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ht1家族磷酸盐(Pi)转运体介导植物中磷(P)的吸收和再动员。为探讨甘草Pht1基因的结构及表达模式,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草Pht1(GuPht1)基因家族进行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GuPht1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并采用RT-PCR克隆4个GuPht1基因。结果显示:(1)甘草中有8个Pht1家族成员(GuPht1;1—GuPht1;8),都位于细胞膜上,且具有12个跨膜结构,属于MFS超家族,氨基酸长度介于521~570 aa之间,含有Pht1保守的特征序列GGDYPLSATIMSE。(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甘草GuPht1基因家族成员与豆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启动子区含有与磷饥饿有关的W-box、G-box、PHO-like和P1BS元件;甘草GuPht1基因家族在Scaffold定位分布均匀,三级结构均为单体。(3)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GuPht1响应干旱、盐、激素等胁迫,且表达有组织特异性。qRT-PCR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GuPht1基因有明显的时空表达差异性,GuPht1;1/1;6/1;8在根中表达明显上调,GuPht1;5/...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 RXR)介导的氧化应激通路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ulmonar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PIRI)的干预作用及机制。选取雄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77只,随机分为7组(n=11):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d acid,9-cRA,RXR激动剂)组(Sham+9-cRA组)、假手术+HX531 (RXR抑制剂)组(Sham+HX531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R+9-cRA组、I/R+HX531组。采用大鼠在体左侧肺门夹闭30 min再灌注180 min方法制备肺缺血/再灌注(I/R)模型。I/R+9-cRA组和I/R+HX531组大鼠于开胸前腹腔注射9-cRA和HX531。再灌注结束后取左肺组织,评估肺组织损伤,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氧化应激等相关指标,用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肺组织形态和肺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肺组织RXRα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 Nrf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出现明显损伤,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和MPO活性升高,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I/R+9-cRA组肺组织损伤减轻,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MPO活性下降,RXR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9-cRA的上述改善作用可被HX531逆转。上述结果提示,激动RXR可有效减轻大鼠肺I/R损伤,对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信号途径,增强抗氧化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可行性高的测定小鼠右心室压力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自制PE导管,连接powerlab多通道生物信号记录系统,经颈外静脉插管,右心导管法测定小鼠右心室压力,并借以研究肺动脉压力变化。结果:用此方法对51只小鼠进行插管,46例成功进入心室并测压,成功率90.2%。其中33只正常小鼠中,成功30例,测得压力值:收缩压(23.4±5.7)mmHg,舒张压(3.7±2.6)mmHg,平均压(12.0±3.7)mmHg;18只肺动脉高压模型小鼠中,成功16例,测得压力值:收缩压:(32.2±2.8)mmng,舒张压(3.8±2.0)mmng,平均压(14.94±2.3)mmHg。共失败5例,经解剖发现2例进入下腔静脉,2例穿破心耳,1例穿破腋静脉进入胸壁。结论:使用自制的PE导管经颈外静脉插管,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压具有成功率高、数据更准确、操作省时、方法易普及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对小鼠进行右心室压力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模拟冬季低温和夜间退潮对无瓣海桑幼苗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控制手段,模拟冬季低温和夜间低潮对无瓣海桑幼苗的影响,分析气温-水温协同作用下无瓣海桑幼苗的低温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显著抑制了无瓣海桑幼苗株高和基径的增长,而提高水温5℃对其的缓解作用分别达41.2%和44.6%;低气温(15℃)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进而影响叶片的光合能力,而提高水温未能显著缓解其损伤;低气温时,提高水温能促进幼苗叶片脯氨酸的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低温对叶片的伤害.极端低温发生时,夜间高潮对幼苗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缓解了低温对幼苗生长和叶片的生理伤害,提高了无瓣海桑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5.
大型底栖动物根据食性可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lanktophagous, Pl)、植食者(phytophagous, Ph)、肉食者(carnivorous, C)、杂食者(omnivorous, O)和碎屑食者(detritivorous, D)五个功能群。本文根据2007-2008年度和2013-2014年度在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2种生境调查获得的各4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 分析了广州南沙十四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生境差异、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2007-2008年度采集到26种大型底栖动物, 低于2013-2014年度的36种。无论是2007-2008年度还是2013-2014年度, 茳芏、海桑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均以植食者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最高, 碎屑食者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最低。生境比较得出, 茳芏生境大型底栖动物浮游生物食者(Pl)的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高于海桑生境。年度比较得出, 在茳芏和海桑生境, 2013-2014年度浮游生物食者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07-2008年度, 这是因为2013-2014年度采集到红树蚬(Gelonia coaxans)和彩虹明樱蛤(Morerlla iridescens)等, 而2007-2008年度没有采集到。  相似文献   
86.
华根霉脂肪酶有机相合成酶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7种微生物脂肪酶的有机相合成酶活、水相水解酶活及在正庚烷中催化己酸乙酯合成的能力,证明了合成酶活与水解酶活相关性不高,合成酶活比水解酶活更能反映脂肪酶的合成能力。通过比较两株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脂肪酶酶活,发现合成酶活相差较大,表明相同种属微生物的脂肪酶合成酶活存在不同。对.Rhizopus chinensis-2液态发酵产脂肪酶进程研究发现,水解酶活高峰先于合成酶活高峰大约12h。将不同培养时间的Rhizopus chinensis-2全细胞脂肪酶用于催化己酸乙酯合成,具有高合成酶活的全细胞脂肪酶催化己酸乙酯合成反应较快。因此,全细胞脂肪酶用于催化有机相酯合成反应时,具有高脂肪酶合成酶活的菌体具有较好的催化酯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87.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口腔酵母菌的分布。方法将来源于健康人的口腔拭子接种于改良SDA培养基,37℃培养14d,分到的酵母菌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染色作初步鉴定.芽管形成试验、厚膜孢子生成及假菌丝产生试验、YBC酵母鉴定卡作菌种鉴定。结果酵母菌在健康人口腔中总分离率为8.78%(86/979),其中较多的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7株,占43.0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各9株,各占10.47%,葡萄牙假丝酵母菌6株,占6.98%,其他25株。结论健康人口腔中有多种条件致病酵母菌的寄生。  相似文献   
88.
luxAB基因标记的K2116L菌株在棉花根际中的定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亲本杂交法将发光酶luxAB基因转移进棉花根际促生菌芽胞杆菌K2116菌株中,获得标记菌株K2116L.标记菌株连续传代15次均未发生质粒丢失现象,表明标记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K2116L菌株的生长及其释钾能力未受到标记质粒的影响.K2116L菌株在灭菌和非灭菌的黄褐土、黄潮土和红壤3种土壤中均能长期存活;在灭菌土壤中的数量稍高于非灭菌土壤;在3种土壤中的数量依次为:黄褐土>黄潮土>红壤;在不同土壤中,K2116L菌株具有与土著菌株进行空间和营养竞争的能力.采用根盒试验追踪标记菌株在棉花根部的定殖动态,棉花播种12d时标记菌株在0~2、2~4 cm深度根际土壤定殖密度达到最大;18 d时在4 cm以下的深度达到最高水平.棉花播种18 d时标记菌株在所有深度的根表均达到最高定殖水平,0~2 cm根段定殖密度为1.76×106cfu·g-1,8cm以下根段达到1.6×105cfu·g-1.补充营养后,根际和根表标记的菌株数量均有明显上升.试验数据显示,随着根的生长标记菌株不断向根尖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89.
灵芝发酵液多糖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细胞免疫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灵芝发酵液多糖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部分免疫指标的动态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S180瘤细胞荷瘤昆明小鼠80只建立动物模型,生理盐水组(NS组)与灵芝发酵液多糖组(GFG组)各40只,分别于荷瘤后第4,7,10,13,16天每组各处死8只小鼠,检测GFG对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GFG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随荷瘤时间延长,GFG组较NS组能维持较高水平(P<0.01),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灵芝发酵液多糖提取物能显著提高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并维持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90.
<正>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隶属于鸮形目鸱鸮科,1836年由英国博物学家Brian Houghton Hodgson在尼泊尔发现并命名。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分布范围从喜马拉雅山脉延伸至中南半岛东部、中国大陆中南部及台湾,我国主要见于东部、中部和南部。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有记录(郑光美2011),均为留鸟。黄腿渔鸮为我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在IU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