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作物根系形态与非生物胁迫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从水分、铝、磷等非生物胁迫方面综述了作物根系形态与非生物胁迫耐性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研究进展,阐明了根系形态在作物逆境胁迫中的重要作用,对根系形态性状进行改良将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利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viili中筛菌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MRS、YPD和脱脂乳营养琼脂3种平板从viili中分离出15株单菌,利用V3区通用引物和乳杆菌特异性引物对各单菌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将其归为5种不同菌.结果 16S DNA测序表明,5种单菌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Lactobacillus paracasei、Bacillus cereus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混合发酵实验表明:从viili中筛出的5种菌除Bacillus cereus外均有凝乳现象,其中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凝乳能力强,可在5 h内凝乳;Lactobacillus paracasei、Bacillus cereus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组合产生的EPS量最多,高达186.71 mg/L,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EPS产量仅为33.56 mg/L.结论 传统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DGGE相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判断细菌种类;筛选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凝乳时间和EPS产量发生变化,其复合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澳门青洲山翻白叶树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对澳门青洲山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与动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 600 m2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47种,隶属于29科44属;对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以及频度分析结果显示,该群落是以翻白叶树为主的单优种群落,群落种类组成多样性和水平分布不均匀,其外貌终年常绿;对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种群处于增长状态;(2)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为13.72,Shannon-Wiener指数为1.15,Simpson指数为0.875,均匀度指数为0.34,该群落的层次格局为: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草本层;(3) 与其他5个不同类型地区森林群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澳门翻白叶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其他5个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提取和鉴定猪肋骨软骨链蛋白(p-CLP),测定p-CLP与透明质酸的亲和力,为软骨链蛋白在肿瘤显影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亲和层析法从仔猪肋软骨提取软骨链蛋白(p-CLP),SDS-PAGE凝胶电泳、氨基酸分析法分析p-CLP,放射性体外结合分析测定p-CLP与透明质酸(HA)的亲和力.结果:p-CLP的抽提蛋白得率为2.2%,p-CLP氨基酸分析示谷氨酸含量最高(2.26mg/20mg),放射性体外结合实验示p-CLP与HA的结合活性KA为(6.30±1.73)×109M-1.结论:亲和层析法提取p-CLP得率高,p-CLP与HA有较高的结合力,能够为P-CLP在肿瘤、眼科疾病、骨骼疾病的防治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6.
纯种犬在15个STR基因座上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指导纯种犬的繁育及建立一套简便的犬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方法。方法: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PAGE检测的方法,分析了88头纯种犬在15个STR基因座上的遗传学多态性。结果:15个STR基因座的累积非父排除率(CPE)和累积个体识别率(TDP)分别为0.999678和0.999999999997,而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07和0.640。12个STR基因座(PEZ1、PEZ2、PEZ3、PEZ5、PEZ6、PEZ8、PEZ12、FHC2010、FHC2054、FHC2087UbF、HC2132、FHC2611)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H)大于0.5,它们的TDP和CPE值分别为0.999999999963和0.999334,能有效用于犬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结论:这15个STR基因座可以用于指导犬的繁育,其中12个STR基因座能有效用于犬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来自心里美萝卜、紫甘薯和紫玉米的3种不同的花色苷对DF-1细胞单层生长的影响。方法:直观观察3种花色苷对DF-1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摸索其最适终浓度;用MTT法检测花色苷在提高细胞活性方面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3种花色苷均对细胞单层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心里美萝卜花色苷、紫甘薯花色苷和紫玉米花色苷对细胞生长的最适终浓度分别为100、75和50μg/mL;用MTT法获得相应数据并制成细胞活性图表。结论:不同品种来源及不同浓度的花色苷对DF-1细胞单层生长均有明显影响,为今后开展花色苷促细胞生长,提高细胞抗病毒活性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8.
将人源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hTNFR1)基因克隆到pET-22b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H1,电转到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表达菌株中进行摇瓶发酵。实现了hTNFR1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重组表达。但目的蛋白全部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沉淀中。为了提高hTNFR1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融合标签和分子伴侣两种策略被实施用于辅助hTNFR1的可溶性表达。结果表明,在hTNFR1的N端融合NusA标签后,hTNFR1的可溶性有一定提高;在NusA-hTNFR1基础上,过表达了7种分子伴侣,筛选出tig分子伴侣对hTNFR1蛋白可溶性表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溶性表达量约占总量的90%;对优化后的hTNFR1表达系统的可溶性蛋白进行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TEV蛋白酶酶切去除N端的NusA标签,结合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hTNFR1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TNFR1的生理学活性及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9.
西藏高山草原AM真菌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西藏高原37种草地植物(建群种或常见种)70个带根土样的AM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分离到的5属35种AM真菌中,球囊霉属、无梗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真菌分别为18、9、6种,内养囊霉属、类球囊霉属各1种.其中,藏南、藏北草原AM真菌分别为4属23种、4属22种,Shannon指数分别为2.31和2.75,但藏北草原AM真菌孢子密度、种的丰度显著高于藏南.2)不同生态区域AM真菌呈共有种较少、特有种较多、优势种差异较大的分布特征.3)高寒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甸草原AM真菌Shannon指数分别为1.91、1.83、1.80,呈严重退化态势的温性草原仅为1.64;海拔4000~4600 m地带,种的丰度最高,海拔4600~5220 m 地带,真菌Shann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最高,分别为2.42和0.79;4)球-囊霉属真菌在不同海拔段均为优势属,但在海拔<4000 m地带相对多度较高;无梗囊霉属主要分布于海拔>4000 m地带;盾巨孢囊霉属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5220 m地带;类球囊霉属主要见于海拔4000~5220 m的藏北高寒草甸草原,少量见于高寒草原环境;内养囊霉属仅见于海拔3500~3700 m的藏南温性草原.  相似文献   
70.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选取鸡粪和猪粪进行好氧堆肥发酵,研究畜禽粪便腐熟过程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变化趋势以及相互联系。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堆肥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最终过氧化氢酶维持在9~12ml/g之间,纤维素酶维持在12.37~15.07mg/(kg·h)之间,而脲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升高-降低-升高"。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为"低-高-低";放线菌为"高-低";真菌为"高-低-高"。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放线菌可能是影响堆肥中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关键因素。鸡粪中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猪粪中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呈显著正相关;鸡粪+猪粪中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