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5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166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藏北申扎地区下石炭统永珠组下部孢子组合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藏北申扎永珠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永珠组孢子组合,发现孢子43属,70余种(包括未定种)。组合特征如下:1)缺乏欧美植物地理区早石炭世典型的石松类植物的小孢子Lycospora属及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重要孢子属;2)出现较多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期),甚至泥盆纪晚期分子。呈现出新老化石的混合现象;3)北半球和南半球孢子的混合组合,同时也是冷、暖微古植物群混合,既有相当于中国早石炭世晚期大塘期以及西欧维宪期典型属种,又有南半球澳大利亚(包括巴西和非洲大陆)的维宪期的典型种。从孢子化石混合现象看,永珠组应为近岸浅水或滨海条件下的沉积,下伏地层的孢子化石再沉积现象说明当时有一次很大的海平面下降,在邻近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剥蚀区。说明杜内期末期—维宪期初期,申扎地区出现一次由冈瓦纳大陆冰川发育造成海平面相对下降。形成区域上不整合界面———洛工组或“巴日阿朗寨段”底部的不整合界面。混合孢子组合中的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孢子化石的发现,印证了杨式溥、范影年和林宝玉推断的冈瓦纳冰川自早石炭世维宪期(大塘期)开始就影响到西藏申扎的推论。  相似文献   
992.
昆明、武定地区早寒武世关山动物群的双瓣壳节肢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采自昆明、武定地区下寒武统沧浪铺阶乌龙箐组下部黄绿色页岩层中的双瓣壳节肢动物Tuzoia和Isoxys,讨论Tuzoia和Isoxys两属的特征和种群、地质、地理分布、软体附肢、分类位置、古生态及其演化趋势。详细描述关山动物群中Tuzoia和Isoxys的3种(其中2新种):TuzoiasinensisP’an,1957,T.tylodesaLuoetHusp.nov.,IsoxyswudingensisLuoetHusp.nov.,和I.sp.。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骨肉瘤(osteosarcoma,OS)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目前的临床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联合药物化疗为主。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当肿瘤发生转移时,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利用骨肉瘤动物模型对该疾病进行研究,对进一步探索其病因及研发新的治疗药物或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年骨肉瘤模型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中,是一类由3′末端和5′末端经反向剪接共价结合形成的RNA分子。circRNA具有保守性、结构稳定、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等特征。它们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充当微RNA海绵、参与蛋白质翻译及充当蛋白质诱饵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circRNA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肝癌、脂肪性肝病等重要肝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鉴于肝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类重大疾病,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circRNA影响肝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希望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