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8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高校,其教学基本遵循相同或相似的注重课程理论体系的经典教学模式,该模式不利于普通地方院校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根据微生物学科研项目思路的构建程序和微生物学实际应用的关键操作技术,以实验项目选择和实验项目顺序调整为突破口,优化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使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克霉唑阴道片、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定君生栓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定君生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和定君生栓治疗,治疗前检测所有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细菌培养结果共分离出158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66.4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定君生栓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A、B组和对照组,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和运行训练,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以常规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IL-6、IL-8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IL-6、IL-8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的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m MRC)低于对照组,A组m MCR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6MWD)高于对照组,A组6MW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运动训练能明显降低COPD稳定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炎症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大动脉弹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伤联合架桥模型,为研究脊髓损伤提供动物模型。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半横断伤模型,然后取大鼠前肢正中神经,并于半横断伤两端行正中神经架桥术。术后4周,左心室灌注固定取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FAP、RECA、NF-200;另一部分动物行单宁酸-氯化铁灌注;观察移植物内有无血管、血管内有无血流、血管与周边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外周神经架桥后4周,移植正中神经贴合于脊髓背侧1/2。移植神经内有RECA阳性的血管存在,而且有血流可以到达移植物内部,且神经纤维(NF-200阳性)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关系紧密。结论:大鼠脊髓半横断伤联合正中神经架桥术后,由宿主可以向移植物内长入新生血管,血管有利于神经纤维的存活及生长。本模型为较好的外周神经移植的存活模型,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中国特有孑遗植物银杉( 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的生存现状,对位于湖南八面山脚盆辽的银杉+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 ( Flous) Cheng et L. K. Fu﹞+甜槠﹝Castanopsis eyrei ( Champ.) Tutch.﹞-猴头杜鹃( 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比较分布在不同区域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相似性系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银杉群落的残遗性特征。结果显示:脚盆辽银杉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6种,包括蕨类植物4种和种子植物62种(裸子植物4种、被子植物58种);该群落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为甜槠、猴头杜鹃、银杉和南方铁杉,重要值分别为13.12%、9.28%、8.86%和7.49%;该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4和3.20, 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分别为0.81和0.92,说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偏低但物种分布均匀,与中亚热带山地的暖性针阔叶混交林特征一致。从生活型谱看,该群落中各频度百分比由高至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E级,与Raunkiaer标准频度图谱基本一致,表明该群落整体上处于较为稳定的亚顶极状态。从银杉种群年龄结构看,种群中幼龄个体占一定比例,但80~180 a的中龄个体比例偏低;从该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看,甜槠、猴头杜鹃和鹿角杜鹃( 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银杉、南方铁杉和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 Dunn) Henry et Thomas﹞种群为衰退型种群。从脚盆辽银杉群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看,温带分布型属占51.06%,略高于热带分布型属(占48.94%),说明该区域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区;除纬度外,海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分布区类型组成。在处于粤北、粤桂山地和贵州高原3个植物区系亚地区的6个银杉群落中,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相似性系数为0.35~0.67,群落建群种所在属如铁杉属﹝Tsuga ( Endlicher) Carrière﹞、润楠属( Machilus Nees)、水青冈属( Fagus Linn.)和福建柏属( Fokienia Henry et Thomas)等在各群落间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且多为古老成分和孑遗成分,表明现存的银杉群落具有相近的变迁历史,分布地域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避难所特征,体现出其演替过程的残遗性和保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杉群落中适度疏通林窗,降低林下郁闭度,有利于银杉幼树的生长,使银杉种群得到可持续更新和演替。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儿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了解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MRSA的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临床分离出的445株MRSA,对其季节分布、年龄特点、科室分布及标本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MRSA的检出率为30.44%(445/1462),其中男287例(检出率64.49%),女158例(检出率35.51%),男性高于女性。从季节分布看:6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从科室分布看,呼吸科最多,其次为骨科、新生儿科、心内科感染MRSA患儿居多;从标本类型来看,痰液中MRSA检出率最高。结论患儿由于自身因素,年龄小、体内产生抗体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全身抵抗力差,较易感染。因此,医院应加强侵入性操作的无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实行对导管插管等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缩短住院时间,及时隔离MRSA感染者,并做好监测。  相似文献   
57.
正精氨酸作为一种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碱性氨基酸,是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1],对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维持细胞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2]。对陆生动物如羊[2]、仔猪[3,4]和鼠[5]等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能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从而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目前,在鱼类的相关研究中,Cheng等[6]报道在饲料中添加精氨酸或谷氨酰胺能显著提高杂交条纹鲈(Motone chrysopsxMorone,saxatilis)和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7]前肠和中肠的皱襞和微绒毛高度,增大肠道吸收面积。肠道是动物吸收利用精氨酸的  相似文献   
58.
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替代鱼粉适宜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添加酵母水解物替代不同比例鱼粉, 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5%、5.0%、7.5%、10%和12.5%,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8%、16%、24%、32%和40%, 通过评估生长性能、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等指标评价酵母水解物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健康生长的影响。选择健康凡纳滨对虾[初重(0.630.01) g]随机分为6组, 每组3个重复, 养殖8周。结果表明, Y2.5和Y5.0处理组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Y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但是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Y2.5组饲料系数和Y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 Y5.0组肝胰腺糜蛋白酶和Y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Y2.5和Y7.5组胰蛋白酶和Y0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但是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Y2.5组与Y5.0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Y2.5组与Y7.5组和Y0组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Y5.0组和Y7.5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以增重率为判据, 经二次曲线拟合得出, 获得最大增重率时酵母水解物添加量为1.62%, 替代鱼粉比例为5.19%; 酵母水解物替代鱼粉比例达24%时不会对增重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9.
林火是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研究火灾对植物多样性和优势种多度长期影响,有助于火灾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重建与管理。本研究以大兴安岭不同火烧年限(1~5、5~10、10~20、20~30、30~40和40~50年)48对配对样地(火烧样地与邻近未火烧对照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二者差值变化来探讨森林恢复年限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影响,通过对乔灌草相对多度变化确认火灾恢复对优势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火烧与对照间乔木多样性和丰富度差值先降后升趋势,在10年左右最低,而恢复30~40年后与对照样地相当或更高。灌木与乔木变化趋势相似,但是变化趋势多达到统计学显著(P<0.05),灌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差值随年限增加而线性上升。草本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火烧年限增加而直线下降,但是均匀度与丰富度没有出现线性变化。(2)乔灌草优势种变化趋势为:乔木层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在火烧5~30年占比均超过30%,在30年后占比不超过15%,同时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在30~40年占比超过50%;灌木层在0~30年均是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占比最大,30年之后变为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草本层5~30年均是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占比最大,30年之后变为其他物种。对照样地乔木层主要是兴安落叶松,占比超过50%,灌木层主要是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草本层主要是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整体来看,乔木火后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而灌木和草本火后恢复更快。植物多样性及优势种变化是研究其对生态服务功能(如碳汇)影响的基础,我们研究结果为天保工程后续实施及科学管理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0.
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热带水果, 其茎富含多糖、多酚及其它次生代谢物, 黏性极大, 很难从中提取高质量的DNA。特别是一年生以上的老茎, 目前尚未有较好的DNA提取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该研究对CTAB+Tris-HCl洗涤法进行了3种方式的改良。结果表明, “改进三”方法可不受取样时期和取样部位的限制, 从一年生以上火龙果茎中提取的DNA质量最好且不含黏性物质, 可用于酶切与分子标记等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该研究探索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火龙果茎DNA提取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