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51.
稀土元素对土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对蛴螬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施法和OECD推荐的滤纸接触法研究了稀土(ReCl3·6H2O)对豆田土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稀土对蛴螬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对照与各处理之间动物种类数、主要动物种群数量、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对照与各处理间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在稀土有效施用范围内,稀土对蛴螬的生态毒性很小,不会明显改变蛴螬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52.
灌溉频次和时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模式,2006—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冬小麦品种科农9204为试验材料,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研究了灌溉次数和灌溉时期对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相关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一次灌溉分别有利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千粒重的形成或提高;两次灌溉处理中,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60mm处理籽粒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产量有随灌溉时期后移而降低的趋势;冬小麦生育期间随灌溉次数增多和灌溉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均显著降低。综合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WUE、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  相似文献   
53.
我国食用菌的药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它们之中有些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如块菌(truffles)和羊肚菇(morels);但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如香菇、草菇、蘑菇、银耳、木耳等。由于食用菌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且味鲜可口,因此早已为人所共知的佐膳佳品。其中某些食用菌作为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发展缓慢,只是近十几年来,应用现代新技术、深入研究食用菌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才使我国食用菌在药用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分别将即有食用又有药用价值的菌概述如下: 一、香菇(Lentinus edodes) 香菇是营价值极为养丰富的“植物性食物”,作为营养上不可缺少的五种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几乎是任何其他植物性食物不能代替的。此外钙、钠磷等无机物质以及维生素B_1、B_2、B_(12)、维生素D原(麦角甾醇)含量也相当高。香菇菌丝体细胞内还含有三十多种酶和十几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54.
我国薯芋皂甙元的工业生产和资源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对我国薯芋皂素(Diosgenin)的工业生产进行了概略回顾,对各种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薯芋属植物的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55.
对花粉管中的微丝和微管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包括微丝和微管在花粉管中的分布;微丝和微管在花粉管胞质流动、细胞器运动以及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并对今后这些方面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6.
1984年11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了一个非正式会议,讨论了有关基因重组痘苗病毒作为人和兽用活疫苗的问题。会议着重研究了这种疫苗的设计、优缺点、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及WHO在协调和赞助活动方面应起的作用,与会者认为,下述几个方面应继续进行研究: 一、对疫苗效果要做进一步的分子水平的研究。重组痘苗病毒作为疫苗的效果,将取决于其诱导保护  相似文献   
57.
郎坤  刘泉汝  卞城月  刘馨惠  李全起 《生态学报》2015,35(15):5262-5268
为了探讨冬小麦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于2012—201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站采用两种种植模式(宽幅精播种植和常规种植),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溉、拔节期灌溉60 mm和拔节后10 d灌溉60 mm),研究了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宽幅精播麦田冠层温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和籽粒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拔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宽幅精播麦田生育后期的冠层温度、旗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且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推迟拔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宽幅精播麦田的WUEL,有利于实现宽幅精播麦田的节水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推迟拔节水灌溉对两种种植模式的千粒重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推迟拔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宽幅精播麦田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统筹考虑冬小麦的WUEL和籽粒产量,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宽幅精播麦田实现节水高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在山东半岛腐生真菌调研过程中,鉴定出生于枯木上的4个小球腔菌属中国新记录种:光洁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agnita,灌丛小球腔菌L.dumetorum,嘴状小球腔菌L.eustomoides和茄小球腔菌L.solani。对各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图解及讨论,并编制了中国小球腔菌属腐生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青岛农业大学菌物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59.
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机制是牛接触到一种有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从而引发的病症。其病症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肺炎和胸膜炎。这种病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内蒙古、西藏部分地区有过大范围流行,造成危害程度十分惊人,其发病病牛和带菌牛均为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源。一旦引进带菌牛,非疫区也会呈爆发性流行。近几年我县大力开展牦牛复壮工作,从各地引进野牦牛后代种畜来改良本地牦牛,在政府的支持下我镇黑帐篷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以繁育种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011年被批为我县的牦牛繁育中心,现有种公畜154头,母畜400多头。为了提高种畜的养殖质量,预防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的发生,保证我县牦牛复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站配合县站对专业合作社的种畜进行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检查,对该专业合作社的2-3岁种公畜采集血样40分,进行血样分析。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探讨Tp-e间期、P波离散度(Pd)对室性心律失常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心绞痛患者11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Tp-e间期、Pd值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的心绞痛复发情况,并判定预测价值。结果:在110例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8例(失常组),发生率为43.6 %,其中偶发室早21例、频发室早19例、室早4例、心室颤动3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失常组的Tp-e间期、Pd值都显著高于非失常组(P<0.05)。随访至今,失常组的心绞痛复发率为45.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 %(P<0.05)。在失常组中,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Tp-e间期、Pd都为影响患者心绞痛复发的重要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e间期、Pd预测心绞痛复发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在85.0 %以上。结论:心绞痛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多伴随有Tp-e间期、Pd增加,也会增加患者的复发率,Tp-e间期、Pd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复发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