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9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更替中性状演变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推广种植的主要代表品种及品系为材料,对其分蘖动态、生育期、株高因素、穗部性状、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及冬春性等20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四十代到九十年代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趋势是:冬、春季分蘖变化不大,冬季分蘖趋向略增;春季分蘖趋向略减;成穗数趋向降低,拨节,抽穗和开花期有趋早倾向,而成熟期和总生育天数无明显变化,株高降低极明显(137.7-85.2cm  相似文献   
62.
本文记述了中国潜叶蜂族Fenusini 8属14种,其中新种8种:金眼榉潜叶蜂Profenusa chrysichloritasp. nov.、中华拟潜叶蜂Nefusa sinica sp.nov.、短距拟潜叶蜂Nefusa brevis sp.nov.、四川昧潜叶蜂Metallus sichuanensis sp.nov.、王氏昧潜叶蜂Metallus wangi sp.nov.、马氏昧潜叶蜂Metallus mai sp.nov.、大室缅潜叶蜂Birmella discoidalisa sp.nov.、北京舌潜叶蜂Okutanius pekingensis sp.nov.;中国新记录种3种:日本榉潜叶蜂Profenusa hirashima Togashi、榆潜叶蜂Fenusa pusilla(Lepel.)、金露梅小潜叶蜂Fenella monilicornis Thomson。本文所记述各属除缅潜叶蜂属Birmindia Malaise和丝潜叶蜂属Messa Leach以外均为中国新记录属。新种均附有形态特征图,并编制了潜叶蜂族中国已知属检索表和各属中国已知种类或世界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63.
用触角电位法研究了大豆蚜、棉蚜和桃蚜对39种挥发性次生化合物的反应,结果如下:1)绿叶气味化合物及其异构体的去极化电压远强于萜烯类;具有6个碳原子的醇类和醛类是最有活性的化合物.2)大豆蚜和棉蚜对醛类和脂类的反应要比对相应的醇类强,这与桃蚜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3)蚜虫嗅觉系统所显示的活性与刺激化合物的结构有关,醇类和醛类刺激所引起的EAG饱和的要比不饱和的强.4)大豆春迁蚜对萜烯衍生物(醇、醛、脂)的触角电位反应高于棉蚜,而对萜烃化合物的反应刚好相反.5)各种化合物引起的EAG峰形不同;牛儿醇、癸醇和香茅醇刺激所引起的波形回复最慢,而在直链饱和醇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回复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64.
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在中国五通组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描述了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的营养部分,通过大量标本的观察,修订了前人有关其生殖部分和解剖部分的描述,并对其生殖部分进行了复原.同意Emberger(1968)的观点,将其归于Eviostachyrales中.  相似文献   
65.
对北祁连山东段和鄂尔多斯西缘新材料的研究表明,甘肃景泰红水堡晚石炭世早期的杂羊齿属(Palaeoweichselia)与西欧的模式标本存在明显差异,遂另建-新属——Reticalethopteris gen.nov..新属与Neuralethopteris是脉延羊齿类植物中分别代表网状叶脉和羽状叶脉的一对姐妹属.  相似文献   
66.
滇西晚石炭世 Triticites 带的苔藓虫,产于施甸的10种,内含1新种,群体形状单一,生活于温暖、清洁、高能、面向外海的硬基底浅海区;产于腾冲的只有1种,是低能深水特提斯区分子.早二叠世苔藓虫12种,内含1新种,产耿马永德组 Polydiexodina 带之下,系特提斯区分子,据对其中的3层苔藓虫的硬体类型及标本数量分析,耿马含苔藓虫地层代表一个海侵过程.  相似文献   
67.
论晚二叠世的“克氏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1993,32(6):653-661
系统评述目前世界上出现的晚二叠世克氏蛤类标本,并描述采自贵州,云南藏东的有关化石1属3种。其中1新属1新种,右壳足丝凹口特征在克氏蛤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晚二叠世的Claraioides gen.nov.以足丝凹口内端明显向腹方或后腹方扩展膨大成足丝凹湾而不同于早三叠世的Claraia.后者似由前者演化而来,它们在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发生替代,可能与古生代末的绝灭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68.
文章通过贵州盘新塘原下二叠统下部紫松阶珊瑚化石的分析,将该地层划归上石炭统上部。描述上炭统威宁阶,过岩阶和紫松阶的四射珊瑚6属7种,其中5新种,通过对这些珊瑚的形态构造进行了剖析,略述了该地区在晚石炭世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69.
两株不同来源的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scsNPV和ArNPV)经提纯后,使用SDS—苯酚抽提病毒核酸,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酶解后,用分子杂交方法与缺口平移标记的ArscsNPV-DNA探针杂交,分析了两株蓖麻蚕NPV病毒核酸的同源性。EcoRI酶解的ArNPV-DNA产生8个片段,其中5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BamHI酶解ArNPV-DNA产生7个片段,其中6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结果表明:两株蓖麻蚕NPV之间病毒核酸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使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了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及家蚕NPV之间的核酸同源性,结果表明: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具有同源性。而与家蚕NPV无核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70.
鼎湖山自然林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调查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主要文献,研究了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的固氮资源。结果得出鼎湖山自然林中常见的木本豆科植物共有41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6种,木质藤本20种;有结瘤固氮特性的2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5种,木质藤本10种;经初步调查未见根瘤的6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1种,木质藤本3种;未调查的9种,其中乔木2种,木质藤本7种。本研究结果为鼎湖山木本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论据,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