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感受野是视觉系统信息处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X、Y细胞是两类主要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理实验发现,在经典感受野之外还存在一个大范围的在周边去抑制区。文中采用周边去抑制区对经典外周的去抑制非线性使用方式,建立一个二维的与实验结果联系紧密的X、Y细胞统一的复合感受野模型。该模型不仅能模拟X细胞的null-test反应和Y细胞的on-off反应,还模拟了Y细胞在低空频刺激时的信频反应、圆面积空间的倍频  相似文献   
52.
鲤鱼肝组织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EcoRⅠI,HindⅢ,PstⅠ,BglⅡ,BamHⅠ,Xho Ⅰ, Xba Ⅰ, Sal Ⅰ和Kpn Ⅰ共9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对鲤鱼肝组织的mtDNA进行酶解,利用Gel-Pro Analyzer算出各酶切片段长度及mtDNA大小,测出其大小约为16.61kb(1kb=1×103b),另外,对电泳条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并将实骚结果与以前报道的有关酶切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鲤鱼mtDNA的长度及限制性酶切位点均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53.
氢离子敏场效应管型尿素传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IS FET(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的二个栅极表面分别复盖一层成二醛交联的牛血清清蛋白-脲酶膜及牛血清清蛋白膜即制成差分式尿素-酶FET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1min。尿素浓度为1.O-8.0mg/dL时,响应值与尿素浓度对数值里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响应灵敏度为50mV/dec.(mg/dL)。尿素浓度为0.1—1.Omg/dL时,响应值与尿素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O.998,响应灵敏度为12—15mV/mg/dL。该传感器对l00mg/dL尿素溶液的20次响应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分别为1.39mv和1.44%。用该尿素一酶FET测定血清样品中的-BUN(血中尿素氮)值时,与酶法相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912。该传感器在1个半月内累计使用250次后,响应灵敏度下降约10%。  相似文献   
54.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提取纯化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CM-纤维素C50,肝素交联琼脂糖6B凝胶及高效液相色谱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高度纯化.结果表明,该因子分子量15 500道尔顿,等电点pH 6.0,能同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L 929成纤维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55.
研究对2005—2012年长江上游合江、木洞、万州和秭归江段的鱼类群聚结构进行了调查,以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鱼类群聚沿河流-水库梯度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在三峡蓄水后,在合江至秭归江段累计采集到土著鱼类368706尾,合计132种,隶属于17科,其中鲤科鱼类为优势类群。沿河流-水库纵向梯度,土著鱼类物种数下降而外来鱼类物种数增加。对应分析表明,合江至秭归江段的鱼类群聚呈现出明显分化:库区以上河段鱼类组成以流水性鱼类为主,库区鱼类则以静水缓流型为主。指示物种分析进一步指出,河流区鱼类以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圆筒吻(Rhinogobio cylindricus)等22种鱼类为指示物种,其功能群特征表现为偏好流水生境、生活史为均衡主义及食性为昆虫食性;库区鱼类以宽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monticolus)、宽鳍鱲(Zacco platyp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16种鱼类为指示物种,其功能群特征表现为偏好静水生境、食性为草食性或浮游食性。以上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导致的水环境变化是影响长江上游鱼类纵向格局的主要驱动力。建议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河段鱼类群聚特征制定不同的渔业管理措施,如保护土著鱼类资源、控制外来入侵鱼类。  相似文献   
56.
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研究对三角帆蚌的一种短型肽聚糖识别蛋白进行了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采用5、3 RACE技术,对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所得三角帆蚌PGRPS3基因(hcPGRPS3)片段分别进行了5,3末端克隆,经拼接得到hcPGRPS3 cDNA全长序列。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软件对hcPGRPS3 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了其组织分布,及经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其在肝胰腺中的基因表达变化。hcPGRPS3 cDNA全长1438 bp,开放阅读框为858 bp,编码28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32.3 ku,pH 7.0时的理论等点为7.98。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与跨膜结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表明,其他物种短型PGRP中,以夏威夷短尾鱿PGRP4与hcPGRPS3同源性最高(5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hcPGRPS3在性腺及肝胰腺中表达水平较高。经PGN或LPS刺激后,肝胰腺中hcPGRPS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表明hcPGRPS3可能在机体抗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正> 著名的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gensis)化石产地周口店第一地点洞穴堆积物10—11层中,产有丰富的鬣狗(Hyaena)粪化石。通过对粪化石(编号 L:30:40,采于1949年;和 L:31:50采于1951年)进行盐酸浸泡,重液浮选,从而找到了148粒孢粉。经过鉴定、包括种属: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烷氧乙基汞化合物(ROC2H4HgX)的比较抑其茵活性及其分子结构与抑其菌活性的关系,用培养基法测定其对其菌最低抑制浓度。所用化合物有甲、乙、丙及丁氧乙基汞的氯、醋酸、五氯酚、硫氰酸、对硝基酚及糖精的化合物二十四种和戊及己氧乙基汞的氯、醋酸及五氯酚化合物六种。试验菌种为黑曲霉(Aspergillu,niger)、米曲霉(A.Oryzae)、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及拟青霉(Paecilomyces sp.)五种。从最低抑制浓度的数据表明,烷氧乙基汞化合物的抑填菌活性随碳链?甲基至丁基而增加,大于丁基则下降或不增加。化合物分子中的负性基团(X)部分,对于一些其菌虽然多少有一定的抑其菌活性顺序,以对黑曲霉最为明显。但对于不同的真菌负性基团表现不同的活性,因此对于不同的 真菌负性基团亦必然有不同的活性顺序。烷氧乙基团对汞原子的活性有影响,对负性基团的活性也可能有影响。如对于一‘种真菌负性基团表现良好的活性顺序,就可以说烷氧乙基团对于负性基团的影响是恒定的。但如烷氧基团对负性基团的活性的影响不一致时,就不容易希望负性基团在不同的烷氧乙基团时有相同的活性顺序。  相似文献   
59.
用在L-阿拉伯糖上培养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Link)2.361无细胞提取液进行了L-阿拉伯糖代谢酶体系的研究。查明L-阿拉伯糖代谢的变化途径如下: L-阿拉伯糖+NADPH_2 戊醛糖还原酶L-阿拉伯糖醇+NADP L-阿拉伯糖醇+NAD L-阿拉伯糖醇脱氢酶L-木酮糖+NADH_2 L-木酮糖+NADPH_2 NADP-木糖醇脱氢酶木糖醇+NADP 木糖醇+NAD NAD-木糖醇脱氢酶D-木酮糖+NADH_2 D-木酮糖+ATP D-木酮糖激酶→D-木酮糖-5-磷酸+ADP L-阿拉伯糖醇脱氢酶仅存在于L-阿拉伯糖培养的菌体中,而不存在于木糖培养的菌体中。可见它与木糖醇脱氢酶不是同一个酶。这一点与文献报导的不同,在黄青霉中这两种酶活力被认为是同一种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1)白地霉菌絲中含有大量的多元醇,經紙层析、紙电泳及提純結晶制备衍生物等方法鉴定为甘露醇。(2)白地霉无細胞提取液中有NADP-甘露醇脫氫酶存在,催化甘露醇被NADP氧化为果糖或相反地果糖被NADPH_2还原为甘露醇。(3)白地霉无細胞提取液中有磷酸酯酶,催化果糖磷酸酯水解为自由果糖及无机磷酸。(4)白地霉中測不出果糖-6-磷酸还原酶活力。(5)确定了甘露醇的形成途径为: D-果糖磷酸→Pi→D-果糖←NADPH_2 NADP→D-甘露醇(6)D-木糖培养的白地霉适应形成了NAD-艾杜糖醇脫氫酶,催化: 木糖醇←NAD NADH_2→D-木酮糖D-山梨醇←NAD NADH_2→D-果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