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4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63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4 毫秒
31.
在实验条件下,供试的林木、农作物及牧草种子均能在铅锌矿尾矿中萌发,其中萌发率与非污染土壤中的相近,多数种子的萌发速率低于对照组。供试植物幼苗出土30天内没有死苗现象,但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28.4%,复叶数减少34.1%,生物量下降52.6%.  相似文献   
32.
化学突变具有底物结合部位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含硒抗体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发了一种制备抗体酶的新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专一地与谷胱甘肽(GSH)的巯基反应,合成出半抗原GSH-S-DNP。用戊二醛将半抗原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上,制成全抗原。再用标准的单抗制备法获得具有GSH结合部位的单抗(4A4IgG)。用苯甲基磺酞氟(PMSF)和H2Se相继处理该单抗,则将单拉结合部位上的丝氨酸(Ser)突变成硒代半胱氨酸(SeCys,因而在单抗结合部位上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突变后的单抗具有GPX活性,其活力已达到天然GPX的数量级水平。动力学行为也与天然GPX类似。这种新的含硒抗体酶有优于GPX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3.
在实验条件下,供试的林木、农作物及牧草种子均能在铅锌矿尾矿中萌发,其中萌发率与非污染土壤中的相近,多数种子的萌发速率低于对照组.供试植物幼苗出土30天内没有死苗现象,但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28.4%,复叶数减少34.1%,生物量下降52.6%.  相似文献   
34.
一株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力及基因组酶切的研究王晓容,刘明富,刘润忠,兰萍章,张友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毒力测定,限制酶分析斜纹夜蛾(Spodopleralitur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关...  相似文献   
35.
利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根据马尾松生长对气候变量具非线性响应,尝试重建江苏暖湿地区过去116年(1874~1990)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温度的重建效果优于降水量,实测值与重建值两者的缩减误差(RE)分别为0.12和0.10,两者的平均偏差百分率分别为2.3%和20%。绝大部分重建结果可从观测记录和历史文献中得到验证,但在温度较高或降水量较多的若干年份,实测值与重建值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采用苏制核微孔滤膜进行了除菌、除支原体实验研究,核孔膜孔径分别为0.07、0.1、0.5、0.7及1.5微米,采用的菌种为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支原体为解脲脲原体,实验结果表明:0.07及0.1微米的核孔膜可完全滤除细菌及支原体,0.5微米的核孔膜可滤除绝大部分细菌,不能滤除支原体,1.5微米的核孔膜只能滤除少量细菌。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ABC—GD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在大鼠胰腺的定位和分布,并用相邻切片法,观察它与胰岛素的共存关系。结果发现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胰腺内分泌部(胰岛)。在外分泌部亦有少许分布。大部分胰岛细胞呈GABA免疫反应阳性,集中位于胰岛的中央部。相邻连续切片免疫染色证实GABA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中。外分泌部胰腺GAB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零散分布于腺泡和导管上皮间。本文为进一步探讨GABA在胰腺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甲胎蛋白是一种癌胚相关蛋白,它在胎儿血清中含量每毫升数毫克之多,在正常人血清中低于25μg/ml,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的阳性率和滴度都很高,所以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检测是诊断肝癌的特异指标。本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可定性及定量检测血清和血浆标本中甲胎蛋白含量,并配制AFP系列标准,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普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9.
Fraction 4 (F4), a protein fraction isolated from aged garlic extract, enhanced cytotoxicity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 against both naturalkiller (NK)-sensitive K562 and NK-resistant M14 cell lines. Although F4 treatment alone increased cytotoxicity, the effect was more remarkable when F4 was administered together with suboptimal doses of interleukin-2 (IL-2);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5 g/ml F4 plus 10 U/ml IL-2 for 72 h generated 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activity equivalent to that produced by 100 U/ml IL-2 alone against M14. F4 enhanced IL-2-induced proliferation and IL-2 receptor (Tac) expression of PBL without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IL-2 production. The enhancement of cytotoxicity both by F4 alone and by F4 plus IL-2 was abolished by anti-IL-2 antibody. F4 also enhanced concanavalin-A(ConA)-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PBL. Radiolabeled-ConA binding assays revealed that F4 treatment greatly augmented the affinity and sligh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ConA binding sites in PBL. F4 also enhanced ConA-induced IL-2 receptor (Tac) expression and IL-2 production of PBL. Anti-IL-2 antibody inhibited the effect of F4 on ConA-induced proliferat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L-2 is involved in augmentative effects of F4.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4 is a very efficient immunopotentiator and may be used fo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