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实现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减量化,从不同样品中筛选得到8株污泥降解菌。以污泥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来验证8株菌的污泥降解效果,最终得到3株污泥降解优势菌株,分别为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H1、产吲哚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indologenes B4和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thiophenivorans D7。其中嗜线虫沙雷氏菌H1对污泥的可挥发性悬浮固体(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VSS)去除率最高,达52. 9%,比对照组的41. 6%提高27. 2%;产吲哚金黄杆菌B4和苍白杆菌D7对污泥的VSS去除率次之,分别为48. 6%和47. 5%,比对照组提高16. 8%和14. 2%,均有显著的污泥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和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50例HI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IL-2、IL-16与CD4细胞计数,并分析观察组血清IL-2、IL-16与CD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及CD4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与CD4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514,r=0.499,P0.05)。结论:HIV感染患者血清IL-2、IL-16水平显著下调,并与CD4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IV感染的严重度。  相似文献   
123.
如何使高考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将课堂教学指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关键是提高高考试题的命题质量。提高生物学科高考命题质量应努力提高命题技术、适当扩大命题范围、借鉴国外的命题经验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4.
安阳辉县殷代人牙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序言齿病是人类生活方式演变的产物。这一个结论无疑的是根据一些古今各种生活方式人类的牙齿的研究而作出来的。本文从殷代头骨牙病情况的观察找出古人牙病的发病率,特别是龋病和牙周病,与近代人作比较。而且,对于古人的牙病与其年龄,性别,及地区的关系如何,也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同时借牙齿研究的联系,可以了解到殷代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和社会制度的一些概况。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克隆并生物信息学分析小鼠Neto2基因。[方法]]通过RT-PCR方法从小鼠脑组织中克隆Neto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载体pMD19T-m Neto2。小鼠Neto2基因CDS全长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该蛋白分子式为C2776H4312N762O826S32,相对分子质量62.6 k Da,等电点为7.18。结构分析显示,小鼠Neto2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54.25%),该蛋白有两个跨膜区域及磷酸化修饰位点,无信号肽。小鼠Neto2与Grik2、Necab3、Kars、Grip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小鼠Neto2蛋白是含553个氨基酸残基的亲水蛋白,含62个磷酸化位点,参与调节神经生长发育、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学习记忆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6.
黄花水龙与水龙形态及结构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素珠  范允平  方   《广西植物》1997,17(2):152-157
在国内长期以来都将开黄花和开白花的水龙归并为水龙(JusiaearepensL.)一个种。我们将两者从野外引种栽培,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在结构上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解剖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确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两者花色的不同却是显著而且稳定,花的内部结构和花粉壁纹饰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这些差异已构成它们各自独为一个种的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应将开黄花的水龙恢复为一独立种———黄花水龙(J.stipulaceaOhwi)  相似文献   
127.
紧穗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颜辉煌  熊振民 《遗传学报》1997,24(5):424-431
栽培品种的远缘野生种O.eichingeri (2n=24,CC染色体组)是褐飞虱的重要抗源。为了将原产乌干达的O.eichingeri两个编号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02428中,利用胚培养技术获得了两个组合的F.杂种,可交配力分别为0.36%和1.62%。所得F.杂种生长旺盛,分蘖力强,但高度不育,其花粉母细胞中期Ⅰ二价体数为0~4个,平均1.33~1.37。F_1植株用02428回交及套袋自交产生的BC_1F_1和F_2植株形态相似,染色体组均为AAC,花粉母细胞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12.02~12.18)Ⅰ (11.67~11.89)Ⅱ (0.04~0.19)Ⅲ,均表现完全不育。进一步检查了42个BC_1F_2植株和9个BC_2F_1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其变幅为24~38,从中筛选到2n=25及2n=24的植株各21个,其中5个整倍体植株对褐飞虱表现抗,说明两份紧穗野生稻载有抗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已成功转入02428中。本研究还发现一些株高及每穗粒数等明显超亲的材料,这可能与染色体组A与C上某些基因的互作有关。  相似文献   
128.
栽培稻—紧穗野生稻双二倍体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栽培稻与紧穗野生稻杂种F1的花培再生植株H1中,筛选到E13和E24两个抗褐飞虱的双二倍体,并对其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与杂种F1相比,双二倍体表现为植株变矮,每穗颖花数减少,穗长与花药长增加,颖花变大,并具有较低的自交育性,H1代的结实率分别为2.72%和3.55%,H2代分别为4.29%和4.72%。进一步对E13和E24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两者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0.69I+23.54Ⅱ+0.06Ⅳ和0.59Ⅰ+23.36Ⅱ+0.14Ⅳ。本研究还发现,两个材料的H2和H3植株染色体数均为2n=48,彼此形态表现相似,说明上述双二倍体具有相对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9.
上海郊区甘蓝田鳞翅目害虫的复合动态经济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农  马晓林 《昆虫学报》1996,39(2):149-157
本文研究了上海郊区甘蓝田鳞翅目害虫复合体(菜青虫Pieris rapa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ProdenJd litura等。)的动态经济阈值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1)叶片生长动态与有效积温回归模型,考虑甘蓝品种和叶片层次等因子;(2)鳞翅目幼虫的高龄菜青虫等价取食系数(ICE),考虑甘蓝叶片层次和虫龄等因子;(3)甘蓝产量损失率模型,考虑甘蓝品种、生育期和叶片层次等因子。以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作为决策参数(“黄苗”品种为3.2%,“夏光”品种为1.7%)。由于系统纳入了害虫株内为害分布这一因素,本模型确定的经济阈值具有较宽的值域。下限接于现有经济阈值,上限则大大超过它们。田间应用表明在不影响甘蓝产量的情况下,防治成本平均降低45%。  相似文献   
130.
用丙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C33_c抗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C33_c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H6D2、2G1A6、3A4A8、3E3E7、4G12C10、4A10C2、5F4B6.试验结果表明,7株McAbs具有良好的HCV特异性,间接ELISA法测得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10 ̄4-1:4×10 ̄4;竞争抑制实验和相加指数测定证实7株McAbs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7株McAbs中1株为IgM(5F4B6),其它6株为IgG(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