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6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912.
安徽省农林蜘蛛76种新纪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生  徐亚君 《蛛形学报》2003,12(2):117-121
1999年5月~2002年10月再次对安徽省的农林蜘蛛进行了调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76种蜘蛛,隶属于17科53属,为安徽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913.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正常的止血,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在临床治疗中,血小板的输注频率仅次于红细胞,是现代成分输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和/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且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1],可以降低血液病患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因血小板减少而导致出血致死的死亡率。但是随着血小板的大量使用,血小板输血反应日渐增多,特别是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70%。产生原因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处理措施主要是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控制感染和发热,开展血小板组织配型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914.
目的:探讨改良极化液治疗对体外循环(CPB)患者多脏器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例心脏二尖瓣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19例)和改良极化液(GIK)治疗组(21例)。GIK组于麻醉诱导前经中心静脉给予改良极化液500ml,CON-TROL组给予相同量的平衡盐。分别于术前、术后12h、后24h测定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并于术前、麻醉后、CPB15min、开放升主5min、CPB结束前、术后30min、6h、12h、24h采集血样,测定CRP、IL-1、IL-10、TNF-α、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结果:GIK组患者AST、CK、LDH、CK-MB、ALT、TBA、BUN、CR术后12、24h均低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CRP、IL-1、TNF-α水平CPB期及术后均低于CONTROL组,IL-10水平高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水平在CPB结束及术后24h低于CONT-ROL组,GIK组患者肾上腺素水平高于CONTROL组。结论:围CPB期给予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液(GIK)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早期多脏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了炎症反应及降低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15.
黄连木为雌雄异株植物。为探索鉴别黄连木幼苗性别的方法,应用比色法对其雌雄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中水溶性酚类物质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相对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黄连木叶片水溶性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POD、PPO相对活性在雌雄株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特别在老叶中则存在极显著差异,认为黄连木雌雄株老叶中的水溶性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可以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黄连木植株早期性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6.
少突胶质细胞主要围绕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能几十倍地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它的异常会严重影响人的行动和健康,因此对其发育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最近的研究显示脊髓中绝大部分少突胶质细胞和运动神经元先后由相同的神经前体细胞区产生。然而,对脊髓神经干细胞如何有秩序地先后产生这两种不同细胞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基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运动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发育上的关系以及其发育命运转变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17.
为了充分利用乌贼加工废弃物,分析了乌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优化了从乌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利用SDS-PAGE垂直电泳、紫外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所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乌贼皮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可作为胶原蛋白来源的补充.采用酸酶复合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酒石酸浓度为0.1mol/L,胃蛋白酶添加量为1400U/g,料液比为1:20(m:V,原料),4℃提取18h,提取率为12.08%.SDS-PAGE垂直电泳、紫外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采用酸酶复合法从乌贼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保持了完整的三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918.
前期工作表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第4内含子中的27碱基 (nucleotide,nt)重复序列是27-nt microRNA的来源,并对eNOS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该内含子源性27-nt microRNA参与调节eNO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可能作用,通过构建27-nt microRNA高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该质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该细胞系中eNOS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以及胞核转录因子的表达改变,并观察HUVEC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27-nt microRNA 高表达能降低eNOSmRNA的水平和蛋白质表达;同时对转录因子Sp1、Ap1的蛋白质表达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转染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未转染的细胞明显减慢,尤其转染了27-nt microRNA的双倍长度突变体(pEGP-mut-54nt-mi)质粒的HUVEC,其生长倍增时间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达49.4%.结果表明,27-nt microRNA明显抑制eNOS蛋白及其mRNA表达,同时 HUVEC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转录因子Sp1 和Ap1 在27-nt microRNA对eNOS的表达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实验提示,内含子源性microRNA与转录因子共同参与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其相关性基因的表达调节,可能是众多真核细胞中某些疾病相关性基因表达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19.
酶法提取金乌贼墨汁中黑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乌贼墨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等五种酶提取黑色素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水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碱性蛋白酶酶解金乌贼墨汁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底物浓度2%、水解温度50℃、pH值为7.4,加酶量4200U/g和水解8h的条件下进行水解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20.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21~25 nt的非编码内源性蛋白质的RNAs,它们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一系列生理进程,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并与多种疾病相关。随着研究人员对microRNAs参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为人类某些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该文总结miRNAs在调控心血管疾病发生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miRNA与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梗死、高血压、心率失常等的关系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