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自1975年乘松(Norimatisu)在日本鹿儿岛首先发现当地群众因生吃野猪肉感染并殖吸虫后,宫崎(Miyazaki) 等进一步在野猪(Susscofa leucomystax)肩部肌肉中检出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童虫,从而确定在  相似文献   
82.
83.
板块构造与板块边界张明庆黄玉珏图1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即使是地球上的岩层,也在不断变动,产生褶皱、断裂、火山和地震。整块的陆地和海底也在变动着,它们不仅在原地升降,而且能够移行千里。当然,陆块和海底的移动是徐缓和宁静的,它们不象火山地震那样惊天...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至2019年期间250例分期为IB~IIA期的宫颈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在早期宫颈癌手术中PALN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或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pelvic lymph node,PLN)及PALN清扫术,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来讨论影响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50例宫颈癌患者中,PLN的转移率为27.60 %(69/250),PALN的转移率为6.40 %(16/250),在PLN转移阳性中,有15例PALN转移阳性的患者,转移率为21.74 %(15/6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分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PLN转移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PALN转移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为IIA期、PLN转移阳性以及PLN转移的个数≥3个是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危险因素代入回归方程以建立临床预测模型,Y=-5.691+1.497×IIA期+3.627×PLN转移(Y代表PALN转移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判断PALN转移是否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此时截断值(cut-off value)为0.064,灵敏度为93.80 %,特异度为76.90 %,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P<0.001,95 % CI:0.859~0.955),H-L检验(Hosmer-Lemeshow)发现该模型拟合优度效果较好(P>0.05)。同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当PLN转移个数≥3个以及肿瘤最大直径≥3.4 cm时,对判断是否存在PALN转移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通过分析表明IIA期、PLN转移阳性以及转移个数≥3个是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对这些因素展开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诊断,从而更加优化宫颈癌患者的分期、手术方式、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体化临床诊疗,以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等。  相似文献   
85.
何谓“垃圾”基因 “垃圾”基因是相对基因而言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DNA序列,通俗地讲,基因就是编码某种蛋白质的一段基因。它们就像散落于天幕的星星一样,分散在我们的基因组中。而在这些基因间存在的大片大片的DNA片段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即“非编码序列”。由于功能不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大野·乾于1972年提出用“垃圾基因”(junk DNA)来形容它们。  相似文献   
86.
分析克拉玛依市麻疹流行状况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年克拉玛依市麻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克拉玛依市2008年麻疹发病率为38.83/10万(138/355381),呈高度散发,较2007年有所上升。发病高峰在3~5月,发病数占全年的83.33%。年龄分布大年龄组高于小年龄组,>20岁年龄组病例占50.00%,<1岁病例占18.84%;流动人口发病占51.11%。应切实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做好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麻疹监测,提高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比例。  相似文献   
87.
刘开琦  宁月华  禢品莲 《蛇志》2010,22(2):164-165
目的对高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探讨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高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整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早期介入口腔运动锻炼、舌咽冰冻柠檬刺激、理疗等综合系统的康复措施。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针灸康复。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81例(67.5%),有效27例(22.5%).无效12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45例(37.5%),有效27例(22.5%),无效48例(40%).总有效率5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针灸康复,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综合康复训练对高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均有良好效果;而综合康复干预的效果更显著.能明显提高吞咽障碍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8.
西南区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及稳定性评价的秩次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秩次分析法分别对参加2003-2005年中国西南区玉米区域试验1组和2组的各品种进行产量性能和稳产性评价.结果表明,1组25个品种中中单808、渝单8号和遵玉8号表现高产且稳定性强,辽127和YA04273表现高产但稳定性中等.2组29个品种中DH3831、GM4095和鑫丰1号表现高产且稳定性强,承玉15、东4243、X1152A、DH3838、DH3632和奥试3202表现高产但稳定性中等.其中,中单808、渝单8号、遵玉8号、辽127、DH3831、东4243、X1152A、DH3838、DH3632和奥试3202这些品种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实践上证明秩次分析法能客观、公正地对品种的产量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建议用加权法计算品种秩次平均数和秩次方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50%置信度的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将1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中药下腹部热敷、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和妇平胶囊口服的方法,并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效果.结果:中药下腹部热敷给药组临床有效率94.32%、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组有效率73.08%、妇平胶囊口服有效率76.92%;中药热敷给药组临床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疗效显著(P<0.05).从远期效果看中药热敷组复发率为4.08%、直肠给药组复发率为5.26%、口服给药组复发率为17.5%;中药热敷和直肠给药组远期效果相对于口服给药组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口服给药组.结论:中药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和临床远期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以山东聊城分布的7种蛇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鲁西平原区蛇类的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 表明,该区蛇类平均分布密度较高的是白条锦蛇Elaphe dione、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和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Rha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多数蛇类倾向于选择湿地周边、边缘富有灌草丛的农田区以及有丰富草被的居民区等为栖息地,该区蛇类的栖息地选择有着显著的不重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