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87年10月15日,在武汉市动物园一只丹顶鹤胆囊中检获复殖目、后睾科、次睾属吸虫13条。经与本属相近虫种的比较研究定为一新种,并命名为鹤次睾吸虫,新种Metorchis grusi sp.nov.。  相似文献   
42.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红肉品种‘大红二号’的花芽、果实和枝条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68.68 Gb原始数据(Raw data),从头组装获得239 152条转录本和162 519条unigene,约53.74%的unigene得到注释。分别在43 506条和16 251条unigene中检测到600 283个SNP位点和56 147个SSR位点。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火龙果不同组织Fl510、Fl513、Fl514、Fl518、F711、F715、S513、S419中分别有31、7、5、152、17、63、17、8个特异表达的unigene。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了一些组织特异的GO条目和代谢通路,如在Fl510中富集的类萜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等。本研究还对参与花发育的候选基因进行了鉴定和表达分析,他们包括COL基因、FT-like基因、分生组织决定基因和器官决定基因等。  相似文献   
43.
从乳突拟耧斗菜(Paraquilegia anemoides)乙醇提取物的非碱部分中分得两个二萜类化合物:ent—考兰烷—16β,17—二醇和拟耧斗菜素(paraquilegin)。其中拟耧斗菜素是一新化合物,其结构经光谱解析和化学方法证明为ent—17—咖啡酰氧基-考兰烷—16B-醇。  相似文献   
44.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45.
研究骨髓功能和形态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由于骨髓分布的特殊性,用一般局部检查方法对其全貌很难了解。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骨髓造血细胞分布的观察,对了解骨髓造血的特点,进而对探讨病理情况下骨髓扩展或缩小等变化规律很有价值。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已积累了许多动物部分骨的骨髓组织学检查资料,但关于狗的骨髓分布情况的系统检查资料尚属少见。到目前为止,文献中较大面积作狗骨髓造血细胞分布的研究有:Oehlbeck等(1932)检查了四肢骨、肋骨,脊椎骨;Huggins等(1936)检查了后肢骨、骨盆骨;桥本  相似文献   
46.
47.
48.
Weber和Bray发现了耳蜗微音器电位,耳蜗电生理才得到发展。本世纪50年代,Bekesy对耳蜗基底膜及其邻近结构的运动进行了解析,提出了众所周知的行波学说。他还证明耳蜗内存在两种静息电位。这些,都对耳蜗电生理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60年代,Davis研究了几种耳蜗电现象的相互关系,提  相似文献   
49.
核糖核酸一级结构的研究,近十几年有了很大进展。继1965年Holley用紫外吸收法,首次测定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一级结构之后,Sanger等人用灵敏度更高的放射性同位素体内标记的方法,测定了其它小分子量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近几年,Randerath等用高  相似文献   
50.
在10名正常被试者的20只耳,用不同强度的短声测定了脑干听觉电反应(BSR)的7个波的潜伏期(数值见表1),结果表明,各波的潜伏期都随刺激声强的减弱(80到0 dB)而延长,且呈直线函数关系,并且这种延长主要来自1波。由每个被试者两耳所诱发的 BSR 各波的潜伏期及其与刺激声强的变化关系都较为恒定和对称。V 波振幅较大,出现率较高,接近主观听觉阈值,是 BSR 中的主波,其潜伏期(声强80 dB 时为5.7±0.6毫秒)如明显超出此范围(6.3毫秒)或两侧不对称时,应考虑为异常。我们还在半数测试例中记录到Ⅷ波,关于它的生理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