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87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总酚和缩合单宁作为重要组分参与并调控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其可能受到林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研究以川西亚高山6种常见植物(包括方枝柏(Juniperus saltuaria)、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 faxoniana)、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在林窗内外不同位置(林窗中心、林冠林窗、扩展林窗、郁闭林下)进行为期3年的原位分解实验,探究凋落叶总酚和缩合单宁在3年分解过程中冬季和生长季节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凋落叶总酚和缩合单宁均在分解第一年具有较高的损失速率,分别为10.76和8.5mg·d–1;林窗对酚类物质降解的影响随分解进程逐渐减弱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6种凋落叶总酚含量均在生长季降低较快,且初始缩合单宁含量较高的凋落叶在第一年冬季有较高的缩合单宁损失速率。研究表明森林林窗内的凋落叶在长期分解过程中,其酚类物质的降解受凋落叶质量和季节差异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有...  相似文献   
72.
73.
1959年4月在吉林省大安县安广,从黑线仓鼠巢采得维螨科一新种,命名为楔形维螨,新种Veigaiacuneatasp.nov。同年9月在该县合力从小家鼠巢采得巨螯螨科1中国新纪录,糙裂雕盾螨Glyptholaspisasperrima(Berlese,1905)。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血革螨属一新种,命名为狭背血革螨,新种Haemogamasusangustussp.nov.采自新疆乌苏,寄主为野兔。  相似文献   
75.
励螨科二新种和中国一新纪录种:蜱螨亚纲:寄螨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6.
本文研究了具有HollingⅡ类功能性反应,食饵,捕食者均有密度制约项的一类捕食生态系统唯一极限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文〔2〕的基础上,研究三维动力系统的Lyapunov分枝问题.放宽了文〔2〕中关于向量场函数的限制,相应地给出从空间闭轨族扰动产生孤立周期解的判定方法.应用判定定理及椭圆函数的积分技巧,研究了具有收获与投放的三种群Volterra模型,得到了存在周期轨道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8.
马立名 《蛛形学报》1996,5(1):36-41
记述裂胸螨科2新种,吴氏手绥螨Cheiroseius wuwenzheni sp.nov.和长螯肛厉螨proctolaelaps longichelicerae sp.nov.  相似文献   
79.
水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89-1993年选用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三大粪12种常用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进行了5年系统的抗药性监测研究,发现两种飞虱对药剂的敏感性年度间变化较大,分析可能与其迁飞习性有关。将我们所测的LD50与日本Nagata(1967)测定结果比较.褐飞虱对有机磷类的抗性倍数为3.22-16.12倍,对氨基甲酸酯类为5.59-9.12倍;白背飞虱对有机磷类的抗性为48.90-208.16倍.对氨基甲酸酯类为3.29-19.50倍.抗性发展速率明显高于褐飞虱。两种飞虱对菊酯类药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抗马拉硫磷的褐飞虱种群对二氯苯醚菊酯表现较高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80.
姬蜂科中国—新记录属新记录种(膜翅目)梅丽娟,邱立新,盛茂领(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沈阳110034)本文报道采自我国东北地区的姬蜂科Ichneumonidae姬蜂亚科,中国一新记录属、种。端脊姬蜂属EchthrusGravenhorst,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