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91.
目的:探讨UCF-10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胞外信号调节酶(ERK)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UCF-10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UCF组,应用TTC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ERK和JNK的活性。结果:UCF-101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JNK蛋白的活性,上调ERK蛋白的活性,并降低梗死体积、坏死和凋亡细胞数。结论:UCF-10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JNK凋亡通路、促进ERK生存通路,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2.
目的:在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模型中,检测RNA特异腺苷脱氨酶1 p150亚型(ADAR1-p150)高表达细胞系中脂肪合成的变化。方法:利用本课题组前期摸索的油酸刺激人胚胎肝细胞L-02细胞系脂肪变的条件,q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油酸刺激组和对照组ADAR1-p150表达变化;将构建成功的ADAR1-p150过表达慢病毒载体GV166-ADAR1-p150及空载体病毒GV166-control感染L-02细胞,检测感染细胞中ADAR1-p150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油红O染色和BODIPY染色观察L-02 ADAR1-p150和L-02 control细胞中脂滴形成,并进一步利用高内涵系统检测其荧光强度,对脂滴合成作定量分析。结果:L-02细胞在油酸刺激后ADAR1-p150的m RNA和蛋白水平降低;成功构建ADAR1-p150过表达慢病毒载体GV166-ADAR1-p150及空载体病毒GV166-control,q 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病毒转染GV166-ADAR1-p150后ADAR1-p150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油红O染色和BODIPY染色发现L-02 ADAR1-p150较L-02 control细胞胞质中脂滴数量减少。高内涵筛选系统检测提示L-02 ADAR1-p150组中脂滴的荧光强度明显较L-02 control组低。结论:成功构建ADAR1-p150过表达稳定转染L-02细胞系,并证实高表达ADAR1-p150能够抑制脂肪合成。  相似文献   
193.
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ndothelial monocyte-activating polypeptide Ⅱ,EMAPⅡ)是一种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等多种活性的前炎症性细胞因子。它的前体ProEMAP,与tRNA合成酶复合体中的组装成分P43亚基等同。实验表明,释放至细胞外环境的EMAPⅡ对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具有趋化,凋亡、促凝血、抗血管生成和增加对TNFα敏感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该文介绍EMAPⅡ的发现和分离、基因结构和蛋白质特性.分泌状况等一些情况。并着重讨论EMAPⅡ的生物学活性,在不同的细胞生理条件下的释放及proEMAP1I转化为EMAPⅡ等问题。最后还对该细胞因子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作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具有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及生活,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然而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枳实中药复方治疗FD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从FD的发病机制出发,对枳实中药复方治疗F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FD临床及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5.
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细胞水平上,本文从生物光子学的角度研究了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提出了激光生物刺激作用的生物信息模型。BIML假设,细胞生色团对弱激光的吸收鸡许弱激光光子象激素一样成为生物信息的载 。  相似文献   
196.
对“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的一点看法高中《生物》中关于“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其中有一操作步骤是将染成蓝色的根分成两等份,分别浸泡到盛有蒸馏水和.$量CaCI。溶液的小烧杯中,结果表明。浸泡到Cape溶液中的根...  相似文献   
197.
高云  梁燕婷  留怡勤  徐豫松  王华兵 《昆虫学报》1950,63(10):1268-1275
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捕食者的攻击,为逃避被捕食在长期的适应进化中展现出各种适应性的形态特征,体色和斑纹的适应性变化是其中重要的防御策略。昆虫多样的着色模式常用于释放警告信号或者模仿宿主植物,避免被其他动物捕食并且加速逃避学习,而且在寻求伴侣、适应地理、调节体温和抵抗紫外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功能,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鳞翅目昆虫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大量的斑点和斑纹模式常见于鳞翅目昆虫中,其生物学功能比其他动物更明显。近年来研究发现色素色和结构色是昆虫主要的着色模式,眼色素、黑色素以及喋啶类色素是影响昆虫着色最重要的色素;而昆虫的寄主、环境因素、激素显著影响昆虫多样性着色模式的形成。利用定位克隆、经典遗传连锁图谱、RNA干涉、基因组编辑、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离鉴定出了多个调控鳞翅目昆虫着色的关键基因。研究表明, TH, DDC, yellow, laccase2, ebony, AA-NAT, tan和GTPCHI是昆虫色素合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而多效性基因spz3, apt-like和wnt1以及20E诱导的转录因子E75A和spalt通过影响鳞翅目昆虫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调控黑色素的合成与沉积。本文对昆虫体色和斑纹多样性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昆虫着色类型及物质基础,以及黑色斑点和斑纹形成和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整理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着色基因的利用以及害虫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8.
【目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且有强弱毒株之分,但至今仍缺少合适的毒力标志基因来鉴定致病性SS2。本文旨在研究mrp基因型与SS2毒力的关系。【方法】通过PCR方法鉴定不同SS2菌株的mrp基因型。再通过"内标"化的斑马鱼感染模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不同mrp基因型菌株的毒力水平和mrp转录水平。【结果】根据PCR结果可将53株SS2分为mrp-A型(27株)和mrp-B型(26株)两种基因型;mrp-A型菌株比mrp-B菌株毒力偏强,且A型菌株中mrp转录水平更高。【结论】发现mrp基因在SS2中分布广泛,但不同菌株中mrp基因型不同,mrp-A型菌株的致病力更强。而且,以mrp非保守区域作为诊断靶点能有效鉴定SS2强毒株。  相似文献   
199.
【目的】对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进行改造,期望获得具有较高酶活力且酶活性质改善的高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的优良突变株,并削弱甚至解除Thr对AK的反馈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Gln(Q)316位点进行突变,高通量筛选获得活力提高明显的突变体,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对野生型(Wild type,WT)和突变体Q316P AK用镍柱纯化,进行酶动力学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获得突变体Q316P,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Q316P的V_(max)提高8.53倍,n值由2.15降低为1.29,正协同性减弱;最适温度由25°C升高至30°C;最适p H由8.0降低至7.5,半衰期由3.8 h延长至5.0 h;且在实验范围浓度内,底物抑制剂苏氨酸对突变体Q316P表现出激活作用;Q316P AK对金属离子K+和有机溶剂甲醇表现出良好抗性。【结论】获得酶活力提高、酶学性质改善的突变体,并一定程度上解除苏氨酸对AK的反馈抑制,为构建高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工程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0.
草盲蝽属中国种类纪要: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共记述半翅目盲蝽科的常见属—草盲蝽属Lygus(s.str.)Hahn中国种类共11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毛斑草盲蝽L.paradiscrepans sp.nov.,西藏草盲蝽L.tibetanus sp.nov.,萧氏草盲蝽L.hsiaoi sp.nov.;1个中国新记录种:瓦氏草盲蝽L.wagneri(Remane);以及1项新组合:将poluensis Wagner由Exolygus Wagner属移入本属。文章提供了名录、分布纪录和新种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