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杭州市螫人胡蜂种类及发生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杭州市消防部门2001~2004年为民摘除“马蜂窝”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鉴定出螫人胡蜂有3种:墨胸胡蜂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Buysson、拟大胡蜂Vespa analis nigransBuysson和亚非马蜂Polistesolivaceus(De Geer),其中墨胸胡蜂为主要危害种类,占所采集蜂巢的77.4%。从不同年份和月份、不同消防区摘除蜂巢服务资料统计结果看出,近年来胡蜂的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每年6~10月份为高发期,城市中心区域是蜂巢的主要分布区,居民住宅是主要分布场所。并就治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舒必利诱导和垂体移植诱导两种造模方法的效果,评价适用于子宫腺肌病研究的小鼠模型。方法 45只7周龄未曾受孕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必利组和垂体移植组,每组15只。舒必利组每日皮下注射舒必利,每20 g体重注射800μg,垂体移植组则将同种同龄雄鼠的垂体放入雌鼠右侧子宫内,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5个月后以子宫湿重、终末体重、子宫湿重/终末体重的比值、卵巢湿重、子宫HE染色评分及模型成功率等指标评价造模效果。结果 5个月后舒必利组和垂体移植组小鼠的子宫湿重、子宫湿重/终末体重的比值、子宫HE染色评分及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模型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小鼠终末体重和卵巢湿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照组无一例形成子宫腺肌病,舒必利诱导和垂体移植诱导两种造模方法均可引起小鼠子宫腺肌病,造模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都可用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雨季林冠降水分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江平  项文化  刘韶辉 《生态学报》2010,30(14):3679-3687
利用2006-2007年对西藏米林县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林外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定位观测数据,对林芝云杉林的林冠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南伊沟的年降水量为716.4mm,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6.95%。在林芝云杉的生长季节(4-10月份),林冠截留量为338.6mm,占同期林外降水量的51.60%;林内穿透水量为316.3mm,占同期林外降水量的48.21%;树干茎流量仅为1mm,仅占0.19%。林内穿透水(Tp)、树干茎流(Sf)、林冠截留量(Ip)及林冠截留率(PIp)与林外降水量(p)之间的关系分别为:Tp=0.8622p-3.5229,r=0.9964;Sf=0.0004p1.4586,r=0.9458;Ip=1.2222p0.6341,r=0.874;PIp=253.6p-0.7008,r=0.9732。林芝云杉林雨季林冠降水的分配规律与该森林结构复杂、林分年龄高、胸高断面积大密切相关,说明该森林在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沟通技巧是护士日常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科病人在思维、意识及行为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严重影响其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要求精神科护士在掌握一般人际沟通技巧的基础上,还要精通以下几种特殊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急诊医疗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对急诊工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制订风险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管理者随时督导检查讲评制度落实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结果:实施风险管理1年多,密切了护患关系,变"家长制"护理操作模式为"理解配合"型护理操作模式,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论:在急诊护理操作中实施风险管理体现了尊重病人意愿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在护士和病人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经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受益的不仅是病人还有护理人员,达到了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地形、邻株植物及自身大小对红楠幼树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地森林中,树木生长不仅受地形的影响,也与邻株植物存在各种相互作用,而且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然而这些影响都具有物种特异性,即不同物种即使在同类地形或与同种植物相邻也会受到不同乃至相反的影响.此外,不同物种个体生长的自身大小依赖性也存在差异.作者利用中欧合作项目“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BEF)”实验样地,以渐危的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观测了存活的1,452株红楠幼树基径和树高,分析坡向和坡度等地形、邻株植物丰富度及其功能群组成、红楠自身大小对红楠幼树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楠幼树位于阴坡时比位于阳坡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而坡度只对树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2)邻株植物物种丰富度对红楠幼树的基径、树高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3)邻株植物功能类型对红楠幼树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落叶阔叶型>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的混交型>常绿阔叶型>常绿针叶型,而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4)红楠幼树的生长与自身大小呈正相关幂函数关系,即基径和树高的生长速率都会随着其自身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构建树木生长模型,不仅要考虑地形等环境因子差异,而且要充分考虑邻株植物的功能类群差异、邻株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自身个体大小等因素,为渐危和濒危树种的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连栽第1和第2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过程之一,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林地的肥力水平,而且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现象普遍存在,寻求杉木林连栽两代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差异与连栽林分生产力下降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30多年连续定位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连栽第1、2代杉木人工林在物质生产养分利用有效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速生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 t干物质需要的养分比第1代林多1.58-3.29 kg,干材生长阶段,第2代林每生产1t所需养分比第1代林多4.23-5.92kg;速生阶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养分利用系数第2代林比第1代林分下降19.7%-22.8%,养分循环系数下降12.8%-15.6%,干材生长阶段养分利用系数比第1代林分下降35.3%-36.2%,养分循环系数下降23.2%-27.0%,养分周转利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第2代林比第1代林差;由干材生长进入成熟阶段的生长期内,伴随水文学过程的养分地球化学循环中,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积累的地球化学循环的能力下降,养分流失率是第1代林的2倍左右,养分的积累率还不到第1代林的60%,对森林地力的维持和林木生长都是不利的。从生态系统水平上定位研究,定量分析了杉木连栽两代人工林养分循环功能过程,研究成果为我国南方人工林持续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贮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路翔  项文化  任辉  彭长辉 《生态学杂志》2012,31(9):2234-2240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省级森林公园内,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12月(凋落物高峰期)对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贮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为青冈-石栎林(12.04±3.60)t·hm-2>马尾松-石栎林(11.65±2.15) t·hm-2>南酸枣林(9.12±2.30)t·hm-2>杉木林(8.92±1.80)t·hm-2;凋落叶在凋落物未分解层中所占比例最高,凋落果在4种林分中比例最小(<5%),凋落物各分解亚层现存量规律性不明显;4种森林凋落物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7.90 ~ 581.34 g·kg-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18~15.48 g· kg-1,C含量变化随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深而下降,且变化极显著( P<0.0001);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现存量在总凋落物现存量中所占比例与C/N呈负相关;4种森林凋落物C贮量为3.37 ~ 5.69t·hm-2,N贮量为81.52 ~152.18 kg·hm-2;马尾松-石栎针阔叶混交林由于凋落物分解较慢,凋落物现存量较大,林下凋落物层C、N贮量最高.  相似文献   
69.
硒对小麦和水稻种子萌发的生态毒理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硒在不同浓度下对小麦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硒在适量范围内(<0.5 mg.L-1)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生理指标有促进作用,高剂量(>5 mg.L-1)时,对种子活力、α-淀粉酶及幼苗和根生长具有胁迫效应。硒对小麦种子发芽各指标抑制率大于水稻,硒对种子根伸长的抑制率远远大于发芽抑制率。对硒浓度与种子发芽各项指标抑制率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应用小麦根伸长抑制率可作为化学物质生态风险评价的一项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学过程的养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大伦  项文化 《生态学报》2003,23(7):1369-1376
根据5a定位观测的数据,对湖南会同24~28a生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水文学过程中的养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冠降水是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的重要来源,其中Ca的养分含量最高,P的含量最低。林内穿透水各养分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林冠降水中养分的含量。除Ca外,树干茎流中其它养分元素的含量为林冠降水的6倍以上。可见,林内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是杉木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地表径流中除硝态氮外,各元素的含量与穿透水的含量接近,其中P、Na和K三种元素的含量较低,但未超过林冠降水中养分元素含量。地下径流中N和K的含量较低,而Ca的含量与林冠降水相比没有差异。因而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态系统的养分损失,但24~28a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较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较小,生态系统的养分损失也相对较小,养分为净积累。不同季节之间水文学过程中养分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降水形态、雷电和地形等要素影响养分元素含量。硝态氮在冰雹中未检出,而在雨水中的含量是雪水的2倍。铵态氮、K和Mg等元素在雨水中的含量最高。P和Ca以雪水的含量最高,与雨水和冰雹相比不存在数量级差异。雷电明显增加降水中养分的含量,特别是林冠上层的低空放电使降水中N的含量增加3~5倍。由于山谷和山麓的立地条件较好,其穿透水中养分含量比山坡的高,山谷与山麓的大致相等。在采集水样进行养分分析时,应考虑降水时间、降水形态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