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Splint在纠正CR-CO不调时对下颌骨位置变化的影响,为正畸治疗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门诊戴用Splint治疗的患者23例,在其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应用Jarabak分析法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戴用Splint治疗后,出现下颌后缩,面下1/3变长;口内表现为前牙覆盖变大,覆牙合变浅或者开牙合,可见早接触点;前后头影测量结果比较显示N-Go-Me显著增加(P0.05),后面高/前面高、S-Ar-Go和N-Go-Me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N-S-Ar和Ar-Go-Me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plint在纠正CR-CO不调时,同时改变了下颌骨的位置,使下颌骨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在正畸治疗之前,应该充分考虑下颌骨可能发生的这种变化,以便更好的确定正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2.
许多抗肿瘤药物因为水溶解性差,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影响。胶束可将药物包载到疏水核,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水溶解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给药体系。然而胶束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说需要提高其在体内的动力学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等。与此同时,如果想要在单一的胶束体系上实现多种功能,需要对载体材料进行繁杂的修饰,也是一个难题。由不同嵌段聚合物、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成的混合胶束或聚离子复合物胶束,相对于单一嵌段聚合物形成的胶束而言,物理稳定性和载药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将具有不同官能团的聚合物制备成混合胶束,可以直接方便得到多功能复合的体系。本文对混合胶束载体系统的药剂学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报道了茼蒿素类似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作用,对卵孵化的延缓作用、杀卵作用及对幼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茼蒿素类似物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产卵忌避作用,在1000μg/ml的浓度下,4号、8与、12号和20号化合物的产卵忌避作用分别为39.90%、57.90%、25.56%和47.14%;4种化合物均能延缓卵的卵化并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8号、12号和20号化合物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582.  相似文献   
134.
鱼类同工酶和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   总被引:80,自引:7,他引:73  
同工酶分析一般常用淀粉凝胶电泳进行,但它常受淀粉质量的制约,在淀粉的水解和制胶过程较难标准化,因而不易掌握,其机械强度不够也不易操作。    相似文献   
135.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患病率高且病因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并表现出兴趣狭窄与重复刻板行为。临床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衡普遍存在于ASD患者群体中并参与ASD的发病,但其中机制还有待明确。近期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间接通过其代谢产物影响ASD的发展。本综述将重点阐述两种肠道菌群代谢物——对甲酚和对乙酚与AS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潜在致病机制,以期发掘肠道菌群在ASD发病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与机理,并为AS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6.
137.
为探讨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 于2019年2月—12月, 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r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并分析不同优势树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根际效应以及与土壤养分及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明显, 峰值出现在雨季的8月, 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幅为188.68—322.75 mg·kg-1, 氮含量变幅为104.02—184.44 mg·kg-1。(2)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动态变幅在1.60—2.01之间, 其季节动态呈“V”字型变化趋势; 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动态变幅在1.63—2.10之间, 且呈“N”字型变化趋势。(3)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根际效应均表现为正效应, 且细枝柃根际效应大于岭南青冈和罗浮锥。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 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 根际效应显著, 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 细枝柃对土壤微生物量富集和截留效应更大, 有利于养分累积。  相似文献   
138.
地下水位变化对泥炭地的植被组成及多样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从而可能会深刻改变泥炭地的储碳潜力。目前,有关泥炭地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水位波动的响应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有关亚热带贫营养泥炭地地下水位对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选择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4个地下水位梯度(–4 cm、–8 cm、–12 cm、–20 cm)下的植被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探究不同水位梯度对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溶解氧含量显著增加(P <0.05)。并且,低水位(–20 c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是高水位(–4 cm)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72%。(2)地下水位显著改变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物种组成,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灌木物种数量增加,且以浅根系的杜鹃花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3)总体上,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灌木多样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 <0.05),而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不显著。(4)地下水位对植被地上总体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