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WU多瘤病毒(WUPyV)是多瘤病毒科多瘤病毒属的新成员,近来发现与人呼吸道感染等有关。本研究对2株WUPy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这2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已上传到GenBank的国内外几株WUPyV的全基因组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这2株WUPyV是环状、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全长5 228bp,比GenBank已知WUPyV全序列少1bp。缺失的一对碱基位于位点4 536处,属于大T抗原的非编码区。病毒全基因组编码5个蛋白,分别是3个衣壳蛋白VP2、VP3、VP1与大T抗原和小T抗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相对中国福建福州的FZ18株,另一株FZTF株与参考株-澳大利亚的B0株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调查滇西亚种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状况,为建立树鼩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野生的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各60只分别用尸检法和活体法检测,随即采用拔毛或用透明胶带粘取腋下、耳根、腹股沟、肛门附近等处的毛发制片,置于体视镜和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和虫卵。结果野生滇西亚种树鼩和自繁F1代树鼩体外寄生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虱子25%/6%、蚤5%/0、蜱1.6%/0、水蛭1.6%/0、虱子和蚤混合感染1.6%/0。结论野生树鼩体外寄生虫的自然感染多为虱子和蚤,其次还有蝉、水蛭,总感染率明显高于自繁F1代。使用灭虱灵对于驱除树鼩体外寄生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3.
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与河流底泥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内四柳河沿岸土壤与河流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灭菌、温度与污染物初始浓度调控,研究了2,4-二氯苯酚在土壤与河流底泥中降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微生物对2,4-二氯苯酚降解起主导作用,在45d内,非灭菌土壤和河流底泥的降解率分别是灭菌条件下的1.5~3倍、1.4~2.8倍,土壤和河流底泥中的2,4-二氯苯酚微生物降解量分别为0.128~0.599和0.113~0.718mg·kg-1,非灭菌处理半衰期时间短于灭菌处理;(10±1)℃~(30±1)℃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2,4-二氯苯酚降解加快,在(30±1)℃土壤与河流底泥中残留量最小,分别为0.305和0.203mg·kg-1,半衰期也最短;土壤与河流底泥中的2,4-二氯苯酚均在其浓度为0.5mg·kg-1时降解最快,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2,4-二氯苯酚降解速度呈现递减趋势,半衰期增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儿童分离株携带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的状况及感染类型。方法采用多重PCR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RNA基因、PVL基因和mecA基因;多重PCR检测MR—SA的SCCmec基因型及亚型。结果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JL童临床分离株经多重PCR检测,其中MRSA有7株(10.6%),MSSA有59株(89.4%);携带PVL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有31株,总阳性率为47.O%(31/66),其中2株为MRSA,29株为MSSA,阳性率分别为28.6%(2/7)和49。2%(29/59)。2株MRSA都属于SCCmecIV型;31株PVL基因阳性分离株有21株分离自脓液,7株分离自血液,仅1株分离自痰液。结论儿童MSSA是携带PVL基因的主要菌株,携带PVL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和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105.
106.
周蕾  顾建新 《生命科学》2011,(6):605-611
蛋白质的N-糖基化修饰是生物体调控蛋白质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定位、功能、活性、寿命和多样性的一种普遍的翻译后方式。N-糖基化位点是理解糖链功能的重要前提之一。应用新的糖蛋白、糖肽富集技术和质谱技术,科学家们在不同组织中完成了对N-糖基化位点的鉴定。此外,不同于经典三联子的N-糖基化序列的发现使人们对N-糖基化过程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速蘸法研究了高质量浓度(3 000、5 000、7 000和9 000 mg.L-1)IBA对兔眼蓝浆果(Vaccinium asheiReade)品种‘粉蓝’(‘Powderblue’)、‘梯芙蓝’(‘Tifblue’)和‘芭尔德温’(‘Baldwin’)插条生根率和开始生根时间的影响,并对木质化程度不同的‘顶峰’(‘Climax’)和‘雾达德’(‘Woodard’)插条的生根率和开始生根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3 000~9 000 mg.L-1IBA溶液速蘸3 s,3个品种插条的生根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P<0.05),开始生根时间则较对照明显提前,但不同品种有明显差异;随IBA质量浓度的提高,‘粉蓝’和‘芭尔德温’的生根率逐渐增加,开始生根时间逐渐提早,以9 000 mg.L-1IBA处理组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93.98%和86.46%),开始生根时间最早(分别为15和21 d);品种‘梯芙蓝’插条的生根率则以5 000 mg.L-1IBA处理组最高(88.02%),开始生根时间最早(18 d)。木质化程度不同的插条生根率有显著差异(P<0.05),木质化程度越低,插条的生根率越高且开始生根时间越早;采用木质化程度低的插条,品种‘顶峰’和‘雾达德’插条的生根率分别达到88.54%和77.60%,开始生根时间分别为25和29 d。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IBA速蘸法是兔眼蓝浆果扦插生根的有效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IBA浓度;从木质化程度及插条可取数量两方面考虑宜选用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条。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通过对沉水植物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进行低浓度CO2诱导,研究其光合特性的变化.研究显示,诱导后,水车前的PEPC/Rubisco活性比值由0.45上升到4.17,黑藻由0.47上升到4.17,两种植物的C4途径光合酶PEPC和NAD-M...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下肢动脉脉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7段经DSA确诊的不同部位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行低剂量CT扫描,并采用MPR,VR,MIP等重建方法获得各下肢动脉CTA图像,将CTA图像与DSA图像的诊断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SAS8.1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检验水准为:Kaapa.系数大于0.75.结果:所得CTA图像与DSA图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的kappa系数为0.8058,两种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优.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条件获得高质量的CTA图像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上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S100A11在结肠癌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S100A11在24例结肠癌及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并分析S100A11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S100A11m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量(0.944+0.032)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828+0.0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951+0.02)高于在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86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1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提示其与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是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