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线粒体DNA作为理想的分子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马鹿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该文阐述了mtDNA在马鹿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马鹿mtDNA序列的研究概况及其多态性在马鹿物种识别、起源和进化、地理分化、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2.
超声波法提取短毛柽柳中总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短毛柽柳中的总黄酮含量并确定其提取条件。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及超声温度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优化短毛柽柳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短毛柽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5,超声处理时间为40min,乙醇浓度为45%,超声温度50℃。根据实验测得的短毛柽柳总黄酮平均得率为33.675mg/g,含量为22.75%。结论:实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省时且无污染,是提取短毛柽柳中黄酮化合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节节草地上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方法:比较各种提取方法,通过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和抑菌实验作用于该提取物。结果:索氏提取法总黄酮得率为0.749%,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居次。显色反应呈阳性,沉淀反应生成明显的沉淀;在抑菌实验中产生明显的抑菌圈。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提取节节草总黄酮的比较理想的方法,该植物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节节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八叠球菌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4.
激光对珠子参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激光功率密度和处理时间处理珠子参植株,然后分别用珠子参的茎和叶做外殖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不经激光处理,珠子参茎和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45.3%和0.7%。经激光处理后,珠子参茎和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最高达到了92.0%和6.7%。经t检验,激光处理后,外殖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表明激光处理有助于珠子参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将苦豆子总提取物及其分离得到的10个组分加入含有AH109菌株(携带大鼠apo-AI及其受体SR-BI全基因)的培养基中,利用报告基因半乳糖苷酶活力有无变化来寻找能够促进大鼠载脂蛋白apo-AI及其受体SR-BI相互作用的激动剂.经测试,我们观察到苦豆子总提取物(K-1),在上述系统中能显著增强这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继续用硅胶柱层析方法从k-1中分出10个组分后,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再次筛选,发现有五个组分能增强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中有两个组分有极显著差异)另外三个组分显著地抑制上述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剩下的两个组分则没有差异.该实验还提示该酵母双杂交系统可能成为一种跟踪具有调脂功能的先导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研究了秋冬季节淡水大米草(Spartina densiflora)沼泽中野生豚鼠(Cavia a perea)的丰度、繁殖和微生境利用,以及其对当地植被和棉鼠类(Sigmodontine)啮齿动物的影响。野生豚鼠喜好S.densiflora覆盖度高的生境。繁殖个体(成体)主要利用矮草为主的斑块,幼体则主要利用禾本科植物为主的斑块。结果说明,野生豚鼠微生境的利用受捕食风险和食物种类的影响。在淡水沼泽中,野生豚鼠的丰度、繁殖、体重和微生境利用没有季节性变化,它们对植物的取食和活动跑道的建造对植被结构和同域的啮齿类动物没有负面影响。通过对具有中度季节性变化的淡水生境中的豚鼠种群和具有高度季节变化的草地和路边中的豚鼠种群进行比较,表明野生豚鼠的种群动态以及豚鼠种群对植被和与其共生的啮齿动物群落的影响都受到冬季植被盖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97.
A new vanadyl complex, bis(5-iodopicolinato)oxovanadium(IV), VO(IPA)2, with a VO(N2O2) coordination mode, was prepared by mixing 5-iodopicolinic acid and VOSO4 at pH 5, with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ic absorption, IR, and EPR spectra. Introduction of the halogen atom on to the ligand enhanced the in vitro insulinomimetic activity (IC50 = 0.45 mM) compared with that of bis(picolinato)oxovanadium(IV) (IC50 = 0.59 mM). The hyperglycemia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rats was normalized when VO(IPA)2 was given by dail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he normoglycemic effect continued for more than 14 days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To understand the insulinomimetic action of VO(IPA)2, the organ distribution of vanadium and the blood disposition of vanadyl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iabetic rats treated with VO(IPA)2, vanadium was distributed in almost all tissues examined, especially in bone, indicating that the action of vanadium is not peripheral. Vanadyl concentrations in the blood of normal rats given VO(IPA)2 remain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longer than those given other complexes because of its slower clearance rate. VO(IPA)2 binds with the membrane of erythrocytes, probably owing to its high hydrophobicity in addition to its binding with serum albumin. The longer residence of vanadyl species shows the higher normoglyceric effects of VO(IPA)2 among three complexes with the VO(N2O2) coordina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VO(IPA)2 is indicated to be a preferred agent to treat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 experimental animals.  相似文献   
98.
香梨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对梨火疫病的生防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健康香梨树的新鲜花器、当年生新生枝条、叶片和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内生细菌分离法获得内生细菌菌株,培养菌落,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发酵液复筛对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梢枯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和腐烂病菌(Valsa mali va...  相似文献   
99.
新疆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新疆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根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甘草次酸(2)、阿魏酸(3)、5,7,3′,4′-四羟基-7-葡萄糖基二氢黄酮醇(4)、8,5′-二羟基3′α-鼠李糖黄酮(5)。其中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VNTR-MIRU方法是近年来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已广泛应用于TB流行病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调查爆发流行,追踪传染源,调查优势菌株以及传播机制等方面.VNTR-MIRU分型方法简单快速,是一种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