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0篇
  免费   2040篇
  国内免费   6970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703篇
  2021年   1105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1089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686篇
  2016年   827篇
  2015年   1206篇
  2014年   1486篇
  2013年   1457篇
  2012年   1931篇
  2011年   1726篇
  2010年   1288篇
  2009年   1334篇
  2008年   1478篇
  2007年   1402篇
  2006年   1190篇
  2005年   1006篇
  2004年   855篇
  2003年   746篇
  2002年   680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9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5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从臭味假单胞菌中提纯97倍的AcAcCoA硫解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是均一的一带。该酶分子量为170,000,每分子含有4个亚基,亚基分子量为42,000。该酶的等电点为pI6.7。它的N-末端为丙氨酸,N-末端是单一的。该酶催化反应的Km值为10.2μ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16.7μmol/min·mg。 臭味假单胞菌细胞粗提液透析后,经DEAE-纤维素(DE-52)柱色谱,从洗脱液中可同时得到四个酶的活力峰:乙酰乙酸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AcAcCoA硫解酶,β-酮已二酸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和β-酮己二酸单酰辅酶A硫解酶。一般认为在细菌的芳径代谢中存在β-酮己二酸代谢途径,上述四个酶的活力峰同时存在说明除β-酮已二酸代谢途径外,还同时存在乙酰乙酸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52.
0.5%NaCl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处理后期(第21天和28天检测)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1.0%,2.0%和3.0%NaCl处理的愈伤组织不生长,未检出24kD蛋白增加,但36~42kD蛋白大量增加,并且有随处理的盐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在1.0%NaCl适应愈伤组织(简称S-1)中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36~42 kD蛋白含量下降到对照水平。~(35)S-Met体内标记表明,增加的24kD蛋白是新合成的。S-1回到无盐5代后,仍保持提高的耐盐性和24kD蛋白含量。24kD蛋白含量的增加不受甘露醇胁迫的诱导。初步离心分离的细胞亚组分表明,24kD蛋白主要位于胞质和细胞器膜。在烟草S-1细胞中也发现24kD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3.
倭竹属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倭竹属Shibataea Makino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现已知有8种,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广东、台湾两省有少量栽培,日本产1种。苏联、西德、印尼等国所栽培的倭竹均系自我国或日本引入。我国浙-闽地区产8种,且都有野生发现,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倭竹属植物体型矮小,常植于庭院或公园中供观赏。近年来盆景艺术迅速发展,微型园林日益兴起,倭竹属植物体态优美,常绿,耐寒且易于栽培,为广大园林工作者所垂青。  相似文献   
54.
糙叶败酱挥发油镇静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败酱科植物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根和根茎中制得的挥发油的镇静作用,井与黄花败酱挥发油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油灌胃给予数组小鼠,剂量0.45ml/kg,显示如下的作用:[1]能显著延长由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但其作用强度弱于黄花败酱挥发油。(2)一次灌胃给予小鼠大剂量10.46g/kg的糙叶败酱挥发油,连续观察10天,动物外观正常,无一死亡,体重增加与对照组相似。  相似文献   
55.
叶刺瘿螨亚科一新属三新种:真螨目:瘿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属为新诺尔瘿螨属Neoknorella Kuang et Feng,gen.nov.三新种是竹新诺尔瘿螨Neoknorella bambusae sp.nov.,竹裂柄瘿螨 Dichopelmus bambusae sp.nov.和樟无伪足瘿Anothopoda cinnamomi sp.nov.,它们均营自由生活。  相似文献   
56.
57.
余启祥  高菊芳 《生理学报》1989,41(3):231-240
本文用电生理学和HRP示踪法,研究了大鼠海马-小脑皮层投射的空间分布,小脑皮层的海马投射区与其深部核团间的纤维联系。 电生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背侧海马CA_1/CA_3区,均可使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浦肯野细胞产生顺行多突触的诱发简单锋电位和复杂锋电位反应。提示背侧海马CA_1/CA_3区与小脑皮层之间有经苔状纤维和攀缘纤维的多突触投射。实验证明,大鼠的这一投射的终止区域,集中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中线外侧0.8—1.4mm的范围内;并且来自CA_1区的投射以对侧性为主,CA_3区的投射以同侧性为主。HRP示踪的实验表明,背侧海马CA_1/CA_3区在小脑皮层第Ⅵ小叶的投射区是小脑纵区组构的间位区,该区皮层与间位核之间存在着交互投射关系。  相似文献   
58.
初志国  冯杰  顾蕴辉 《生理学报》1989,41(3):255-263
实验用乌拉坦麻醉、箭毒化、人工呼吸的大鼠,观察到:(1) 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Glu)注入尾侧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PAG)引起明显的加压反应,(2) 该效应可被双侧延髓头端腹外侧(RVL)加压区内注射酚妥拉明或心得安衰减,但不受阿托品注入RVL影响;表明此升压反应是通过RVL及其内的α-及β-受体实现的。(3) RVL内注入心得安也可衰减电刺激腹侧臂旁核(NPV)的加压作用,却不影响Glu注入NPV的升压效应;结合以往的实验结果,提示尾侧PAG腹外侧部的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可能一方面路过臂旁核直接作用于RVL内的β-受体,另一方面可能在臂旁核内换元,然后作用于RVL内的α-受体,而起升压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