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他汀类药物能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治疗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途径尚不明确。近期研究表明,长非编码lnc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的异常表达与DCM的病理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为比较经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干预的糖尿病大鼠与常规治疗大鼠的心肌损伤程度差异,探讨瑞舒伐他汀对DCM的治疗途径和潜在靶点,本文提取DCM大鼠心肌组织总RNA,制备lncRNA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表达呈显著差异的靶点基因有770个被上调,884个表达下调,主要与改善代谢紊乱、调节心肌细胞与胶原纤维的比例、减轻心肌损伤与运动负担、预防自主神经及微循环病变、改变生物进食习惯等功能相关;所参与的信号通路则主要富集在感官途径、信号传导、脂质代谢等方面。提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调节这些lncRNA,参与糖脂能量代谢与离子平衡、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改善高糖毒性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等治疗途径,发挥治疗DCM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环境友好型闪烁液应用于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149例患者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均分别采用环境友好型和传统液体闪烁液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结果。结果应用环境友好型闪烁液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应用传统型闪烁液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果符合率为97.99%。结论环境友好型闪烁液对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无明显负面影响,可替代传统闪烁液。  相似文献   
33.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真  高燕萍  杨金水 《遗传》1999,21(4):63-65
衰老是一种器官或组织逐步走向功能衰退和死亡的变化过程〔1〕。它除了代表器官或组织生命周期的终结之外,在发育生物学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叶片的衰老是植物的一个重要发育阶段。在这段时期内,植物在成熟叶片内积累的物质,包括大量的氮、碳有机化合物和矿物质,将被分解并运送至植物其它生长旺盛的部分,其中大部分被转移到种子内,为下一代的生长做好准备〔11〕。对于产生种子的作物,包括绝大多数农作物,这种转移使营养重新分配,对植株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是十分必要的〔3〕。衰老过程中,叶片细胞在组成成分上有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配对同源异型盒蛋白2B(paired-like homebox 2B,PHOX2B)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表达意义及其在HD发病机理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构建40只SD乳鼠HD动物模型,取其狭窄段和移行段与40只正常乙状结肠段进行比较.分别在HD狭窄段、移行...  相似文献   
35.
截止目前,全世界古昆虫学者共发表30余篇关于世界木虱次目Psyllidomorpha昆虫化石的文章。共记载12科、64属、123种,分布于14个国家。本文统计了世界已记载的木虱次目的化石名录、地理分布及地质年代,初步总结世界木虱次目昆虫化石的组成特征,提出木虱次目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6.
西花蓟马FranklinieU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危险性外来人侵害虫,虫体小,鉴定困难.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西花蓟马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态学鉴别、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基于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生化分类方法,并讨论了各种分类方法的优势和弊端,最后对西花蓟马的分类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基于GIS与生物气候相似性的西花蓟马在广东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蓟马Frankl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明确其在广东省的适生区域对该虫的科学监测及防治意义重大.本研究根据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气候相似距原理和ArcGIS对西花蓟马在广东省的适生性、寄主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广东省有广泛的适宜分布区,但...  相似文献   
38.
王晴晴  高燕  王嵘 《植物生态学报》2021,45(10):1064-1074
食物网主要依靠基于不同营养级间物种互作形成的上行与下行调控维持其结构。全球变化能够改变种间关系,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然而目前对全球变化改变食物网结构的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通过大时空格局与多营养级食物网研究, 发现全球变化的作用机制主要可归结为3种: 物候错配、关键种丧失与生物入侵。该文聚焦于这3种机制, 综述各种机制造成的食物网结构变化并探讨相关的进化与生态驱动因素。三种干扰机制均通过改变原有种间关系, 影响食物网调控, 改变食物网结构。不同的是, 物候错配造成的种间关系变化是由于不同物种的物候对全球变化产生非同步响应所致; 关键种丧失则使营养级间取食/捕食关系发生变化甚至缺失; 而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排除同营养级物种改变种间关系。最后, 该文提出食物网结构变化的实质是物种是否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态环境, 并据此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随着全球变化影响日益加剧, 急需继续深入探索导致全球变化下食物网结构改变的机制, 为制定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9.
一株耐铅、锌、铬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采矿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生物修复法成本低、资源广、没有二次污染,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目的】以山东省曲阜市某煤矸石山周围土壤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筛选一株同时对铅、锌、铬有高耐性且吸附能力强的菌株。【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各重金属的浓度。【结果】鉴定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MZ-11。菌株MZ-11在pH为5.5?8.5、温度为15?45 °C、NaCl质量分数为2%?8%时可正常生长。菌株MZ-11最高耐铅、锌、铬浓度高达1 000、1 200、1 600 mg/L。在培养基中铅、锌、铬3种重金属浓度分别为初始浓度(含Pb2+、Zn2+、Cr6+浓度分别为50、60、80 mg/L)、初始浓度的5倍、10倍、20倍的条件下,MZ-11对Cr6+和Zn2+的吸附比例则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大,吸附百分比均在98%?99%以上。对Pb2+的吸附比例有一个最高值,并且Pb2+的浓度为初始浓度的5倍时,MZ-11对Pb2+的吸附比例达最大值97.01%。【结论】菌株MZ-11对铅、锌、铬有高耐性和较好的吸附能力,为生物法修复矿区复合重金属污染和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