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147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为明确协同提高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表油菜素内酯喷施时期,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提高小麦穗粒数或(和)千粒重提高产量,通过促进地上部氮素积累提高氮素吸收效率,进而提高氮素利用率,但不同时期喷施效果存在差异。起身期+灌浆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开花期+灌浆期喷施处理在所有处理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幅最大,产量增幅最高(12.8%~14.0%);同时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幅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增幅最高(16.4%~18.8%),从而氮素利用率增幅最高。综合施用成本等因素,生产上可采用起身期+灌浆期或拔节期+灌浆期2次间隔喷施模式,实现宽幅播种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濒危物种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种子内含物含量受温度和湿度层积的影响,设置4个季节、2种湿度(16%和24%)基质层积处理,对种子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脂肪等内含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积处理下种子贮藏物质的含量有显著变化,春季层积9个月后,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值;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淀粉和脂肪含量均随层积逐渐减少。秋季层积9个月后,淀粉含量降至最低。相比于24%湿度,16%湿度的春季、秋季、冬季层积9个月后,脂肪含量均减少较多,说明16%湿度下种子代谢活动更强。春季和秋季的暖温更能促进种子代谢,促进种子形态后熟。夏季温度过高,导致种子生活力下降,夏季层积处理3个月后,种子已经发霉和腐烂。层积过程中,种子内含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与能量。种子层积时间、温度和湿度及交互作用可作为种子内含物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记述四川省松潘县和茂汶县地区花蝇科泉种蝇属4新种,即蝶肛泉肿蝇Pegohylemia papiliocerca sp.nov。巨板泉种蝇Pegohylemyia alcaecerca sp.nov。角泉种蝇Pegohylemyia cornuta sp.nov.四尖泉种蝇Pegohylemyia tetracrula sp.nov。  相似文献   
25.
记述了在宁夏六盘山盆地侏罗系中发现的古背鳕(Palaeoniscinotus)一新种─—宁夏古背鳕(P.ningxiaensis)。其一般形态特征如体形、鳍的位置和结构、悬挂骨的倾斜程度、鳃盖骨系统及鳞片等结构,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中侏罗世的切卡诺夫斯基氏古背鳕(P.czekanowskii)很相似,但新种的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均较少、鳞片条纹倾斜分布以及侧线鳞较少等特征显然有别于后者。最后讨论了这个属的系统位置和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认为属中侏罗世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6.
Nafion膜固定的亚甲基蓝为介体的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成了以亚甲基蓝为介体的电流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离子交换牢固地固定在Nafion膜中的亚甲基蓝,能有效地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玻碳电极之间传递电子.探讨了pH值、温度、工作电位和抗坏血酸等物质对此传感器生物电催化还原H2O2的影响.此生物传感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H2O2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7~2×10-4 mol/L,响应时间少于30 s.  相似文献   
27.
草鱼垂体生长激素分离纯化及其抗体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松林  邓文涛 《动物学报》1995,41(3):282-290
应用碱性抽提,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从草鱼垂体中分离提纯出纯度高的草鱼生长激素(gcGH)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表明草鱼GH与大马哈鱼GH抗血清具有明显的免疫交叉反应,而与大马哈鱼催乳素(PRL)抗血清没有交叉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草鱼GH为单一蛋白带,其分子量约为22500道尔顿,等电聚焦揭示出草鱼GH主要由等电点为4.7和5.0的两条蛋白带组成,用纯化的草  相似文献   
28.
自McDaniel和Horsfall(1957)介绍了伊蚊的人工交配法后,许多原来在实验室内不易自然交配,因而无法繁殖的蚊种,已可在室内大量繁殖以供实验研究之用。1966年Esah和Scanlon用人工交配法,在室内饲养巴拉巴按蚊获得成功。国内四川医学院及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亦于1976年在室内同时建立了海南白沙巴拉巴按蚊品系。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通过人工交配对该蚊种进行了饲养繁殖。但在多次人工交配中,雌蚊受精率常不一致,有时只有30%左右,有时则可高达80%以上。这种受精率的不稳定是否与雄蚊蚊龄有相应关系?为此,我们用羽化后12天以内不同日龄的雄蚊,分别进行了人工交配,以观察雄蚊日龄与其对雌蚊授精率之间,有无必然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29.
十三种农田常见步(虫甲)的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德蔼 《昆虫学报》1983,(3):356-357
步科昆虫食性比较复杂,有的种类猎食害虫,有的为害农作物。所以,在天敌昆虫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上,有必要查明农田步(虫甲)的种类和它们的食性。鉴于多种步(虫甲)喜土栖而夜出活动,其经济意义难以了解,我们于1980—1981年间,采取室内饲养试验的方法,初步查明13种农田常见步(虫甲)的食性及其猎食对象。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的自然交配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我们在上海曾对宝山县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进行了室内饲养,通过自然交配繁殖了8代。1975年又对重庆郊区的中华按蚊同样地进行了室内累代饲育。近几年来文献上报道:未经驯化的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常规饲养条件下,不易发生自然交配(Oguma和Kanda,1976;潘家复和韩罗珍,1979)。这一报道与我们的经验很不一致。为了弄清引起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以便改进饲养工作,我们特别对第一代中华按蚊在实验室内自然交配的某些规律,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