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60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花坪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隶属于16科17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亚热带性质,特有属和单型属较多,起源古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真核细胞人突变CD59的纯化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人突变CD59(hmCD59)蛋白,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材料。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含有hmCD59全长cDNA序列的重组pALTER质粒与pcDNA3质粒共转染CHO细胞,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以免疫荧光技术和SDS-PAGE检测hmCD59的表达,表达产物经Anti-FLAGM2亲和凝胶纯化后,以SDS-PAGE、Western印迹和ELISA对纯化产物进行鉴定。结果:hmCD59蛋白在转染后的CHO细胞表面稳定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的hmCD59的相对分子质量同预期结果一致。Western印迹和ELISA证实,纯化的hmCD59蛋白具有与抗CD59抗体结合的活性。结论:获得了电泳纯的hmCD59蛋白,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抗体制备、功能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构建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hKGF2,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方法:从培养的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去除了信号肽部分的hKGF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经DNA序列分析后与pET-30a( )表达载体连接,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6×His-hKGF2,用SDS-PAGE及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a( )-hKGF2,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重组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000,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结论:6×His-hKGF2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为可溶性高效表达,为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产物,以及进一步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感染具有宿主种属特异性和组织嗜性,这主要由病毒受体决定。受体是介导病毒入侵的决定因素,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受体的方法除了传统的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法、单克隆抗体法、免疫共沉淀、亲和层析等外,出现了许多如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cDNA文库等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简要综述了病毒受体及其研究方法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995.
何斌  秦武明  余浩光  刘运华  覃林  覃永华 《生态学报》2007,27(12):5158-5167
对马占相思人工林6种营养元素(N、P、K、Ca、Mg、S)的含量、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以及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大小次序为树叶>干皮>活枝>枯枝或树根>干材;各组分和凋落物中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Ca或K,然后是S和Mg,P最低;林地土壤中,以K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a、Mg、N和P,S最低;随林龄的增加,0~40cm土壤N、P和S含量呈增加趋势;(2)4年、7年生和11年生林分营养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1022.08、1997.08和2633.45 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贮存量依次占73.64%、82.39% 和83.65%,林下植被层依次占13.74%、8.74%和620%,地表现存凋落物层依次占12.62%、8.87%和10.16%;乔木层以N积累量最大,占总贮存量的53.90%~60.07%,P最小,仅占0.90%~1.23%;(3)马占相思林中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配随林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由4年生以树叶和树枝占主导,逐渐转移到7年生和11年生以干材和树皮为主导;(4)林分营养元素年积累量依次为7年生(235.06 kg•hm-2•a-1)>11年生(200.26 kg•hm-2•a-1)>4年生(188.16kg•hm-2•a-1);林木各组分营养元素年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树干>树叶>树枝>根系>树皮,同一组分各营养元素年积累量与各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为N>Ca>K>S>M>P;(5)林分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382.35、432.04 kg•hm-2•a-1和403.15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194.19、196.98 kg•hm-2•a-1和202.89 kg•hm-2•a-1,营养元素的循环系数分别为0.51、0.46和0.50,利用系数为0.51、0.26和0.18,周转期为3.88、8.35和10.86。可见,马占相思人工林早期营养元素利用率低,归还速率较快,林分生长到近熟期(11a)时营养元素的周转期较长,但其归还速率仍然较快,有利于林地地力的恢复、维持和提高。  相似文献   
996.
吉永华 《生命科学》2005,17(3):193-195
20世纪90年代初,自美国率先提出并实施“脑的十年”国家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随即欧共体成立了“欧洲脑的十年”委员会,日本也全面启动了庞大的“脑科学时代”国家科研计划,标志着人类推进文明社会的塑造和活力科技的发展已步入到探索脑奥秘的时代引领特征。扼要诠释脑科学的内涵——这一新时代重大科学前沿探索项目的战略目标:阐明智力与思维的脑机制“理解脑”;延缓衰老和治疗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保护脑”;发展脑风格的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系统“创造脑”。  相似文献   
997.
黄土丘陵区三种典型土壤地类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世雄  陈莉  高旺盛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537-1542,1552
中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长期水土流失的侵蚀切割作用,表层土壤流失殆尽,黄绵土母质、红胶泥土以及土壤与岩石过渡类型--风化岩沫土等土壤类型依次裸露了出来,形成了3种典型的土壤地类,增加了造林的难度.由于红胶泥与风化岩沫土土壤瘠薄,当地林业部门认为这两种土壤地类不能造林,因此,传统造林只在黄棉土进行.为此,提出了"适土适树,因土制宜"的造林原则和"穴衬膜栽植技术",以扩大适宜造林的土壤类型.穴衬膜栽植技术是指树木栽植时,在挖好的栽树坑底部和四周衬贴一层防渗薄膜(厚度为0.0007 mm可降解塑料薄膜),树木栽好覆土浇水后,再在地表面覆膜,防止栽树浇水(施肥)的渗漏和蒸发,使树根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含水量较高、四周封闭的潮湿土壤之中,从而达到提高成活率和促进林木前期生长的目的.1997~2001年,我们在黄土丘陵区陕西省延安市下砭沟小流域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法进行了5年试验,结果表明,穴衬膜栽植技术促进浅层根系的生长发育,保水作用可持续4个月以上,对各种树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黄土丘陵地区这3种土壤地类采用穴衬膜栽植技术可达到良好的造林效果,特别是红胶泥和风化岩沫土地类主要位于沟谷两岸,地下水供给较为充裕,是浅根性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类型,科学混交可获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广大的水稻田地,一直是蚊类孳生的良好环境,根据书本及文献上的记载,在我国约有22种蚊类能孳生在稻田之中,其中按蚊有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等16种,库蚊有二带喙库蚊(Culex bitaeniorhynchus)等5种,以及一种刺扰伊蚊(Aedes vexans)。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血液学指标、认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癫痫患者9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评分,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cy、ADM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Hcy、ADM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IE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力/疲乏、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等评分以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与对照组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均可升高其Hcy、ADMA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而奥卡西平在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000.
为筛选苗期表现优良的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种源/家系,对其13个种源55个家系的苗高(h)、地径(bd)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山鸡椒1年生苗木生长期可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和完全木质化期,苗高、地径生长不同步。山鸡椒不同种源、家系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利用综合选择指数法建立综合选择式为I=0.007Xh+0.74Xbd,建阳2号、富阳1号、遂昌8号、遂昌13号和岳西1号等5个家系优良度为I级,入选率为9.1%。浙江富阳和福建建阳2个种源的苗高、胸径期望遗传增益值最高;建阳2号、遂昌8号、富阳1号、遂昌13号、岳西1号、建阳3号、岳西6号等7个家系的苗高、胸径期望遗传增益最高。因此,依据生长性状综合选择和遗传增益表现,选择出建阳2号、富阳1号、遂昌8号,遂昌13号,岳西1号5个家系以及浙江富阳和福建建阳2个种源为优良家系/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