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81.
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特异性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PCV2的实时PCR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PCV2DNA检测下限为1copy/μL,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6倍;分别用该法和普通PCR方法对PMWS人工发病猪的10份组织及30份血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并可以对PMWS的早期检测、预防起到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2.
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7月22~29日、2007年4月9~16日、6月2~10日和8月24~31日,作者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垂直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并增加该保护区两栖动物1新纪录--短肢角蟾.  相似文献   
183.
为了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WIF-I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收集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标本,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检测WIF-I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与普通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58例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中经nMSP法发现20例WIF-I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用MSP法只检出10例,有吸烟史组WIF-1基因的甲基化率高于无吸烟史组(P〈0.05).而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都未检测到形胆J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表明利用巢式MSP(nMSP)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WIF-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为非损伤性筛选和早期诊断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4.
中国南方汉族群体MPSI型Kpn I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汉族群体IDUA 基因Kpn I 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片段传递的规律, 采用PCR-RFLP技术, 对16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人的324条 染色体进行检测,另又对5个家系16位成员进行同样的检测,然后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1 频率为0.17,等位基因A2 频率为0.83,杂合率为29%;A1 、A2 的传递规律与理论上预计的完全符合。认为中国汉族群体IDUA 基因 Kpn I 酶切位点也具有遗传多态性, 并且与国外报道的无显著性差异;A1、A2 在世代中的传递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the Kpn I site in the α-L-iduronidase(IDUA) gene from a Han population in southern China and to study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alleles, PCR-RFLP was used to analyze 324 chromosomes from 162 Chinese unrelated healthy Han individual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genotypes of 16 members in five families. To compare the frequencies and heterzygosity betwee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Caucasians in Western by using χ2test. The frequency of allele 1 (450bp) was 0.17,allele 2 (390 plus 60 bp) 0.83, the heterozygosity was 29%.The genotypes of each member of all families detected was completely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ical assessment. The locus of Kpn I in the IDUAgene from Han population has polymorphism.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and Caucasian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transmission of alleles was agreement with the Mendelian genetic law.  相似文献   
185.
为研究中国汉族群体IDUA基因球KpnⅠ酶切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位点等位基因片段传递的规律,采用PCR-RFLP技术,对162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汉人的324条染色体进行检测,另又对5个家系16位成员进行同样的检测,然后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1频率为0.17,等位基因A2频率为0.83,杂合率为29%;A1、A2的传递规律与理论上预计的完全符合。认为中国汉族群体IDUA基因KpnⅠ酶切位点也具有遗传多态性,并且与国外报道的无显著性差异;A1、A2在世代中的传递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86.
测定7 例慢性 H B V 携带者 H B V 基因组全序列,经同源性比较,确定基因型。2 例基因型为 B 型,余均为 C 型;血清型adr 4 例,adw 3 例。各序列间 X 基因差异最大。未见 A1896 、 T1762 A1764等重要位点的变异。结合已有的2 株 H B V 中国流行株全基因序列,初步建立以中国流行株序列为基础的 H B V 标准序列,该标准序列与国外标准序列仅有22 个位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7.
蘆苇     
(一)芦苇的形态与习性芦(Phragmites Communis Trin.)又称芦苇,诗经上称它为蒹葭,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禾本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水灘塘边,沼泽和泛滥地上,在沿海冲积而成的平原上亦有芦苇生长。芦苇的分布很广,在地球上欧,亚,菲,美,澳五大洲都有它的足迹,因此称它为一种世界性的植物。芦属(Phra gmites Trin.)约有三种,在中国境内有二种,一种即上述的芦,另一种是卡开芦(Phragmites Karka Trin.)卡开芦是一种常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我国的东南与西南一带。  相似文献   
188.
大理白前(Cynanchum forrestii Schltr)是中国无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高寒环境下大理白前-根际土壤系统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元素吸收,有助于解析极小种群的生存策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川西九龙县高寒草甸中的大理白前为对象,研究了其种群特征、光合色素特性、植物体和土壤的化学元素、根际土/非根际土的养分和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相比,根际土P、C/P和N/P较高而C/N较低,有机质(SOM)、全磷(TP)、全氮(TN)、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增加;大理白前根际土P与茎的N、C/P、N/P呈正相关,而与P、C/N呈负相关。高通量测序表明,根际土/非根际土的优势细菌包括6个类群。根际土的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较高,而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较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45.53%,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32.89%。RDA分析结果显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C、N、P呈正相关。在高寒草甸中,大理白前株丛呈均匀分布,平均株高(27 cm)高于群落其他植物的平均水平,地上生物量占比高达41.24%,种群密度和生态...  相似文献   
189.
【目的】DNA结合蛋白HU蛋白是一类组蛋白样蛋白,其参与细菌DNA的重组与修复,在细菌的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该蛋白对细菌生理功能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为了更好地理解HU蛋白,本研究探讨HupB的生理功能。【方法】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TCC7966为研究材料,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编码HU蛋白β亚基的hupB基因缺失菌株,并对其常见生理表型进行测定。【结果】hupB基因缺失菌株的溶血性、胞外蛋白酶活性和运动性均显著增强,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并且ΔhupB::hupB菌株中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恢复。进一步利用基于label-free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了野生株和ΔhupB突变株的差异表达蛋白,发现235个蛋白表达上升,224个蛋白表达下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upB敲除后导致蛋白质翻译、生物被膜生成以及信号转导等多个生物过程相关蛋白表达发生变化。【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HupB蛋白能显著影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上研究为更好地探究嗜水气单胞菌HupB蛋白对细菌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