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蒺藜皂苷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观察从全草中所提蒺藜总皂苷(tribu 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AS的治疗作用.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3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体重、肝脏重量;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脂生化指标和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蒺藜皂苷三个剂量组能够降低大鼠肝脏TC水平(P<0.01~P<0.05),而低、中剂量的蒺藜皂苷可以显著降低肝脏TG水平(P<0.01~P<0.05);低、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三个蒺藜皂苷剂量均能降低血清 MDA水平(P< 0.01),并且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降低血清T-AOC(P<0.05);同时观察到蒺藜皂苷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主动脉及肝组织病理损伤.提示蒺藜皂苷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模拟降雨下草地植被调控坡面土壤侵蚀过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及裸地坡面的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并通过降雨前剪掉冠层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牧草根系与冠层在减少坡面径流与侵蚀产沙中的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与裸土坡面相比,两种牧草都能有效的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在试验末期黑麦草和红豆草的减流效益分别为65%和45%,而两者的减沙效益均在93%以上。两种牧草根系与冠层减少坡面径流与泥沙贡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黑麦草冠层比根系具有更大的减流贡献率,除最后试验阶段冠层减流贡献率为44.7%外,在其他试验阶段黑麦草冠层的贡献率大于60%。相反,红豆草对坡面径流的减少则主要依赖于根系的作用。植物根系在控制坡面土壤侵蚀产沙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实验初期到实验末期,黑麦草和红豆草根系的减沙贡献率分别由72%和16%增加到96%和93%。  相似文献   
2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公认的食品安全菌株,目前已被用于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生物合成,包括被广泛用作营养化学品和药物中间体的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 NeuAc)。响应目标产物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用于代谢工程中的动态调控和高通量筛选等方面,以提高生物合成效率。但是,枯草芽孢杆菌中缺乏可高效响应NeuAc的生物传感器。因此,本文首先测试和优化了能将胞外NeuAc转运进胞内的转运蛋白,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转运能力的菌株,以用于后续响应NeuAc的生物传感器的验证;随后将响应NeuAc的转录因子Bbr_NanR的结合位点插入枯草芽孢杆菌组成型启动子的不同位置,筛选具有活性的杂合启动子;接下来,通过在具有NeuAc转运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Bbr_NanR,选择能响应NeuAc的杂合启动子,并进一步通过优化Bbr_NanR表达量获得了一系列动态范围广、激活倍数高的生物传感器,其中生物传感器P535-N2能灵敏地响应胞内NeuAc浓度的变化,具有最大的动态范围,为(180–20 245) AU/OD;P566-N2则具有最高的激活倍数,为122倍,是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中响应N-乙酰神经氨酸的生物传感器的2倍。本文构建的响应NeuAc的生物传感器可用于高产NeuAc的酶突变体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筛选,为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合成NeuAc提供了高效、灵敏的分析和调控工具。  相似文献   
24.
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王东沟流域1994和2004年两期土地利用图,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和区域生态环境指标,定量分析了王东沟流域1994--2004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衡量了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94—2004年王东沟流域农地大幅度减少,草地和果园大量增加,林地和非生产地变化不大;变化速度依次为草地〉果园〉非生产地〉农地〉林地;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多样,农地转出和林地转入是其主要类型;土地利用的空间迁移方向为农地和果园向西北方向迁移(塬区),林地和草地向东南方向(沟壑区)迁移.1994--2004年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土地变化类型的生态效应不同,提高和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作用并存.农地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作用,林草和果园的增加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其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是转为林地和果园的变化类型,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是林地转出类型和农地转为非生产地类型.  相似文献   
25.
荚果蕨孢子的无菌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名称 荚果蕨 (Matteucciastruthiopteris)。2 材料类别 成熟的孢子。3 培养条件  ( 1 )MS ;( 2 )MS 0 .3%活性炭 ;( 3) 1 /2MS ;( 4 )马铃薯培养基。培养基中均加入 3%蔗糖、0 .7%琼脂 ,pH 6 .0。培养温度为 2 5℃ ;光照 1 2h·  相似文献   
26.
采用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技术设计与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是实现化学品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方法。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低产细胞亚群和非生产细胞亚群由于代谢负担轻,更加具有生长优势,会降低产物合成的综合效率。目前,基于响应产物浓度的生物传感器,偶联产物合成与生长的细胞亚群调控系统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综述了细胞亚群调控系统设计和构建的常用方法,重点讨论了目前细胞亚群调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7.
采用极性不同的6种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按索氏提取法逐级萃取破壁灵芝孢子粉,并同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01种化合物,其中酸类10种、酯类40种、醇类7种、酮类6种、酚类2种、烃类18种、甾类9种和杂原子化合物9种;UPLC-Q-TOF/MS共推断出40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1种、二萜类1种、三萜类9种、生物碱类4种、酰胺类7种、有机酸类9种以及其他化合物9种。两种测定方法间共有化合物仅1种,仅存在于5种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萃取物之一的化合物共105种,2种或2种以上萃取物共有的化合物共31种,实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样品中化合物组分的充分分离,扩大了可检测化合物的范围。研究结果为灵芝孢子粉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析与鉴定、及灵芝孢子粉的化合物谱图库的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相关药理、药效分析及灵芝的药用模式真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玄极仪加增效药物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病情迁延,久治难愈,本病的物理治疗方法虽多,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有些方法比较复杂,为寻求疗效较好,而且操作技术简便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玄极仪加增效药物垫治疗法,对5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以浮游植物评价达赍湖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0.
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 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老年人(AMI)与中年人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分析我院10年来202例 AMI 住院患者,60岁以上(老年组)72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18例,男:女=3:1.与同期60岁以下(非老年组)130例对比,老年人 AMI的临床特点有:1.女性发病率增加,2、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在无疼性及心外型 AMI 多,经临床观察年龄越高症状越不典型,多数以胃痛、晕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