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生物分类学的新动向--DNA条形编码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肖金花  肖晖  黄大卫 《动物学报》2004,50(5):852-855
过去的一年中 ,DNA条形编码 (DNABarcoding)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新方向。DNA条形编码 ,根据对一个统一的目标基因DNA序列的分析 ,达到物种鉴定的目的 ,它操作的简便性和高效性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加快物种鉴定和进化历史研究的步伐 ,但国际上对此的争论也不少。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编码的原理、操作过程及最新进展 ,讨论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佩妃延腹小蜂Philotrypesis pilosaPhilotrypesis sp.是寄生在对叶榕Ficus hispida L.上的同属非传粉榕小蜂,二者可能拥有最近共同祖先。榕小蜂利用嗅觉对寄主榕树的专一性识别可能是其产生交配前隔离的重要机制,Or83b-like基因是一类在不同昆虫间高度保守的非典型嗅觉受体基因,研究其内含子序列对解决近缘种的物种形成和进化方向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PCR法对这两种小蜂的Or83b-like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两种小蜂的Or83b-like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一致度非常高,分别为98.2%和99.03%,内含子序列平均一致度也很高,为84.5%左右,进一步证明二者亲缘关系很近。我们在P. sp.的Or83b-like基因部分内含子序列中发现个体内及个体间具长度杂合现象(LVHs),但P. pilosa却不存在。据此推测,P. pilosa为进化上已经趋于稳定的物种,而P. sp.则没有完全稳定。  相似文献   
53.
在最近提交的天目山姬小蜂科的报告基础上,本文再次对浙江该科昆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根据从天目山采集的标本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馆藏标本。研究了分属于姬小蜂科4个亚科的20属35种。文中提供了亚科,属及物种的检索表,同时还提供了关键性状的扫描电镜照片,每个物种均附有最新的寄主记录和分布记录。根据现有材料,对浙江姬小蜂科昆虫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XML—实现DELTA在INTERNET发布和跨平台操作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专家把DELTA格式和DELTA系统应用于各种生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中。随着技术的更新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 ,DELTA不适于Internet发布和跨平台操作等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可扩展置标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一门新兴的面向Internet的置标语言 ,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应用XML正好可以弥补DELTA的这一不足。本文着重介绍了XML语言的技术优势 ,探讨了根据DELTA数据格式 ,将XML应用于DELTA系统的方法 ,并以小蜂总科为例给出了相应的XML描述文件。  相似文献   
55.
姬小蜂为寄生蜂的演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姬小蜂分类中,盾纵沟是一个重要性状, 曾被用来区分亚科、族、属及种。非同源性相似形态特征的存在使得物种准确鉴定存在困难。从盾纵沟形状上,可疑瑟姬小蜂Cirrospilus ambiguu 和双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bimaculatus应介于瑟姬小蜂属Cirrospilus 和潜蝇姬小蜂属Diglyphus之间。确定这两种姬小蜂的系统发育位置将有助于分析盾纵沟的演化模式。本文用贝叶斯方法分析了线粒体COⅠ 部分序列、核糖体ITS1 序列及核糖体28S D2 区部分序列等3个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可疑瑟姬小蜂应被移到潜蝇姬小蜂属中; 研究结果支持潜蝇姬小蜂属是单系,而不支持瑟姬小蜂属是单系。结合28S D2 区部分序列的贝叶斯分析结果,分析了在姬小蜂亚科中盾纵沟的演化模式。结果显示,完整且延伸到中胸背板后缘的盾纵沟代表其原始类型;完整且延伸到三角片的盾纵沟类型分别出现在5个独立的枝上,代表了该特征5次独立的演化;不完整的盾纵沟类型出现在4个独立的枝上,表明该类型独立演化了4次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长尾小蜂科长尾小蜂亚科螳小蜂属Podagrion Spinola,1811,描述1新种短脉螳小蜂Podagrion breviveirus sp.nov.及2新纪录种拟螳小蜂Podagrion isos Grissell & Goodpasture和喀拉拉螳小蜂Podagrion keralensis Narendran。新种短脉螳小蜂Podagrion breviveinus sp.nov.与其它两种的主要区别是:触角棒节不膨大,棒节长度明显短于B.F7长度之和;并胸腹节2条亚中脊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前翅缘脉为后缘脉的8倍;产卵鞘长度约为体长的1.5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小蜂科的一新纪录属,连褶金小蜂属Lyubana Boucek,描述了3个新种:廖氏连褶金小蜂L.liaoi sp.nov.、长腹连褶金小蜂L.longa sp.nov.和长节连褶金小蜂L.prolongata sp.nov.。模式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58.
金小峰科一新属一新种(膜翅目:小蜂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一新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角颊金小峰属Neocoruna新属 属征:头具粗略刻点;背面观宽是长的2倍多,明显宽于胸部;具后头脊;上颊后缘光滑。触角着生处接近头顶;柄节远远超过单眼群;触式11263;各索节向端部依次缩短,第六索节近方形。触角洼深,中间具隆起的脊,后者高不超越颜而。唇基宽大,下缘中央凹入。颊下缘具宽大岫凹陷,侧面观呈三角状,前缘具脊,后下角具一角状突起。齿式4。  相似文献   
59.
黄大卫 《昆虫学报》1988,(3):321-322
在以前的许多文献中,克氏金小蜂属Trichomalopsis Crawford采用学名Euptero-malus Kurdjumov,中名作悠金小蜂属。经Kamijo,Grissell等人研究认为Trichoma-lopsis是该属的有效名称,Eupteromalus是次异名。为了避免混乱,我们将该属的中名改作克氏金小蜂属,意在强调Crawford的命名在命名法上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60.
榕小蜂的雌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表型差异,以至于很难将雌雄个体彼此联系在一起.以对叶榕传粉榕小蜂作为材料,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软件(WGCNA),对榕小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分别用蓝色、蓝绿色、棕色、绿色和黄色标识,其中2个模块偏爱在雌蜂中表达,3个模块偏爱在蛹中表达.基因本体(GO)分析发现在蓝绿色和黄色表达模块中发现3个功能富集的基因集合.在蓝绿色基因表达模块中发现2个基因集合,分别与细胞周期和核苷酸结合活性有关;在黄色基因表达模块中发现1个基因结合,与细胞分化有关,尤其是与神经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