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莎车县农业气象试验站2008—2013年巴旦姆物候期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巴旦姆物候期的变化特征以及气温、日照时数对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旦姆花期之前的物候期始日之间均呈正相关,与花期之后的物候期始日的相关性大多较小,花芽膨大早迟与休眠期、生长期天数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以果实成熟期为界,气温对之前、之后物候期间隔日数的影响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日照时数与物候期间隔日数大多为正相关.果实成熟 叶变色始期间隔日数对平均最高气温以及花序出现 开花末期、叶变色始期 落叶末期间隔日数对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响应.当巴旦姆休眠期符合日平均气温-3.0~-7.5 ℃的天数满30 d后,经过17~28 d将进入花芽萌动期.花芽萌动期、开花始期、叶变色始期和落叶末期的始日分别与首个候平均气温≥4 ℃且候平均最高气温≥12 ℃、春季侯平均气温≥14 ℃且侯平均最高气温≥22 ℃、秋季首个侯平均气温≤10 ℃且侯平均最高气温≤18 ℃和冬季首个侯平均气温≤1.9 ℃的候序一一对应.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立巴旦姆盛花期始日预测模型,经过检验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2.
140多年前发表的竿菌和杆(小杆)菌同属最早发现和定名的细菌类之一,迄今已有成百上千的菌种得到鉴定、分类和命名。中文微生物学命名和整理滞后,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不利于我国微生物学的普及发展和国际交流。本文试图对已经合格发表的近100属1 130多种竿菌进行系统的形态学(含芽孢和/或孢子)、生境、生物化学和细菌属性梳理和分类,理清和制定竿菌种属的中文-拉丁文互译规则,有利于推动中外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海岸带围垦遥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吴文挺  田波  周云轩  舒敏彦  戚纤云  胥为 《生态学报》2016,36(16):5007-5016
海岸带围垦是沿海区域缓解人口增长与城镇扩张所带来土地压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建国以来,中国大陆沿海围垦大量滨海湿地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土地需求,对滨海湿地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造成影响和胁迫。为掌握近35年来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围填海状况,以5a为间隔,选取1985—2010年间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数据,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解译6个年份的围垦岸线,计算分析围垦面积,研究并提出围垦强度系数。结果表明,1985—2010年,中国大陆沿海共围垦土地755183 hm~2,年均围垦30207 hm~2,围垦强度达到1.7 hm~2a~(-1)km~(-1),围垦总量趋势表现先减少后增加。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围垦强度最大,其围垦总量占到全国总体的85.7%。围垦的时空分布及其利用形式受沿海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幼虫形态及与同属蚤幼虫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蚤类的幼虫形态,我国迄今已报告15种,其中蚤科Pulicidae 3种,多毛蚤科Hystrichopsyliidae 4种,细蚤科Leptopsyllidae 2种,蝠蚤科Ischnopsyllidae 1种,角叶蚤科Oeratophyllidae 5种。而角叶蚤科的黄鼠蚤属Citellophilus目前已报告2种,即方形黄鼠蚤指名亚种C.t.tesquorum(1961)和三鬃黄鼠蚤巴湖亚种C.trispinus balkhaschensis(叶瑞玉等,1982)。我们在探索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tesquorum sungaris的生物学特征中,对它的幼虫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与同属2个亚种的幼虫形态相比较。  相似文献   
105.
1978年在辽宁省林西县(现属内蒙管辖)采到库蠓属(Culicoides)一新种描述如下。暗端库蠓Culicoides nigritns Fei et Lee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06.
牦牛CAPN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PN1是影响肌肉嫩度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的候选基因。根据GenBank发表的普通牛CAPN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天祝白牦牛cDNA为模板,分段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应用生物软件BioEdit对各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拼接共获得牦牛CAPN1 cDNA 片段2267bp,其中包含一个2151bp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以及3’和5’末端非编码区的部分序列(77bp和166bp) 。分析表明:牦牛CAPN1基因编码区全长2151bp,共编码716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牛,猪,人小鼠的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3%,93.9%,90.0% ,85.5% 。预测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4%,96.1%,94.6%,89.0%,并且对牦牛CAPN1四个结构域分别进行NCBI BLAST发现四个结构域在以上四个物种中都显示出很好的保守性,最为保守的在结构域Ⅳ(>96%)。牦牛与牛产生的 14个核苷酸突变中,有3个产生了氨基酸突变,均发生在结构域Ⅲ。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表明: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相符。  相似文献   
107.
A intervarietal genetic map and QTL analysis for yield traits in wheat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 new genetic linkage map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Chinese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varieties, Chuang 35050 and Shannong 483 (ChSh). The map included 381 loci on all the wheat chromosomes, which were composed of 167 SSR, 94 EST-SSR, 76 ISSR, 26 SRAP, 15 TRAP, and 3 Glu loci. This map covered 3636.7 cM with 1327.7 cM (36.5%), 1485.5 cM (40.9%), and 823.5 cM (22.6%) for A, B, and D genome, respectively, and contained 13 linkage gaps. Using the RILs and the map, we detected 46 putative QTLs on 12 chromosomes for grain yield (GY) per m2, thousand-kernel weight (TKW), spike number (SN) per m2,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KNS), sterile spikelet number per spike (SSS), fertile spikelet number per spike (FSS), and total spikelet number per spike (TSS) in four environments. Each QTL explained 4.42–70.25% phenotypic variation. Four QTL cluster regions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1D, 2A, 6B, and 7D. The most important QTL cluster was located on chromosome 7D near the markers of Xwmc31, Xgdm67, and Xgwm428, in which 8 QTLs for TKW, SN, SSS and FSS were observed with very high contributions (27.53–67.63%).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从湖南省吉首大田湾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富集和筛选的37株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进行考察。结果发现,4株菌株(F012、F015、F021、F026)的电化学活性较为显著,其中F026的电化学活性最好。对4株产电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F012属于Dyella属,与Dyella marensis CS5-B2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为97.22%);菌株F015属于Paludibacterium属,与该属的Paludibacterium yongneupense 5YN8-15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为97.70%);菌株F021和F026都属于Pseudomonas属,分别与该属的Pseudomonas simiae OLiTPseudomonas otitidis MCC10330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分别为99.60%和98.62%)。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电化学活性最好的产电菌F026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40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35 ℃;生长pH范围为5~9,最适pH生长范围为8~9,适合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高效产电菌。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反应装置,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污泥中通过富集,筛选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等手段驯化出1株高效产电假单胞菌F026。以F026为阳极产电菌制作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底物种类、温度和p H值等因素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026最适合在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p H为中性偏碱性,温度在30~35℃的环境下生长。在此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高电压达到500 m V,体积功率密度达到2 W/m3。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获得具有产ACC、IAA,铁载体,能固氮或解磷的潜在促生菌株.[方法]通过稀释涂布的方法,从麻疯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98株细菌,从中选取28株以产l-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为主要促生指标进行筛选,同时检测了其产吲哚乙酸(IAA)、固氮、解磷及铁载体等促生指标的能力.[结果]结果显示,46%的菌株能产ACC脱氨酶,其含量最高可达到128.308 μmol α-KA/(mg.h),68%的菌株能产生IAA,54%的菌株有固氮的能力,32%的菌株有解磷的能力.少量菌株同时具有产ACC脱氨酶、IAA,固氮,解磷等能力.挑选代表性菌株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这些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产碱杆菌属(Advenella)等8个属,其中多数菌株(50%)属于芽孢杆菌属,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KLBMP 4817、KLBMP 4821和KLBMP 4824为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潜在新种.[结论]攀枝花麻疯树根际土壤细菌中含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存在大量的促生菌株.其中,菌株KLBMP 4804产ACC脱氨酶含量最高.菌株KLBMP4820产IAA含量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