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39篇
  免费   9544篇
  国内免费   8098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1415篇
  2022年   1870篇
  2021年   5880篇
  2020年   3983篇
  2019年   4858篇
  2018年   4801篇
  2017年   3582篇
  2016年   5059篇
  2015年   7345篇
  2014年   8619篇
  2013年   9193篇
  2012年   10901篇
  2011年   9802篇
  2010年   6039篇
  2009年   5295篇
  2008年   6168篇
  2007年   5459篇
  2006年   4892篇
  2005年   3680篇
  2004年   3293篇
  2003年   2881篇
  2002年   2505篇
  2001年   2234篇
  2000年   2047篇
  1999年   2027篇
  1998年   1175篇
  1997年   1251篇
  1996年   1109篇
  1995年   1007篇
  1994年   1007篇
  1993年   722篇
  1992年   1073篇
  1991年   896篇
  1990年   671篇
  1989年   613篇
  1988年   522篇
  1987年   441篇
  1986年   409篇
  1985年   416篇
  1984年   231篇
  1983年   210篇
  1982年   156篇
  1981年   126篇
  1980年   116篇
  1979年   127篇
  1978年   92篇
  1977年   70篇
  1975年   69篇
  1974年   7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本文报道海拔3417m和4280m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少年运动状态下心肺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3417m和4280m世居藏族的最大氧耗量、无氧阈值及最大心输出量都明显大于汉族,血氧饱和度(Sao2)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降低。海拔3417m藏、汉族的△Sao2分别为7.46%和10.03%,4280m处为8.57%和13.75%,最大心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研究提示,藏族青少年有较高的最大有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低氧环境的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992.
蓝斑核对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38只经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健康家兔上进行,观察了电、化学刺激蓝斑核(LC)对颏舌肌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长串电脉冲刺激蓝斑核使颏舌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长吸性肌电积分幅度升高,膈肌亦出现与颏舌肌同步的肌电活动增强。(2)LC内微量注射胞体兴奋剂谷氨酸钠,也引起明显的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增强。(3)上述电、化学刺激的区域对照和盐水对照实验,均未出现有意义的肌电改变。提示:电、化学刺激LC可特异性增强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的紧张性活动,具有减小上呼吸道阻力的作用,这对于某些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士友  张兹钧 《病毒学报》1994,10(2):159-163
  相似文献   
994.
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G9型轮状病毒感染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钱渊  关德华 《病毒学报》1994,10(3):263-267
  相似文献   
995.
用修饰核心基因产物干扰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训练和非训练大鼠运动前、运动到50%耐力时间(T1/2)和衰竭时丘脑下部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含量,探索了训练与β-EP对急性运动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训练组大鼠丘脑下部β-EP含量在运动到T1/2和衰竭时分别较安静时提高了4%和15%;对照组大鼠在T1/2时,β-EP的变化趋势同训练组,以后随运动生理负荷的增强而迅速降低,衰竭时较T1/2时降低了26%,较训练组降低了32%(P<0.05)。训练组大鼠血浆β-EP含量随运动开始迅速上升,T1/2时较运动前增加了5.7倍(P<0.01),以后上升的幅度减小;非训练组大鼠血浆β-EP也随运动开始迅速提高(P<0.01),T1/2后趋于稳定,在T1/2和衰竭时分别比训练组低22%和26%。表明非训练组大鼠丘脑下部β-Ep对急性运动呈明显的双相变化,训练提高了大鼠丘脑下部和血浆β-EP对衰竭运动的反应。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研究表明组胺及其受体在正常造血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技术观察了特异性组胺H2受体激动剂英普咪定和拮抗剂西咪替丁对髓系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干细胞株WEHI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英普咪定(10-8─10-4mol/L)对集落数呈明显剂量依赖性抑制,与对照组比较p<0.01。10-10─10-9mol/L英普咪定对集落数无明显影响。10-4─6×10-4mol/L的英普咪定对集落产率的抑制作用趋于饱和。最大抑制效能为对照组的54%(p<0.01)。10-4mol/L西咪替丁能完全阻断10-8mol/L英普咪定的集落抑制作用。对≥10-6mol/L英普咪定的作用西咪替丁均有部分阻断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单用西咪替丁对WEHI3细胞无明显直接作用。这提示WEHI3细胞株上存在有组胺H2受体,激动H2受体可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8.
烟碱对乙酰胆碱诱发豚鼠回肠收缩作用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离休豚鼠回肠标本上,ACh诱发双相收缩反应:早期相收缩反应持续时间短,与神经节N受体有关;后期相收缩反应持续时间长,与平滑肌M受体有关。烟碱10μmol/L预孵育后,标本对烟碱激动神经节N受体诱发的收缩作用产生急性耐受,而ACh激动平滑肌M受体诱发的收缩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999.
本实验用胆固醇粉喂家兔,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活体观察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周围状态等15项指标,并用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计算了综合积分值。处死后取球结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家兔球结膜微循环有明显改变,主要为微血管形态异常、血流减慢、红细胞聚集、白微栓、静脉壁上有白色斑块等改变。球结膜微循环综合积分值明显增加,高于实验前。球结膜组织学检查发现上皮层下有泡沫细胞、血管壁增厚、有空泡、静脉内有血栓。虹膜睫状体内除有多数泡沫细胞外,还有胆固醇的菱形结晶。上述改变表明,高脂血症兔球结膜微循环有明显改变。血液有高凝、高聚倾向。黑茶中的茶色素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等作用,口服黑茶可改善高脂血症兔球结膜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00.
腹腔注射链脲佐霉素(65mg/kg)诱发Wistar大鼠糖尿病。糖尿病发病4周后,向饲料中加尼群地平(30mg·kg-1·d-1)。结果表明,糖尿病4周时大鼠心室舒张功能首先受损,8周后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明显受累。尼群地平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收缩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示尼群地平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病有一定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