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1篇
  免费   5326篇
  国内免费   22894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1294篇
  2022年   2129篇
  2021年   2241篇
  2020年   2259篇
  2019年   2608篇
  2018年   1646篇
  2017年   1623篇
  2016年   1738篇
  2015年   2297篇
  2014年   3260篇
  2013年   2826篇
  2012年   3977篇
  2011年   4106篇
  2010年   3422篇
  2009年   3528篇
  2008年   3786篇
  2007年   3552篇
  2006年   3340篇
  2005年   2887篇
  2004年   2198篇
  2003年   1832篇
  2002年   1644篇
  2001年   1604篇
  2000年   1484篇
  1999年   893篇
  1998年   497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41篇
  1979年   15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急性心肌缺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麻醉开胸狗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的影响。在阻断狗前降支冠脉1h内,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ηbh、ηb1)、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同步描记心电、心音和颈动脉搏动图而记录的心脏收缩时间间期,表现为射血前期(PEP)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和PEP/LVET比值增大。此外,动脉舒张压(DAP)升高,心输出量(CO)减少。上述各参数均与对照值有明显差异,P<0.05。缺血40min时,对ηb1和PEP/LVET或DAP进行相关分析,呈明显正相关,P<0.05;ηb1和CO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果提示,心肌缺血后发生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具有增加射血阻力和减少心输出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数种昆虫5S rRNA结构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已知结构的昆虫5S rRNA的核苷酸顺序,发现同科、同目的昆虫比不同科、不同目的昆虫有较少的核苷酸差别.根据Kimura和Ohta(1972)提出的经验公式,绘制了数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图.结果表明,从分子进化得到的结论和经典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根据DeWachter等(1982)提出的二级结构模型,归纳分析这些昆虫5S rRNA,发现保守位点与半保守位点(同一位点仅出现二种核苷酸残基)之和几乎占整个5S rRNA分子的100%.  相似文献   
53.
中国钩蛾亚科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钩蛾属Tridrepana全世界已有32种(Watson,1957),其中包括中国的10种(Watson,1968)。我们手中标本已鉴定10种,其中新增4新种及1新亚种。本文作一全般记录。  相似文献   
54.
汪兴鉴 《昆虫学报》1988,(2):219-220
本文记述川实蝇属Ortalotrypeta Hendel一新种,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相似文献   
55.
五种恙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恙螨染色体的研究迄今仅Shirai等(1984)简要地报道了三种纤恙螨的染色体核型。本实验采用压片法和改良空气干燥法,研究观察五种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初静止化蛹1—3天的成蛹阶段是制作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的最佳虫期。微红纤恙螨,地里纤恙螨和巨螫齿恙螨染色体数目为2n=14;苍白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为2n=16。染色体呈大小不等的小棒状,单着丝粒,但多不清晰,仅可见着丝点区浅染。部分核型出现染色体异型现象。核型性别未明,性别决定机制不清。  相似文献   
56.
蚤类幼虫分类的尝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88,(3):326-331
自1872年Laboulbene,A.描述了猫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的幼虫形态以来,至今已过百余年。在此期间。各国先后有些学者虽描述了不同种类蚤幼虫形态,但总数不超过30种。与世界上已知蚤类数比,不到百分之一。在吸血医学昆虫幼虫的分类研究方面,蚤类则远远落后于蚊虫。究其原因,主要是蚤类幼虫多孳生在宿主洞穴巢窝内的浮土中。比如啮齿动物的窝巢,除了在平原地区或草原地带的洞穴容易发现之外,在山区或森林地带,鼠洞就难以找寻。即使找到洞口的位置,要挖到洞内的窝巢就更加困难。因此在采集上蚤类幼虫较蚊虫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57.
整理近年来采自我国秦岭山区的蝇科标本中,发现棘蝇属Phaonia R.-D.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58.
桑蚕促前胸腺激素的作用与前胸腺分泌活动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以前胸腺的体外器官培养技术和蜕皮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MH-RIA)相结合,研究了桑蚕(Bombyx mori)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作用与前胸腺分泌的某些特点。结果表明,被PTTH激活后的前胸腺,在一定的时相过程内合成并分泌脱皮甾类激素;前胸腺本体不积累蜕皮甾类激素;PTTH对前胸腺的作用是积累性的;五龄不同天数的前胸腺合成分泌脱皮甾类激素的能力不同,并有不同的剂量反应。  相似文献   
59.
小地老虎变态期脂肪体变化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从四龄幼虫开始经预蛹和蛹的变态期及羽化为成虫后的脂肪体出现的超微结构变化,蛋白质含量的变动,以及蛋白质颗粒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幼虫期的后期,脂肪体扩大成宽带状,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出现双核和多核。进入预蛹期,细胞内开始出现嗜碱性“蛋白质颗粒”,血细胞吞噬部分脂肪体细胞。蛹龄一天时,脂肪体转变成块状,细胞内充满大型蛋白质颗粒。在蛹龄5—10天内,“幼虫脂肪体”逐步崩解,围膜及细胞膜消失。至蛹龄12天时转变为预成虫,脂肪体细胞重新出现,并以气管分支为中心聚合成花朵状圆球体,再组成串状“成虫脂肪体”,仍充满蛋白质颗粒。幼虫期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至预蛹期则衰变成几种类型的蛋白质颗粒。(2)六龄幼虫在1—5日龄期间,每克脂肪体的蛋白质含量稳定在7.1—8.4毫克之间,随后逐步升高,至预蛹期达16.3毫克的峰值。蛹初期,雄蛹和雌蛹的含量分别增高到预蛹期的1.63和2.4倍。但在蛹龄2—8天内迅速下降到六龄幼虫期的水平。至蛹龄9—13天时间(包括预成虫),含量又突然猛增,雌蛹尤为显著。蛹期脂肪体细胞充满着的几种蛋白质颗粒,在羽化为成虫后的24小时内全部消失。在六龄幼虫期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20微克)作体壁处理,可使幼虫期延长4天,并使九日龄幼虫的脂肪体仍保持幼虫型状态。  相似文献   
60.
纯化的高粱PEP羧化酶活性随pH升高(pH6.6~8.0)而增大。在G6P和Mal存在下,酶活性仍有随pH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G6P对酶的激活百分率和Mal的抑制百分率随pH升高而降低。高粱PEP羧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高于40℃、酶的催化效率(V_(max)/K_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下,反应激活能降低,Mal对酶活性抑制百分率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I_(0.5)值增大,Mal增大K_m(PEP)的效应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