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患病情况并分析脑卒中高危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桂林地区象山社区户籍居民796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其基本资料、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信息,统计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根据高危人群检出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高危组(n=236)和非高危组(n=55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高危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796份,回收有效问卷791份,经脑卒中风险评估为脑卒中高危的人数为236例,检出率为29.84%。高危组中性别为男性、无职业、年龄≥60岁、蔬菜摄入不足、吸烟、口味偏甜、缺乏体育锻炼、饮酒、口味偏油腻、肉类摄入不足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缺乏体育锻炼、性别为男性、肉类摄入不足、口味偏油腻、饮酒、蔬菜摄入不足均是脑卒中高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桂林地区象山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且与性别、年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有关,临床可通过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活动,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8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雄花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为了揭示杜仲雄蕊原基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杜仲雄花芽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杜仲良种"华仲11号"( "Huazhong No.11" )为材料,采用l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苞叶原基分化期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对2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与雄花芽形态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0.48 Gb过滤数据,各样品的clean reads与杜仲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比对效率为90.56%~93.01%。在2个发育时期筛选出58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雄蕊原基发育期上调基因315个,下调基因267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在与生长发育、光周期途径、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碳代谢等相关的生物过程和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光周期途径是杜仲成花诱导的重要途径,同时雄花芽在形态分化过程中受碳水化合物、植物激素和其他代谢物质调控。此外,MADS-box家族成员FLCSOC1、AGL3和AGL8参与杜仲雄蕊器官发育。本研究为杜仲花发育基因调控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雄花用杜仲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3.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作为一种重要的入侵害虫,在全球范围的入侵过程中,为获取更多资源以建立自己的种群,势必会和处于同一营养级的昆虫发生种间竞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西花蓟马与其它种蓟马、粉虱及叶螨等昆虫种间竞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温度、CO 2、寄主植物、农药和天敌等主要因素在竞争取代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种间竞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揭示西花蓟马在我国的种群动态和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究不同粪便留取量对肠道菌群构成研究结果的影响,为肠道菌群构成研究中粪便样本的采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别对全便和部分粪便进行预处理,并使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对10名志愿者的20份粪便样本进行了16S rRNA全长测序,通过多元统计学等手段对粪便中细菌的构成、多样性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ubacterium rectale、Eubacterium ventriosum和Allisonella histaminiformans等低丰度物种的相对丰度在不同粪便留取量中有一定差异,其在全便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部分粪便(P<0.05)。但Wilcoxon配对检验发现粪便留取量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个体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粪便留取量的影响远小于个体差异。结论全便和部分粪便两种粪便留取量对检测微生物的组成、多样性和功能无显著影响,因此取部分粪便即可满足对肠道菌群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5.
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和蚕豆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多种小型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为了掌握其控制潜能,本文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蚕豆蚜Aphis craccivora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和蚕豆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南方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瞬时攻击率均高于蚕豆蚜。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对蚕豆蚜的控制能力比雌成虫强,而对西花蓟马的控制能力比雌成虫差。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蚕豆蚜的捕食率(E)随着捕食者自身的密度(P)的增加而下降,其干扰反应方程分别为E=0.412P-1.623和E=0.416P-1.639。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蚕豆蚜有明显的选择性,5龄若虫喜欢取食西花蓟马2龄若虫,但前期取食的猎物对其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更喜欢选择前期取食过的猎物。  相似文献   
986.
以尾巨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噻唑基脲类新型分裂素(N-phenyl-N′-[6-(2-chlorobenzothiazol)-yl]urea,PBU)等多种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优化,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了2mg·L^-1PBU和0.05mg·L^-1IAA的改良MS培养基上,茎段外植体培养5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6%以上。将愈伤组织接种在添加1mg·L^-16-BA和0.05mg·L^-1NAA的MS培养基上,诱芽率达90.8%。随后在添加了0.8mg·L^-1PBU与0.05mg·L^-1I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芽伸长,用1/2MS培养基附加0.5mg·L^-1IBA诱导生根,移栽后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87.
目的观察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检测甲型H1N1病毒核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5例经确诊为甲型H1N1的感染患者的咽式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1N1病毒核酸,同时对40例健康体检者的咽式子做为对照组一同进行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35例确诊为甲型H1N1的患者经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29例,符合率为96.99%。4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全阴性。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甲型H1N1病毒核酸具有快速、特异性高等特点,在采用此方法诊断甲型H1N1时,阳性即可确诊,阴性者要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at1,线性化稳定转染人口腔鳞癌细胞株Tca8113,检测其细胞内脂肪酸含量变化。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人工合成利于真核表达的Fat-1基因,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at—1,用脂质体转染真核细胞的方法转染人1:/腔鳞癌细胞株Tca8113,用气相色谱仪检测脂肪酸的变化情况。结果:测序及酶切鉴定成功合成真核偏好表达的Fat-1基因。与对照组相比,转染Fat—1基N的口腔癌细胞的n-3脂肪酸明显增多,n-6/n-3明显下降。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at1,并对口腔鳞癌细胞内脂肪酸含量产生明显影响,为进一步研究Fat-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9.
目的:培养鼠肝癌H22细胞,直接注射法制作ICR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鼠肝癌H22细胞体外培养,将调整好的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直接注射小鼠肝脏,2周后解剖观察,并进行组织HE染色。结果:所有实验小鼠均可见肿瘤生长,HE染色示肝细胞肝癌。结论:直接注射法制作ICR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0.
目的:通过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NAC对心脏重构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CFs为实验对象,给予不同浓度的NAC进行干预,48小时后用MTT比色法检测CFs增殖水平,用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总胶原合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NAC作用下的CFs增殖水平和3H脯氨酸掺入量均比对照组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NAC能够抑制SD大鼠CFs增殖,并降低其胶原合成,因此NAC对心脏的病理性重构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