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0篇
  免费   1561篇
  国内免费   167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836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1182篇
  2014年   1356篇
  2013年   1453篇
  2012年   1811篇
  2011年   1580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1046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817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5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7篇
  197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物复苏——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生命史是一部生物界短期,快速剧变与长期,慢速稳定相互交替的历史。大绝灭(即集群绝灭)事件反映了全球环境的大突变,点断了地质历史中的生命记录及其发展历程,预示着生物界的演化出现了最有意义的飞跃,近年来尝试研究大绝灭后全球生物界的残存-复苏及其基本型式,并探索复苏的控制因素,标志着地质科学中一个重心的转移(即从大绝灭转向其后的生物残存与复苏的研究)。生物复苏揭示了大绝灭后生物演化历史的第一幕,其研究的  相似文献   
72.
73.
研究了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产生胞外多糖的适宜条件。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80.00,酵母膏1.25,KH_2PO_3.00,MgSO_4·7H_2O0.05,CaCO_3 10.00,pH6.0。在30℃,旋转式摇床(200r/min)上培养6天。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17.38g/L,对底物的转化率为21.725%。  相似文献   
74.
猪脑组织水解液及其益智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多脂质物质(脑组织)水解条件的优化过程及其益智产品的研制。经过多项对比实验得出了以双酶分段水解以及水化法除脂质提取脑组织水解液的初步工艺,并通过微震化工艺达到了掩蔽不良气味,稳定有效成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水杉人工林树冠结构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水杉人工林的树冠结构和林分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林龄的林分树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树冠部位上升和林分密度增大,分枝角度逐渐减小;径阶大小与枝叶率成反比,与树冠重量成正比,径阶增大,树冠最大叶量层的集团上移,有效光合面积相对减少,树冠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分配分配和经济生物量,林分干、枝、叶的干物质累积趋势可用Richard方程描述;林龄增大,分配到主干的生物量比例  相似文献   
76.
A组轮状病毒SA11VP6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圣瑾  方肇寅 《病毒学报》1995,11(2):119-123
从SA11VP6基因全序列克隆开始,设计一对两端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逆转录PCR扩增出VP6全基因CDNA。经酶切后插入PUC19,构建了VP6全基因克隆PRA6。再经酶切后插入痘苗病毒载休质凿PJSA1175中。利用Lipofectin导入TK143细胞,利用TK基因和Lac基因作为重组病毒的筛选标记。表达产物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发现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都是阳性。Western b  相似文献   
77.
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诺瓦克样病霉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无菌性急性胃肠炎爆发的重要病原。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从河南省急性腹泻门诊患儿便样中发现了诺瓦克样病毒。经电镜观察,病毒直径约为28nm,病毒壳似由有结构的亚单位组成,进一步用诺瓦克病毒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做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定为阳性。由PCR产物测得的核苷酸序列与诺瓦克病毒原型株相应序列比较,同源性为72%。以上结果证实,在我国腹泻病人中有诺瓦克样病毒感染。这对我国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复合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水解马铃薯淀粉不易获得的困难,并使“I发片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更容易开展,普通的化学试剂马铃薯淀粉(或精制食用马铃薯淀粉)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加入适当 剂被用来代替水解马铃薯淀粉制作凝胶。试验结果表明:用8 ̄10%的上述混合淀粉(5:3),添加1%的琼脂粉和2 ̄4%的蔗糖,所制成的“复合淀粉凝胶”可以很好地被切片,并成功地对许多不同类群的植物材料的PGM、PGI、MDH、AAT、SKDH  相似文献   
79.
草鱼出血病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中和试验比较了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873的11个多肽的免疫原性,确定了主要中和抗原。纯化的单个病毒多肽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多太VP1、VP5、VP6和VP9的抗血清具有中和效价,而VP2、VP3、VP4、VP8、VP10和VP11则不能诱生中和抗体。其中VP5的抗血清中和效价最高,因此,VP6极可能是病毒多肽中的主要中和抗原。  相似文献   
80.
应用PCR技术扩增出HBVDNAC基因片段并与pAT153质粒重组,转化到E.coliRRI中,经体内扩增,提纯,用光生物素标记,制备了C基因的重组质粒探针。该探针检测灵敏度在Southern印迹中达1pg,在点印迹中为5pg。用此探针以Southern印迹方式配合PCR技术检测乙肝病人血清中的HBVDNA,在53例PCR产物电泳检测阴性的样品中,Southern杂交又检出18例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