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易感性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将病毒通过滴鼻接种实验猴,观察感染后动物的临床症状,采血、咽拭子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动物表现轻度食欲下降、一过性体温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检查感染急性期动物肺组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明显,肺泡受压变形,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改变,感染后14 d动物血清IgG抗体水平较感染前升高4倍。结论H5N1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22.
高虹 《生物学通报》1997,32(7):24-26
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人由古猿演变而来的见解得到公认,但此演变的若干中间环节当时还不清楚。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补上了这些缺失的线索。从20年代到70年代人类学家在东部非洲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一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分别有南猿非洲种(A.africanus)、南猿粗壮种(A.robustus)、南猿鲍氏种(A.boiscei)和南猿阿法种(A.afarensis)。南方古猿身高1.2m左右,脑容量440~500ml,已能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活动在400一200万年前,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类。南方占猿演化出早期人类——人属(Homo).人属的演化分…  相似文献   
23.
从人胚胎肝组织中分离纯化出总RNA,在总RNA中提取mRNA,经逆转录得到cDNA第一条链,并以之为模板和相应寡聚脱氧核苷酸为引物.进行PCR合成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m disulfide isomerase,PDI)cDNA基因,将所得cDNA克隆到质粒pUCl8上,转化大肠杆菌DH5a细胞,进行诱导表达筛选和活性筛选。将筛选的基因克隆到载体pBV220上,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产物以溶解形式在胞浆中表达。表达产物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分离,产物的纯度与活性分别为90%、1100u/g。  相似文献   
24.
嵌合分子VEGI~+的构建、表达及其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新成员,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抑制肿瘤生长。通过PCR方法将CTTHWGFTLC与VEGI23-174氨基酸相连,构成嵌合分子VEGI+。原核表达的VEGI+经过纯化后,以非重折叠的沉淀形式进行活性实验,VEGI+能够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对于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5mgL组抑瘤率99.7%,10mgL组抑瘤率96%,25mgL组抑瘤率83%。实验说明VEGI+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对移植瘤的早期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高虹  陈圣宾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12,32(21):6767-6775
文化林是指村民按照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自觉保护和管理的森林,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功能。目前国内外对文化林物种多样性研究主要为定性描述,缺乏对文化林和非文化林生物多样性的定量比较及差异来源分析。利用物种多样性加性分配方法,将总的Gamma 多样性分成样格内的Alpha多样性以及样格间、样方间和林型间Beta多样性,对中国亚热带地区3个村落文化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进行物种多样性的多尺度分析。调查发现:(1)文化林共有维管束植物296种,以苦槠,樟和米槠为优势种,非文化林共有维管束植物189种,以杉木、马尾松和毛竹为优势种。文化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显著高于非文化林,草本层和藤本层物种数差异不显著。(2)Beta多样性随尺度增大而增加,林型间Beta多样性最高,占区域总Gamma多样性的41.9%-62.8%,其次是样方间Beta多样性(18.6%-31.9%),对区域多样性贡献最小为样格内Alpha和样格间Beta多样性。(3)林型间的多样性对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贡献中,文化林占主导作用,乔木层占54.4%-81.0%,灌木层占51.2%-60.2%,草本层占42.9%-64.1%,藤本层占49.9%-62.2%。(4) 物种累积-面积曲线表明,在各个尺度上,文化林物种多样性始终高于非文化林,从而在相同面积下保护了更多的物种。加性分配模型在多个空间尺度上阐明了Alpha和Beta多样性的变化,突出了文化林对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贡献,对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的决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水稻粒长基因GL3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析水稻粒长的遗传机制,以大粒水稻品种‘80018-TR161-2-1’和小粒水稻品种‘日本小黑稻’及其F2代200个株系和F2:3家系为材料,分析水稻粒长的遗传学性状。结果表明,谷粒长度的分离比在F2及F2:3家系中都表现为3:1,长粒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GL3。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结合群体分组混合分析的方法,将此种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SSR标记PSM379和RM16之间,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0cM和11.2cM。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制备具备完整空间构型且纯度在90%以上的灭活HIV-1病毒,用于HIV疫苗研究。方法应用化学制剂2,2’-dithiodipyridine(aldrithiol-2;AT-2)灭活HIV-1病毒,对灭活的病毒超速离心浓缩并洗涤去除灭活用的化学制剂AT-2。采用分子筛技术去除灭活病毒中残存的杂质蛋白质。结果 250μmol/L AT-2与HIV-137℃作用1 h可以彻底灭活病毒的感染性,同时保留病毒的免疫原性。灭活的病毒纯化后检测不到AT-2的残留,检测牛血清蛋白残余量低于50 ng/mL。结论灭活的HIV-1病毒经过纯化后纯度达到95.6%,可以满足作为HIV疫苗研究的免疫刺激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8.
转基因动物作为研究代谢调节、分化、发育中有关基因功能的工具已在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因转基因动物的准确、经济、实验次数少和显著缩短实验时间等优点,现已成为一种进行"快速筛选"和药物非临床前安全评价的的手段。本文将对毒理学研究方面常用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进行阐述,旨在更全面的了解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技术培育应用于毒理学研究方面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的制备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激动剂药物在PPARα转基因小鼠体内对肝肾功能、血脂指标的影响,以评价该模型能否能应用于药效学研究中。方法选择27只6周龄的PPARα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一个月,随机分成3组,9只/组,分别为对照组1,高剂量组(非诺贝特60 mg/kg)和低剂量组(30 mg/kg)。同时选择9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2。连续灌胃一个月,在动物给药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并观察动物的一般生长情况。结果①给药后各组比较:与对照组1比较,非诺贝特各剂量组在PPARα转基因小鼠体内均能明显升高血脂中CHO和HDL-C(P〈0.05),明显降低TG(P〈0.05)。各组之间的体重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②给药前后比较: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LT、AST、ALP、BUN、TG(P〈0.05);能明显升高CHO、HDL-C(P〈0.01)。而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LP(P〈0.05);能明显升高CHO、HDL-C(P〈0.05)。结论 PPARα转基因小鼠评价PPARα激动剂药物比常规C57BL/6小鼠更敏感,是一个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筛查中国恒河猴Mamu-A*01基因,比较中国恒河猴和印度恒河猴的Mamu-A*01基因序列和功能是否相同.方法 PCR方法检测128只中国恒河猴,用特异性引物扩增Mamu-A*01基因,将PCR扩增后的产物克隆测序后与印度恒河猴的Mamu-A*01基因进行同源比对;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ELISPOT) 方法分别检测5只Mamu-A*01基因阳性和5只阴性恒河猴针对SIV、SHIV抗原肽p11C的特异性CTL反应.结果 共筛查出5 只Mamu-A*01基因阳性恒河猴 (3.91%),经测序分析后与印度恒河猴的同源性可达99.1 %.这5只均为SIV/SHIV感染恒河猴,其中四只SIV感染的猴的ELISPOT结果显示针对p11C的高频CTL反应,斑点数在500-1400/106 PBMCs之间,而另1只SHIV感染的恒河猴及5只阴性猴没有斑点出现.结论 中国恒河猴含有Mamu-A*01基因,基因频率有区域性差异,中国恒河猴的Mamu-A*01可提呈特异性抗原肽p1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