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应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CHO细胞时 ,由于没有血清提供各种贴壁因子 ,细胞以悬浮的方式生长。在实际的大规模细胞培养中 ,CHO细胞往往以贴壁方式培养 ,要么贴壁于悬浮的微载体中 ,要么贴壁于固定的聚酯盘状介质或中空纤维中 ,而很少直接悬浮于培养基中。在无血清培养基中 ,Vitronectin单一组分可以促使CHO细胞的贴壁和扩增。通过双表达Igf_1和Bcl_2基因 ,已经构建了可以在无蛋白培养基IMEM中抗凋亡生长的细胞株CHO_IB3。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可以同时表达Igf-1、Vitronectin和Bcl-2三个蛋白的三顺反子表达载体pCI-NII-IVB。将该载体转染于CHO-dhfr- 细胞中 ,构建了一个细胞株CHO-IVB2。该细胞株可以在无蛋白培养基中抗凋亡生长 ,适于以贴壁的方式大规模培养 ,用于大量生产外源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级代谢物的最初尝试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初期,三十年之后,用植物细胞工业化生产的酶类和精细化学制品仍然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03.
转基因小鼠乳腺表达人胰岛素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和生产医用蛋白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很多成功的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出外源蛋白质[1]。在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的蛋白质包括凝血因子Ⅸ、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α1抗胰蛋白酶原、白介素2、蛋白质C、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04.
大赖草及近缘物种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hinopyrumbesarabicum(Savul.&Rays)A.Lve的基因组DNA作探针,分别与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和脆轴偃麦草Th.junceum(Savul.&Rays)A.Lve的体细胞杂交,大赖草的14对染色体均出现杂交信号,脆轴偃麦草只有7对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在用重复DNA序列PHv62作探针的原位杂交中,Th.besarabicum有4对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大赖草有13对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脆轴偃麦草无杂交信号。用PHv62作探针的Southern杂交结果与原位杂交相似。在被检测的12个普通小麦大赖草异源染色体系中,除二体附加系中5Lr#1和双二体附加系1Lr#1+5Lr#1没有杂交信号外,其余的异染色体系与PHv62都有特异杂交信号。据此推测Th.besarabicum有可能参予了赖草属物种的形成过程。但是,大赖草的染色体组在进化过程中显然已发生过变异。  相似文献   
105.
大赖草及近缘种染色体C—分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Thinopyrumnbesarabicum(Savul.&Rays)A.Lve、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染色体C分带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的染色体在C分带带型上有明显的差异,显示了物种的特异性。3个物种的核型表明,C带带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末端,大部分染色体不显着丝粒带和中间带。在大赖草染色体上的末端带很明显。一些大赖草的染色体具有与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某些染色体相似的C带带型。对大赖草染色体组与Th.besarabicum和新麦草染色体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借助树木气候学,树木年代学的研究方法,经典林木研究手段和个体生态学理论相结合,对兰考泡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材积指数更能反映兰考泡桐生长和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10℃积温、土壤质地、土层深度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对兰考泡桐生长影响较大,另外还对兰考泡桐速生条件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证明兰考泡桐在黄淮海平原中部大有发展前途,农桐间作、农田林网是一种合理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07.
<正>动物个体识别是进行种群数量监测、动物行为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区分个体特征差异,可收集个体行为、社会联属行为和迁移行为等重要数据(Cronin,2012;Crouse et al.,2017),为动物种群数量评估和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关键基础数据。濒危野生动物个体识别方法目前有足迹识别、条纹识别(顾佳音等,2013)、DNA识别(张保卫,200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个体面部图像识别(王革伟,2018;Qi et al.,2020)等。  相似文献   
108.
蒙古国盲蝽科一新种记述(半翅目)能乃扎布,齐宝瑛(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2)作者在整理蒙古国畜牧学院L.ChogSOlllzllflV博士送来的半翅目标本时,发现盲错科Miridae盲蜡亚科Mirinae狭盲错属stea(Xmllt...  相似文献   
109.
该研究以目前主栽的平榛、毛榛及25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的坚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国内榛树品种(系)的选优、开发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榛子坚果的17个表型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果壳质量、坚果体积和坚果质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分别为31.49%、30.44%、27.50%,横纵径比、果形指数、伸长率、圆球度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2)平欧杂种榛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及坚果质量、果仁质量、出仁率等指标显著优于毛榛和平榛,其中杂种榛的平均果仁质量(0.70~1.46 g)和出仁率(31.48%~56.12%)显著高于平榛(0.51 g、35.13%)和毛榛(0.37 g、38.12%)。(3)榛子坚果表型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榛子坚果体积越大,其质量和果仁质量也越大,果壳越薄则出仁率更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榛子坚果综合得分的主要指标为坚果的纵径、横径、侧径、质量和果仁质量,其次是果形指数、横纵径比、出仁率、果仁饱满...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道两个新种:粪生散囊菌和旱生散囊菌,它们不同于已报道的该属诸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