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杉木木材形成过程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凤  高燕  杨立伟  施季森 《遗传》2007,29(4):483-489
为了获得杉木木质化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 本研究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 以杉木突变体独干杉无性系为测试方(Tester), 正常的句容0号无性系为驱动方(Driver), 构建了正向差减文库, 获得了618个克隆。利用通用引物T7和SP6进行PCR及EcoRⅠ酶切鉴定文库重组子, 同时, 利用点杂交技术, 以正向差减、反向差减及未差减的测试方和驱动方四种探针, 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阳性克隆。用定量PCR对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260个单一ESTs中60%的与已知蛋白具有显著同源性, 可分为4个主要类别: 新陈代谢、细胞壁生成和结构重构、信号传导和胁迫。系统分析参与杉木木材形成的基因对了解木质部分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是了解木材形成遗传控制的直接信息来源, 也是改良材形和纤维性质的潜在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2.
五莲杨(Populus wulianensis)为山东特有种,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以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五莲杨种群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建立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来描述其种群的结构特征,使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运用数量动态指数定量描述种群的数量动态特征,并采用谱分析方法揭示种群年龄结构更替过程的周期性和结构的波动性。结果表明:(1)五莲杨种群龄级结构呈基部极宽顶部狭窄的金字塔形,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Ⅲ型,幼龄个体数量丰富但存活率极低,种群增长性低;(2)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呈现"降低-增长-降低-增长"的复杂动态变化,种群在Ⅰ龄级死亡率最高;(3)生存分析表明该种群生存力低,具有前期锐减,中期和后期衰退的特点,呈现衰退特征;(4)种群数量动态指数显示种群呈增长趋势,但种群稳定性差且抗干扰能力弱;(5)谱分析表明该种群除受到基波影响外还受到个别小周期波动的显著影响。繁殖策略、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是限制五莲杨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建议对五莲杨种群进行原地保护的同时,通过输入实生苗防止种群在多个世代后因无性繁殖而导致抗性和遗传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53.
曹晓杰  曹伟  张悦  郭佳  高燕 《植物研究》2022,42(5):753-761
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区系的起源、种系分化及演化进程,推进特有植物保护工作,本文对东北地区内分布的中国特有植物、东北地区特有植物和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科属结构、生活型组成、区系特征和地理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共有中国特有植物289种、东北地区特有植物109种、长白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154种、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16种、蒙古草原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10种、华北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20种。②各类特有植物中均以草本植物种数最多,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乔木、灌木和藤本相对较少。③中国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山脉和长白山山脉。④东北地区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地区与东北地区主要山脉走向一致,说明东北地区特有植物以山地起源植物为主。⑤长白植物区系地区植物特有性较强,表现出区系较为成熟的性质。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地区、蒙古草原植物区系地区和华北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性较弱,表现出区系较年轻的性质。⑥长白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山脉和长白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上。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在区内分布较均匀,华北植物区系地区和蒙古草原植物区系地区特有植物在区内分布较零散。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红花黄色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FBG、2h PG、Hb A1C、Cys C、Hcy、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FBG、2h PG、Hb A1C、Cys C、Hcy、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hBNP)对脓毒症小鼠脑病理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应,明确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在CLP手术后6小时皮下注射rhBNP,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被作为对照,连续14天,每日一次。通过旷场实验,评价动物基础运动状态、探索能力和焦虑情绪;采用条件相关恐惧实验,检测动物情景相关记忆能力变化。TUNEL染色检测动物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动物海马组织TNF-α、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在旷场实验中,与Sham+Veh组小鼠相比较,CLP+Veh组小鼠表现出平均运动速度(P0.0001)、5分钟穿格次数(P0.0001)和中央区域运动时间明显下降(P0.0001)。与CLP+Veh组小鼠相比较,CLP+rhBNP组小鼠旷场中平均运动速度(P=0.35)和5分钟穿格次数(P=0.064)无显著变化,中央区域运动时间明显增加(P=0.0005)。在条件相关恐惧测试中,与Sham+Veh组小鼠相比较,CLP+Veh组小鼠表现为僵直时间比例明显减少(P0.0001)。与CLP+Veh组小鼠相比较,CLP+rhBNP组小鼠表现为僵直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014)。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表现出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rhBNP治疗可以明显的减轻脑病理变化,并且通过抑制Caspase-3上游信号通路TNF-a-Caspase-8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结论:rhBNP对SAE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6.
豚草(Ambrosia antemisiifolia L.)入侵广东以来蔓延迅速,为了有效抑制豚草进一步扩散蔓延,调查了豚草及其天敌在广东省的发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目前广东省豚草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粤北韶关及清远地区,粤西肇庆市封开县,粤东北梅州地区。广东省豚草的天敌昆虫主要有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a W.和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其中豚草卷蛾的分布范围较广聚萤叶甲广泛,但其控害作用有限,显著低于广聚萤叶甲。最后讨论了豚草扩散与公路交通的关系,并比较了豚草两种天敌的防控潜力。  相似文献   
57.
高燕  盛广为  沈嘉祥  肖春 《昆虫知识》2012,49(5):1298-1303
室内测定了三叶蔓荆子(Vitex trifolia(L.))叶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非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叶蔓荆子的不同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氯仿和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均有一定的拒食作用。4种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力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醇提取物。选择性试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菜蛾24、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 520、3240mg.L-1。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乙酸乙酯提取物(10000mg.L-1)3d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植株上3龄小菜蛾的虫口减退率可达72.76%。  相似文献   
58.
首次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迁入路径及天气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超级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并随季风远距离迁飞扩散,4月23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首次发现并确认该虫幼虫发生为害,对当地玉米等粮食作物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运用基于WRF模式的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和GrADS气象图形软件,模拟了入侵广东的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及天气背景场。结果表明:按照幼虫发育历期推算,首批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广东的时间可能为4月8日~13日;在此期间,越南北部及华南地区的西南低空急流可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提供运载气流,而风切变、降雨和下沉气流为草地贪夜蛾的迫降提供便利条件;4月9-10日存在草地贪夜蛾的有效迁飞路径,入侵广东省增城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有效虫源地分布在越南及老挝北部。本研究为华南地区草地贪夜蛾春季迁入种群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赤霉素(gibberellins)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本文运用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建立了一套旨在分离差异表达cDNA的差异显示方法。以籼稻珍汕97 B为材料,将赤霉素GA_3处理后的苗期水稻与对照的cDNA片段进行比较,鉴定了15个差异cDNA,并将它们从测序胶中回收和再次扩增获得差异表达的cDNA;用其中一个差异cDNA片段DDF1为探针的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证实,DDF1所对应的基因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可被高浓度的GA_3诱导并获得高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一种电离测量法14G尿素呼气试验,用于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口服14C尿素胶囊后,呼气14CO2直接采集于Ca(OH)2干粉垫上,14C吸收量以双盖勒计数检测.结果与经典液体闪烁测量法比较.8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和102例阴性病人接受验证试验.结果电离测量法诊断的准确性为略低于液体闪烁测量法的,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92.3%和96.2%,P>0.05),标本重复测试结论变更率略高于液体闪烁测量,差异无显著性(6.0%和2.2%,P>0.05).结论电离测量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可用于医生办公室现场快速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