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几种蔬菜及其土壤吸收灌溉污水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州市西北郊几种常见蔬菜以及它们生长的土壤条件、灌溉的水质状况进行实验分析,主要测定影响人类健康以及对土壤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具有积累、破坏作用的重金属元素汞(Hg)、砷(As)、镉(Cd)、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锌(Zn)、硒(Se)、锡(Sn)及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和苯酚。结果表明,该区域农业用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期使用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的菜地,其土壤和植物体所含的有毒物质较多,部分物质含量已经明显超标,土壤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农业生态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处于较差状态,农产品可能给人们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在关于土壤污染与蔬菜关系方面首次报道了苦瓜种子与污染物的关系,芥菜、豆角与污染物锡等的关系也是首次报道。研究还表明,种子富集有毒物质的强度明显大于其它部位,其次是根大于茎和叶。  相似文献   
102.
实地调查深圳市坝光区域2个封育状态下的自然林和2个处于恢复状态的荒弃果林半自然林的植物群落结构,测定植物高度、盖度等指标,分析两种类型植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在群落各层次的种类组成方面,自然林乔木层与灌木层的植物种类数均大于半自然林,半自然林的灌木层与草本层发育也较好,种类丰富;在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方面,4个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都较其他2个层次高,说明在人为干扰减小的情况下,灌木的自我更新能力较强。自然林3个群落层次及整体指标等多数高于半自然林,说明自然林植被结构发育较好,各层次种类数更为丰富,各种类个体数及分布更为均匀;而处于恢复状态的半自然林,由于受到人为干扰的印迹未完全消失,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自然林,但也因为处于恢复状态,灌木层与草本层的恢复使其物种多样性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03.
以深圳市杨梅坑山地两个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分析其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特征、重要值的变化,探讨不同阶段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植物群落经过7年演替后,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有所增加,且种类组成出现明显差异,两个植物群落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自然景观不一样。群落科、属、种的数量差异明显。原鸭脚木-九节-铁线蕨群落2013年共有26科36属39种,2018年共有19科29属30种,2019年共有32科51属61种;原绒毛润楠-瓜馥木-团羽铁线蕨群落2013年共有25科30属33种,2018年共有24科33属33种,2019年共有42科67属83种。两个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几乎都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演替系列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均表现出耐荫种替代非耐荫种的趋势,且植物群落的层次由简单趋向复杂。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楮实子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5,微波处理时间12 min,微波功率450 w,浸泡时间180min.在此条件下,楮实子多糖的提取率为8.79%.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我国山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资源和开展选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94份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RAP标记并通过NTSYS2.10软件进行SHAN聚类分析、PROJECTION主成分分析;利用POPGENE软件估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从4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0对能产生稳定清晰可辨的扩增产物的引物,共扩增出754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6条,占总条带的81.7%。聚类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GS)为0.822时,可将94份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20份、第Ⅱ类43份、第Ⅲ类7份、第Ⅳ类3份、第Ⅴ类21份。第Ⅰ、Ⅱ、Ⅲ、Ⅴ类分别为薯蓣、褐苞薯蓣、山薯和参薯。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与第二主成分可解释88.34%(82.10%和6.24%)的遗传总变异。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表明:比较5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值,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表现为Ⅰ>Ⅴ>Ⅲ>Ⅱ>Ⅳ,第Ⅰ类(薯蓣)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山药遗传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51.88%,大部分差异存在于群体之间,群体间遗传分化高。结论:山药种质资源丰富且群体遗传分化高,有利于山药新品种的选育。SRAP标记可有效应用于山药种质资源的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DNA指纹鉴定技术鉴别山药品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6.
黄玉燕 《蛇志》2011,23(2):223-224
在临床各项医疗活动中,手的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1].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指出,手部的卫生是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院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3].  相似文献   
107.
微型腕足动物化石镇巴始壮贝Eohadrotreta zhenbaensis常见于陕南、峡东水井沱组与黔东麻江九门冲组等地寒武纪地层中,在贵州松桃盘信寒武系第二统清虚洞组薄层灰岩中为首次发现。通过与华南其他地区E. zhenbaensis的背壳长宽比及中隔板等结构特征比较,发现松桃盘信清虚洞组E. zhenbaensis与浅水扬子地台的陕南、峡东地区的E. zhenbaensis壳体内部特征较为相似,包括肉茎孔形成阶段、肉茎孔封闭阶段及交互沟伸长阶段3个生长发育阶段标本,与较深水过渡区麻江的E. zhenbaensis略有差异。贵州松桃盘信寒武系第二统清虚洞组E. zhenbaensis的发现,扩展了该属化石在华南寒武纪第二世的古地理分布,丰富了该组腕足动物组成面貌,为研究E. zhenbaensis形态结构特征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8.
马铃薯Sgt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苷生物碱(steroidal glycoalkaloids,SGAs)是一类存在于茄科和某些百合科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与植物的抗逆性和产品品质有密切关系.茄啶半乳糖基转移酶(solanidine galactosyltransferases,SGT1)是SGAs合成代谢途径的末端关键酶之一,研究其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于SGAs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研究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首次克隆到马铃薯Sgt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 183 bp的启动子序列,已注册到GenBank(注册号:KC759163).构建该启动子驱动融合报告基因gfp::gus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04Sgt1p,转化野生型烟草获得Sgt1p::gfp::gus转基因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Sgt1p::gfp::gus转基因植株中Sgt1p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gus基因在转基因烟草的根、茎和叶中均表达,在叶中Sgt1p启动子的活性低于CaMV35S启动子,而在根和茎中二者基本相同;光诱导结果显示,光照处理明显增强了Sgt1p::gfp::gus转基因烟草叶片中Sgt1p启动子的活性,表明庄薯3号马铃薯 Sgt1p启动子是一种光诱导型启动子.  相似文献   
109.
对苏铁科和泽米铁科8种苏铁植物,即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海南苏铁(C·hainanensis)、元江苏铁(C·parvulus)、单羽苏铁(C·simplicipinna)、滇南苏铁(C·diannanensis)、越南篦齿苏铁(C·elon-gata)、长刺大泽米铁(Macrozamia longispina)、双子铁(Dioon edule)的叶轴横切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苏铁植物的系统演化和分类进一步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解剖结构与生态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较原始的苏铁科和较进化的泽米铁科叶轴的横切面结构无论在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还是在后含物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泽米铁科的大泽米铁属与双子铁属差异也较大;苏铁科科内的6个种则相似性稍大,表明它们是亲缘关系较密切的类群,但每个种都有各自的结构特点。越南篦齿苏铁的维管束排列方式和数目的增加方式与泽米铁科两个种的相似,因此推断它处于较进化的地位。研究还发现苏铁科种类的叶轴的近轴面均像叶片那样具有栅栏组织状同化组织存在。苏铁类植物叶轴具有旱生植物的解剖结构特征:角质层较厚、表皮细胞壁厚、机械组织发达、晶体较多、分泌道和维管束数目较多等结构特征。这些对研究苏铁纲各科及种类之间的进化与亲缘关系提供了佐证,同时揭示了苏铁纲这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其多个属的种类能够经历如此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幸存下来,是由于其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均形成了这些独特的结构特征,因而具备了相对应的生理功能,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具备耐干旱、贫瘠、高温及耐盐碱等逆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张珏  曹茂林  黄玉碧  吴伯骥 《遗传》2007,29(5):629-636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CSDS001菌株具有可直接诱导烟草过敏反应特征,从构建的CSDS001菌株基因组文库,鉴定、克隆到hrpNCSDS001基因,GenBank登录号AY939927;构建的重组hrpNCSDS001基因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培养,获得的高效表达HarpinCSDS001蛋白,可诱导烟草发生过敏反应。30μg/mLHarpinCSDS001蛋白喷施拟南芥后,分析第3h、12h、24h、36h和48h拟南芥全基因谱表达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发生显著表达差异(logratio≤?1或≥1)的基因数分别为912、1787、2393、1833和1755。对被诱导发生显著表达差异的转录因子基因分析表明,有13个转录因子家族:ZIM、BES1、TCP、C2C2、AP2/EREBP、WRKY、bHLH、bZIP、GARP、MYB、NAC、HB、C2H2与HarpinCSDS001蛋白作用相关,这些转录因子家族主要参与调控植物抗性、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开花等相关功能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