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基于1960—2014年松嫩草地13个气象站点的日值记录数据,计算与区域水旱寒热灾害、植被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14个极端气候指数;利用线性趋势法、间断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Sen斜率估计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松嫩草地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势与时空格局.结果表明: 表征极端高温指数的夏日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暖持续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表征低温指数的霜日日数、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冷持续指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区域变暖趋势显著;区域极端低温的增幅大于极端高温的增幅,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昼;1970—2009年区域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明显,各指数突变也集中发生在这一时期;表征极端降水的各指数变化趋势不显著,普通日降水强度和持续干燥指数呈下降趋势,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年湿期降水总量和持续湿润指数呈微弱上升趋势,表明区域气候呈微弱的暖湿化特征;松嫩草地南部和北部地区是对气候变暖响应最显著的区域;对极端降水指数而言,各指数南北分异特征明显,区域北部以变湿为主要特征,而南部则以变干为主要特征,尤其是区域西南部的干旱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32.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变化。 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31省份150个监测点62857名居民。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谷类食物的摄入情况。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中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2010-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35.4 g,城市(279.8 g)显著低于农村(388.6g),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谷类摄入量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65.7 g、282.2 g、371.6 g、 426.8 g。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杂粮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最为明显。相比于1982年,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72.4 g(33.8%)。结论: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需要引导居民合理摄入谷类食物。  相似文献   
733.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保护敏感自然生态系统免受人类干扰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外界压力和反映系统自组织能力的生物、物理、化学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良好的指示作用.本文综述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所承受的压力评价指标,并探讨了优先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34.
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是细胞永生化过程中一个重要分子事件,端粒酶活性表达是维持人染色体端粒长度、抑制细胞进入老化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利用最新的端粒酶PCR-ELISA半定量技术,检测永生化早期阶段人胚鼻咽上皮细胞中端粒酶表达的情况,探讨EB病毒在人胚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EB病毒诱导老化前期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端粒酶表达,从而促使人胚鼻咽上皮细胞逃避老化期、进入永生化早期阶段.此外,我们还首次发现,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依赖于EB病毒LMP1蛋白的表达水平和LMP1分子的完整性,LMP1可能通过诱导端粒酶活性表达促进人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我们的实验为进一步探讨EB病毒诱导人胚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35.
刘军  刘政  周一云 《生命世界》2012,(10):38-39
当了解了鲸鱼的进化过程,回过头来我们再来探究孔望山附近发现的这具鲸鱼脊椎骨化石的身世之谜。——这具鲸鱼骨骼化石形成的年代?在自然地质条件下,被埋藏的生物体要形成化石,至少需要一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少于这个时间石化就不完全。从这具鲸鱼  相似文献   
736.
《食品卫生与检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有效提高课程实验的水平,进行了开放性、自主性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本论文从实验教学的现状,开设开放性、自主性实验的必要性,以及开放性、自主性实验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展开了阐述。从实验试行的成果反馈以及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开放自主性的实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理论课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且培养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37.
利用扫描电镜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成虫触角感觉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月扇舟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外侧面覆盖有鳞片,绝大部分触角感觉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外侧面。雌、雄蛾触角上均存在以下8种感觉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各种感觉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的分布大体相同,但数量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38.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精细地物信息提取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热带地区生态系统复杂,为精细地物信息提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极易产生"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现象。研究以地处热带地区的海南岛精细地物遥感信息提取为例,在综合分析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空间分布、斑块形状等基础上,构建和优化了水陆指数WLI(Water and Land differing Index)、乔灌草指数GSI(Grass and Shrub differing Index)、旱地-沙地指数SSI(Field and Sand differing Index),并结合新型通用植被指数VIUPD(Vegetation Index of the Universal Pattern Decomposition Method)及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等多源数据,提出基于决策树的面向对象遥感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要提取的对象,明确对象类别与对象隶属关系,然后逐层逐项的提取天然林、橡胶林、浆纸林等地物信息。结果表明,综合提取的精度达88%,相比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精度(66%)提高22个百分点,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39.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及其妊娠结局。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40例以及重度组35例。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结果:重度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轻度组和中度组缩短,而纤维蛋白原(FIB)较轻度组和中度组升高(P0.05),且中度组FIB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小板数量(PLT)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PLT低于轻度组,而MPV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胎盘早剥、剖腹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呼吸窘迫的发生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从而有利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预测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40.
目的:了解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对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影响。方法: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某两所寄宿制中学选取952名中学生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食用的营养健康功效研究。1所学校的学生为食用组(451名),1所学校的学生为对照组(501名)。对照组学生正常饮食,食用组学生每天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馒头或面条)1餐,连续食用6个月。在食用前后分别对所有参与学生开展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实验室检测(血糖、血红蛋白、血脂、尿钾)。结果: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6个月后,食用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营养不良率及血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用组学生的尿钾在食用后上升(P<0.05);排便用力情况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用马铃薯全粉含量约30%的主食可适当升高中学生的尿钾水平,对中学生的营养和健康无其他影响,可部分替代传统的主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