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孕期多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母子短期和长期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改善我国孕妇微量营养素缺乏的营养干预措施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准确估计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以及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基础。本文利用全球通量网的通量观测数据评估了CLM4.5的GPP模拟效果,结合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观测数据分析了CLM4.5模型GPP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并对CLM4.5模型主要的光合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改善光合作用模拟精度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CLM4.5对GPP的模拟效果优于CLM4,月尺度和年尺度GPP模拟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降低15%和29%。但与观测值相比,CLM4.5模拟的GPP年总量仍然具有较大偏差,平均偏差为366.06 g C·m-2·a-1。不同植被功能型GPP模拟误差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误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冠层顶部比叶面积、叶片碳氮比和叶片氮含量中Rubisco氮含量所占比例是GPP模拟的3个敏感参数。未来应主要从物候期及LAI模拟的改进、磷循环过程的影响、生态系统水平光合参数集的构建等方面实现对GPP模拟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取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将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编码基因pag与pE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E3株,诱导表达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并经亲和层析及凝胶过滤纯化此抗原。实验成功构建了表达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菌株,纯化后PA纯度达90%,且经检测纯化产物具有天然PA的生物学活性。同时表明从大肠杆菌中纯化PA较以往从炭疽杆菌中获取PA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桫椤是极为珍贵的孑遗木本蕨类植物。本研究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研究其全球潜在适生区及其变化,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了精度,以为其资源的保护、搜寻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桫椤的潜在适生区主要位于亚洲,少量分布于北美洲、中美洲和香草四岛、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当前气候条件下,桫椤的全球适生区总面积为357.1万km2,其中,亚洲占88.4%,中国占49.5%。桫椤在中国的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岭南和台湾岛。影响桫椤适生区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7月平均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在SSP1_2.6气候情景下,2041—2060年,桫椤全球潜在适生区面积预计减少7.8%,2081—2100年预计增加3.2%;在SSP2_4.5气候情景下,2041—2060和2081—2100年其面积预计分别增加2.9%和7.2%;在SSP5_8.5气候情景下,2041—2060和2081—2100年其面积预计分别增加3.3%和5.3%。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同时检测15种自由态雌激素(Free estrogens, FEs)及结合态雌激素(Conjugated estrogens, CEs; 包括雌激素手性分子、异构体、单位点及多位点结合的CEs)的方法, 探讨目标污染物17β-estradiol-3-sulfate (E2-3S)与其他类型雌激素(包括自由态雌激素与其他结合态雌激素)间的转化关系, 研究E2-3S在有/无植物水平流人工湿地(HFCWs)中的降解规律。结果显示: 在停留时间为1.5d的工况下, E2-3S在HFCWs进水端基质水平距离0 cm深度15 cm中转化率已达98%, E2-3S可转化为其他雌激素, 产物以FEs为最丰富(均占70%以上), 植物可以显著提高湿地DO浓度, 使FEs残留浓度比无植物CW(U-CW)更低, 有植物CW(P-CW)和U-CW对总雌激素去除效率分别为86%和58%; E2-3S的主要转化路径为经硫酯键断裂形成E2再氧化生成E1, 其次路径为直接氧化为E1-3S再水解生成E1, 少量路径为羟基化形成E3-3S再水解生成E3, 此外, E2-3S还可以产生痕量双位取代D-CEs(<总雌激素的5%), 且植物系统中存留量更低。  相似文献   
16.
牡丹不定根形成相关基因PsARRO-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定根发生相关加氧酶基因(adventitious rooting related oxygenase,ARRO—1)被认为是木本植物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标记之一,属不定根发生起始阶段的特异表达基因。本实验以牡丹‘乌龙捧盛’为材料,运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得到一个ARRO-1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sARRO-J(GenBank登录号KJ620008)。PsARRO-1c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00bp,编码29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拟南芥、毛果杨、苹果、梅花等植物有较高的相似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该基因在牡丹‘凤丹白’试管苗及实生苗的表达情况分析表明,PsARRO-1在试管苗及实生苗的根、茎、叶、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根中的平均表达量大于其他部位,且实生苗中的整体表达量一般高于试管苗中的表达量。试管苗中,PsARRO-1在根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明显,生根诱导初期表达量平稳且微弱,第10天开始上调表达,第15天和第40天分别出现两次峰值;实生苗中,PsARRO-1在根中的表达量在取样初期就开始快速上升,第10天达到峰值,之后迅速回落。这与牡丹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基本一致,说明PsARRO-1与牡丹不定根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缙云山亚热带栲树林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108,自引:9,他引:9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X2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四川缙云山栲树林的13个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全矩阵和星座图等形式表达测定结果。研究表明,缙云山栲树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使用上述系列技术效果很佳。运用方差分析可揭示出多物种整体间联结性,X2检验表示出各种对联结的显著性程度和性质,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标量出种对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同时表明,缙云山栲树林种间联结较复杂,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与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 )间为极显著正联结,而与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间为极显著负联结,与小叶栲(Castanopsis carlesii var.spinulosa)间为显著负联结。表明亲缘关系较近、对环境要求相同、对环境反应相似的种群相伴随出现的机率较大,其联结的性质却不因此而定。  相似文献   
18.
慈竹的数量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慈竹生态研究的结果如下:(1)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慈竹竹丛密度仅与土壤厚度关系密切.慈竹高度、胸径与海拔成正相关。(2)用逐步回归法分析笋生长量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证明笋的逐日生长量与湿度,温度和降雨量有较密切关系,笋在一天内有两个生长高峰。(3)自然条件下,出笋数主要与土厚密切相关,退笋数受母竹高和出笋数所制约,好笋数主要受土厚和竹高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中Nespas 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 DMR)甲基化修 饰的影响以及叶酸浓度与甲基化水平的关系。方法:多种不同浓度叶酸处理小鼠ESC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ESCs 细胞内叶 酸浓度。利用MassARRAY 技术平台检测三种不同叶酸浓度处理后的ESCs中Nespas DMR 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甲基 化修饰状态,并且分析Nespas DMR 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叶酸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无叶酸组(FF)小鼠 ESCs 细胞内叶酸浓度显著低于低叶酸组(FD)与正常叶酸组(FN)(P<0.05)。Nespas DMR 中启动子区、外显子区以及内含子区甲 基化水平在FF组显著低于FD 和FN 组(P<0.05),并且Nespas DMR中启动子区以及内含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叶酸浓度存在显著 的正相关(P<0.05)。结论:叶酸缺乏影响小鼠ESCs 中Nespas DMR 区甲基化修饰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菌株传代方法观察携带致死因子(lf)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pET-28(a)/LF/BL21的传代稳定性。方法将重组菌株pET-28(a)/LF/BL21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连续传代至100代,比较第1、10、20、50、100代菌株的菌落形态、细菌形态、生化特性、质粒保有率、生长速度等的差异;取各代次菌株提取质粒DNA且分别进行双酶切及PCR鉴定、DNA测序;诱导表达各代次菌株,比较各代次菌株的重组rL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免疫反应性。结果各代次菌株菌落形态、生化特性、生长速度等方面与原始种子库无明显差异;在传至100代时的质粒保有率为76%;各代次菌株重组质粒电泳图谱、酶切图谱、PCR图谱未改变,未见lf基因变异;各代次菌株的总蛋白电泳图谱r、LF蛋白表达量r、LF蛋白的免疫反应性与原始种子库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组大肠杆菌pET-28(a)/LF/BL21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