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时域反射仪(TDR)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间土壤蓄水量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时段内土壤水分呈低-高-低的单峰变化.杜仲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显著,且不同季节变化规律各异:根据土壤水分的季节消长和物候变化趋势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土壤水分积累期和消耗期;按降雨量的季节分配可将土壤水分变化分为干季和湿季两个时段.土壤蓄水量与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饱和水汽压差(VPD)、降雨量(R)显著相关(P<0.05),降雨量是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是大气温度.次降雨后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呈显著的双曲函数关系(P<0.05),土壤蓄水量与雨后干旱天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在次降雨后的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损失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712.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反映生态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保护敏感自然生态系统免受人类干扰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耗散结构理论表明,外界压力和反映系统自组织能力的生物、物理、化学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良好的指示作用.本文综述了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所承受的压力评价指标,并探讨了优先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13.
甜菜夜蛾对虫酰肼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对虫酰肼的抗性生化机制, 采用活体测定法测定了甜菜夜蛾虫酰肼敏感种群、汰选种群和武汉自然种群体内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以及与表皮形成相关的表皮酚氧化酶(PO)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汰选种群和自然种群CarE比活力分别是敏感种群的1.20和2.67倍, GSTs比活力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34和0.96倍。汰选种群CarE的Km值与敏感种群相比差异显著, 但Vmax值无明显差异; 自然种群Km值和Vmax值与敏感种群、汰选种群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在迁移率、谱带数目、酶带染色深浅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分析结果与CarE活力测定、酶动力学研究结果相符。与敏感种群相比, 汰选种群CAT和POD比活力差异不显著, SOD比活力显著增高; 自然种群3种酶比活力均显著增高; 自然种群和汰选种群均是SOD酶活力的变化较CAT和POD明显。汰选种群PO和几丁质酶比活力比敏感种群分别上升了37.64%和27.37%, 自然种群比活力分别上升了59.63%和60.29%。自然种群和汰选种群PO酶动力学常数均与敏感种群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1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76、1989、2000和2005年遥感影像以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象站的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1976—2005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结果表明:1976—2005年间,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草地、居民地面积的增加以及森林、湿地、沙漠、冰雪面积的缩减;从景观水平上看,研究区斑块个数、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指数均有所增加,香农多样性指数减小;从类型水平上看,该区各景观组分的异质性指数及其变化过程均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研究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湿地面积萎缩的负效应以及流域蒸发量减小和空气湿度增加的正效应. 1976—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面积由415.7 km2降至297.4 km2,降幅达28%;蒸发量的年均降幅为0.91 mm;空气相对湿度的年均增幅为0.037%.  相似文献   
715.
在脉冲电泳(pulsed-field gel elctrophoresis,PFGE)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分子量标记有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esl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的染色体完整DNA。其中,啤酒酵母(如菌株YNN295)有16条染色体,分子量变化范围为0.25Mb~2.2Mb(McCluskeyelal,1990),适于作为小于2.2Mb的染色体DNA的分子量标记;粟酒裂殖酵母(如菌株972h-)有3条染色体,分子量…  相似文献   
716.
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微克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戢福云  余其兴 《遗传》2000,22(4):258-261
自1981年染色体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创建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动植物遗传学、医学、进化学等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构建特定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的DNA文库、制备染色体描绘探针池以研究染色体重排和染色体进化等。本文对该技术的产生、发展及某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 Since chromosome microdissection and microcloning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in 1981,it has been wide ly used in genetics,medicine,evolution and other fields,mainly in establishing chromosome or chromosone specific region DNA libraries,preparing chromosome painting probe pools to study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 and evolution.In the paper,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17.
目的构建重组人ASCT2胞外域ECL2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优化其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的条件,并获得纯化的ECL2蛋白。方法以PCR方法扩增编码ECL2的DNA片段,插入至pET-41b载体中,构建ECL2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菌,优化可溶性表达条件,GSH—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并鉴定,与MCF-7细胞结合活性的测定。结果免疫印迹显示,ECL2融合蛋白既表达于包涵体中,也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随IPTG浓度的增高,可溶性表达水平提高;培养温度为28℃和33℃时可溶性产物高于37℃;而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至12h以上,可溶性表达量下降。可溶性表达优化条件为:温度33℃、IPTG浓度0.4mmol/L、诱导时间4h。经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ECL2蛋白并具有与MCF-7细胞结合活性。结论优化了ECL2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条件,通过亲和层析一步法可获得高纯度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718.
北京建成区外来植物的种类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种植外来植物已成为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开展城市建成区外来植物种类构成的研究, 可为城市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及绿地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 调查了北京市五环以内的乔木样地1,050个, 灌木样地797个, 草本样地2,228个, 共记录外来维管束植物80科208属324种。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 北京建成区植物的外来种比例高达53%, 其中64%的国外外来种来自美洲和亚洲; 不同生活型植物中以常绿植物和藤本植物的外来种比例最高。根据其盖度、密度和频度值, 北京建成区主要外来种有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圆柏(Sabina chin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皮松(Pinus bungeana)等15种, 部分外来种已成为建成区绿地的优势植物。外来种比例最高的绿地类型是观赏性要求较高的公共设施绿地。外来植物属的区系地理分布很广泛, 与北京建成区的乡土植物相比, 热带成分的比例增加而温带成分的比例降低。北京建成区外来植物的种类构成特点反映了城市建成区为了增加观赏植物种类而人为引入大量外来植物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19.
整合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 依法建设国家公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自2000年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与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各类保护区得到快速发展,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多、面积小,且交叉重叠、孤岛化严重,保护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我国生态安全的要求。为了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国家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得到政府各部门与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怎样的国家公园体制,又如何与现有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协调,还没有明确的思路。本文拟在分析国际上不同国家公园的定位与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保护区发  相似文献   
720.
连栽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结构及持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海南岛4代连栽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连栽措施间,桉树人工林的结构、组成及其林下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桉树连栽措施对林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桉树林生长特征上,第4代比第1代桉树林在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上分别降低了43.4%、33.7%和42.7%;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桉树林下植物种类的数量随着连栽代次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在凋落物持水性能上,第1代桉树林下凋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最大,要比第4代高30.0%以上,但是最大持水率在不同连栽代次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土壤持水特征上,随连栽代次增加,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而孔隙度、渗透速率以及持水量明显降低,其中1代桉树和3、4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连栽措施明显改变了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持水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