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PD-L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初步分析其表型。方法 构建Cas9和sgRNA载体,并转录获得RNA,通过显微注射方式将RNA注射到C57BL/6小鼠受精卵中,经过鉴定获得F0代阳性小鼠。F0代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交配获得F1代杂合子小鼠,再通过F1代小鼠自交获得F2代纯合子小鼠品系。随后通过Real-Time PCR和流式实验分别检测PD-L1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Real-Time PCR和流式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C57小鼠相比,PD-L1纯合子小鼠的PD-L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上的蛋白质表达均有显著性下降,仅测定到本底的信号,证实已成功构建PD-L1基因敲除小鼠品系,为PD-L1体内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0.
固定化酶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其性能远超游离酶。目前酶的固定化技术适用范围仍然较小,酶的研究范围多停留在模型酶阶段,扩大固定化酶的研究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是具有生物功能的酶-MOFs复合材料的许多特性仍有待挖掘。采用仿生矿化的合成方法将5-羟甲基糠醛氧化酶(HMFO)固定到以沸石咪唑酯(ZIF-8)为代表的MOFs材料中,制备得到一种新的生物催化剂HMFO@ZIF-8,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形态区别于经典的菱形十二面体。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计算得到酶的固定化效率达到89. 0%。HMFO@ZIF-8催化5-羟甲基糠醛的转化率达到84. 3%,收率和选择性均高于游离酶。拓展了MOFs固定化酶的研究范围,为研究其他生物大分子复合材料的生物催化剂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