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7篇
  免费   956篇
  国内免费   165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816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997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572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5篇
  19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母牛分枝杆菌制剂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每分钟脉冲数(CPM),比较母牛分枝杆菌活菌悬液、辐射杀死菌悬液及高温杀死菌悬液对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以此作为评价治疗以细胞介导免疫为主的结核病免疫功能障碍免疫制剂效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加入单一刺激因子实验中,对照组CPM为448±131;加入BCG、母牛分枝杆菌活菌悬液、辐射杀灭菌悬液以及高温杀死菌悬液的CPM分别为1037±194,2299±140,1819±528,994±186.这4种制剂的刺激指数均在2.0以上,尤其是母牛分枝杆菌活菌悬液、辐射杀死菌悬液分别为5.13,4.06.结果表明,母牛分枝杆菌3种制剂与BCG基本相似,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活菌悬液和辐射杀死菌悬液更为显著.另一试验中,以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作对照,BCG、母牛分枝杆菌悬液、辐射杀死菌悬液及高温杀死菌悬液分别加入rIL-2,目的在于观察菌体抗原加淋巴因子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无协同刺激作用.对照组的CPM为3721±1336,BCG加rIL-2组CPM为6904±1218;母牛分枝杆菌3种制剂的CPM分别为9544±172…  相似文献   
82.
Thirty strains of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were isolated from rabbits (17 strains), wild rats (9 strains) and house rats (4 strains) in China between 1990 and 1993.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isolates were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Y. pseudotuberculosis and no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in these strains. Serologically, serogroups 4b and 5b were identical to isolates found in Japan, and a new serogroup 1c and unclassified strains have also been detected. The existence of virulence-associated properties were different among strains. The pYV plasmid was detected from 6 strains of 30 isolates. This report documents the presence of Y. pseudotuberculosis in China, providing important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83.
抗杀螟硫磷二化螟的抗性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韩启发  庄佩君 《昆虫学报》1995,38(4):402-406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277),产生高抗性的潜力不大。即使在室内选择的条件下,要获得10倍的抗性约需要6-12代;在野外条件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15-32代)。因此,结合抗性变化动态的监测结果,我们认为在野外条件下二化螟是不致于产生高抗性,杀螟硫磷仍不失为二化螟抗性治理系统中有效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4.
南方东部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斌  张桃林 《生态学报》1995,15(4):413-419
  相似文献   
85.
四川地区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鼻部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铀  邓德华 《人类学学报》1995,14(2):151-156
本文报告1116例四川地区幼儿和学龄前儿童(2-7岁)鼻部9项指标的测量均数,性差及年龄发育特点。性差:仅鼻凹鼻底距4-6.5岁等少数指标部分年龄段男女性间出现显著性划异(男>女)。此外各项指标的绝大多数年龄段男女性间无显著性差异。年龄发育:9项测量指标中7项的生长曲线随年产长而上升,数值随年龄增大,并有1-2个发育高峰;提示鼻部发育具有阶段性;2项指标的曲线随年龄增长变化较小。4项指标男女性的曲  相似文献   
86.
合成了2-氯-5-正十二硫烷基-6-甲基-4,7-苯并噻唑醌(2-Cl-DMMDBT)和2-氯-5-正丁烷氨基-6-甲基-4,7-苯并噻唑醌(2-Cl-BAMDBT)两种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对线粒体呼吸链酶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Cl-DMMDBT和2-C1-BAMDBT对琥珀酸氧化酶及泛醌氧化酶的电子传递活性均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无作用,说明二者的抑制作用发生在泛醌反应区.二者对NADH氧化酶的抑制行为略有不同,2-Cl-DMMDBT是一个逐渐加强的过程,最终可致酶活性完全抑制,而2-Cl-BAMDBT则表现为瞬间抑制.比较了2-Cl-DMMDBT和2-Cl-BAMDBT对琥珀酸氧化酶的抑制能力,长侧链的2-Cl-DMMDBT比短侧链的2-Cl-BAMDBT抑制能力强很多.  相似文献   
87.
科尔沁沙质草甸草场不同牧压条件植物群落分异数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TWINSPAN分类和PCA及DCA排序技术分析了沙质草甸草场放牧试验引起地植物群落分异的特征,主要结论为:放牧强度是引起群落分异的主要原因,群落的分异主要表现在高度和现存生物量上。放牧引起群落变化的动力主要是放牧强度。而无牧条件下群落变化的主要动力是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当地的放牧强度处于中牧与重牧之间,属于过度放牧。这是引起草场退化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8.
峨嵋山冷杉森林衰退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和分析了峨嵋山冷杉森林的衰退状况。对冷杉种群的受害程度、分布规律、症状特点及其与海拔、特定生境、立木径级和林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峨嵋山冷杉森林衰退是全球森林衰退的组成部份,而不是个别的或偶然的现象;肯定了当地冷杉林衰退具有某些个性特征。由此认为,导致当地冷杉衰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种或某些作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对全球森林系统构成威胁的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9.
应用封闭式箱法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田中N2O和CH4全年的通量变化。指出N2O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大量的N2O排放发生在作物生长季节中。在冰雪溶化期和收割作物后也有一定量的N2O从土壤中排放。此外,实验结果也指出,玉米和大豆田作为大气CH4源或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We studie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lycoricidinol, a plant growthinhibitor isolated from Lycoris radiata Herb. Lycoricidinolinhibited protein synthesis in mung bean hypocotyls, but notRNA synthesis. Protein synthesis in Escherichia coli was notaffected by the inhibitor. Results of in vitro translation experimentswith the wheat germ system and the E. coli system indicatedthat lycoricidinol inhibited only eukaryotic but not prokaryotictranslation. Use of specific inhibitors of initiation and polypeptidechain elongation of polypeptide synthesis revealed that chainelongation was inhibited by lycoricidinol. 1Permanent address: Department of Biology, Yonsei University,Seoul 120, Korea. (Received September 30, 1983; Accepted December 28, 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